患者,女性,46岁,左眼视力下降。 CT平扫: MRI平扫+增强扫描: CT平扫:左侧鞍旁肿块,密度均匀,CT值约56Hu,与脑灰质相当,部分边界显示欠清,占据左外侧裂池、鞍上池部分空间,邻近脑实质受压、移位。 MRI平扫:左侧鞍旁肿块,呈T1等T2稍高信号 ,FLAIR呈高信号,DWI信号轻度升高,ADC呈等信号,大小约3.7cm×3.6cm×2.6cm(长径×短径×上下径),边界清晰,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分支被包埋,邻近脑实质受压、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均一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左侧蝶骨嵴脑膜瘤(内侧型) 这个病例目前并没有做手术。但是典型,予以记录。 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并不困难,影像上与其他部位的脑膜瘤表现相同。简单了解一下。 蝶骨嵴脑膜瘤(sphenoid ridgemening-iomas,SRMs):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发生率仅次于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凸面脑膜瘤。一般情况下为良性。 分型: (1)Cushing 等将SRMs分为球形、扁平形两种。球形脑膜瘤可根据肿瘤附着点位置分为 3类:内侧 1/3脑膜瘤型、中 1/3脑膜瘤型和外 1/3脑膜瘤型。 (2)Stephen等 将 SRMs分为 3类:即内侧型、外侧型、扁平型。其中内侧型可分为累及海绵窦型及海绵窦未受累型。 简要绘图如下: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