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点:庞大的战争规模首先我们要明白,苏德战争是纯粹的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战争,而且这两个国家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工业大国。再加上两者的政治体制相当适合总动员,所以战争的强度远不是二战中其他战场可以比拟的。 在苏德战争中,苏联一共征召了3500万人参与战争,对面的德国加上一众仆从国后也拉了2000多万人参与战争,这种规模的战争自古未有,即使是我们的抗日战争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 虽然当时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但当时我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工业相当孱弱,根本不可能养活几百万大军。在20年代军阀混战的时候,最强大的张作霖也才30万东北军,全国上下也只有一百多万军队,即使是到了蒋介石时期也才180万人,如果加上红军也不会超过200万。 日军在侵华的时候全国上下才51万现役部队,之后经过不断扩军达到了300万,而同时期我军巅峰时也只有500多万军队。这还不到苏德战场人数的五分之一。 ![]() 第二点:庞大的重武器规模苏德战场之所以能被称为二战最残酷、伤亡率最高的战场可不仅仅是因为庞大的参战人数,还有一个原因是双方投入了大量的重武器。 在苏德战争中,双方投入了难以想象的资源,在开战时德国出动了550万军队,2000多辆坦克和3000多架飞机,同时期苏联军队也有400多万,坦克1.2万辆,飞机超过1万架,这么多的技术武器在中国战场上是难以想象的。 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群和苏军两百万人作战,在这场会战中双方损失了300万人,仅消耗炮弹就有200万发,这几乎相当于抗日战争总消耗的五分之一。 ![]() 第三点:完全不同的战术理念在中国战场上,由于双方的机械化率都很低,行军打仗主要依靠双腿,后勤补给主要依靠牲畜拉运。所以行军打仗的速度都很慢,无法打出围歼战这种需要大开大合的战术。 而同时期的欧洲战场上,由于各国工业化程度都很高,可以建造和供养数量庞大的坦克、装甲车、军用卡车。也就是依靠这个,德国才能玩出闪电战这种高要求的战术模式。 在苏德战争初期,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德军围歼苏军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部队。例如明斯克战役苏军30万投降,斯摩棱斯克战役35万苏军投降,基辅战役66.5万苏军投降。苏德战场上双方一个会战就能干掉一个集团军,甚至一个方面军。 ![]() 综上所述,苏德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争强度、参战人数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要击败德国伤亡了5000多万人,同时期中国伤亡3500万人。当然了,伤亡多少并不重要,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法西斯主义是罪恶的,我们要时刻提防其复兴。 |
|
来自: 柠檬猪nyzbh9re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