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第一贤相——子产》第一章 童子之见 高于正卿

 梦想童年594 2023-01-14 发布于江西

第一章 童子之见 高于正卿



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列国之间的战争非常频繁。郑国位于中原腹地,也处于战争漩涡中心。春秋中后期,郑国这个小国,经常遭受大国欺负。北方的晋国称霸结盟,要郑国参加,郑国一与晋国结盟,南方的楚国就讨伐它;郑国不得已向楚国求和,晋国认为背叛了自己就攻打它。不过,具有尚武传统的郑国也攻打与自己有“新仇”或“旧恨”的国家,拿他们出出气,过一把“战胜国”的瘾,重温一番庄公时期的“准霸主”之梦。

公元前565年夏天,子产父亲、时任郑国司马的子国,和另一位郑卿子耳,率领郑国军队攻打蔡国(姬姓,侯爵),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把蔡国最高军事长官司马公子燮给生擒活捉了。郑军凯旋,举国庆贺,卿士大夫更是喜之不尽。可是有一个人,却与大家的高兴劲儿背道而驰,不但兴奋不起来,反而十分悲观,他非常担忧地说:



“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没有比这再大的祸患了。(蔡邻近楚,是楚的盟国,攻打蔡,楚一定会前来讨伐。)楚国出师讨伐,我国能不顺从他们吗?顺从楚国,晋国军队必然大举进犯。(此一仗会招致)晋楚两国交相攻打郑国。从今以后,郑国至少四五年内不得安宁。”



这段话不仅从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而且从“文德”“武功”孰重孰轻的比较中,看待这场战争,可谓眼界甚高,与众不同。说这话的是一位有远见的朝廷重臣吧,或者是一位老谋深算的谋士吧?不,一个“童子”(旧时称十四岁以下男孩为“童子”)。这个童子,正是这次进攻蔡国打了胜仗的郑国统帅子国的儿子子产。

父亲有了辉煌战功,儿子却讲出这样的丧气话,什么“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什么“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闻言,心中大怒,声色俱厉地对儿子说:“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意思是: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国家发动战争,(朝廷会议)正卿经过慎重考虑、周密策划,国君才下达作战命令。无知童子!你胡言乱语、妄议国政,是要被杀头的,而且还要危及家族、危及老夫!

实在不幸得很,竟被小孩子家的子产言中:同年冬天,楚国令尹(楚“令尹”、郑“执政”等相当于后世“宰相”)子囊亲率大军进攻郑国,声讨郑国入侵蔡国之罪。夏天,兴冲冲地去打人家;冬天,灰溜溜地成为了被打者。

强兵压境,须商讨救国大计。郑国大臣意见不一,分成“从楚”“从晋”两派:子驷、子国、子耳主张服楚求和,子孔、子蟜、子展要等待晋国救援。——当时国君是郑简公,方才六岁。其父僖公,因对三位大臣皆“不礼焉”、又杀劝谏之侍者,于去年被“子驷使贼夜弑”,简公五岁即位,不能亲政,国家大事由正卿定夺。——众位大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时不我待”,国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是战是和,必须尽快作出决断。执政大臣子驷站出来说:



“《周诗》有这样的话:'等待黄河澄清,人的寿命能有几何?(喻晋之不可待)占卜太多,等于自己为自己结下网罗、自己束缚自己手脚。’……国危民急,姑且顺从楚国,以缓和百姓苦难。如果以后晋国军队进攻,我们再顺从晋国。

“敬奉币帛以待来者,这是小国生存之道。(今后晋楚若再犯郑,我们就)备好牺牲玉帛,在晋楚两国边界上等待,以招待强有力的一方,从而保护国家、保护百姓民众。(这样)敌人就不会给国家造成祸害,百姓也不至于疲劳困乏。这不是可以的吗?”



子驷主张:为“纾吾民”可以两从晋、楚,只求“寇不为害,民不罢(疲)病”,牺牲玉帛在所不惜。对于子驷这种“小国之道”,贤臣子展表示强烈不满,他说:



“小国事奉大国,靠的是信用。小国无信,战争、祸乱会每天都有,很快就可能亡国。过去与晋国达成五次会盟条约,如今却要背弃它;虽然顺从楚国目前可以使我国免于兵火,但最终有什么用?楚国的亲近对我国不会有好结果,他们是想把我国当作它的边鄙县邑。不可从楚!不如等待晋国救援。

“晋国君主贤明,四军完备无缺,八卿和睦无间,必不弃郑。楚军长途奔袭,粮食将尽,必将速归,有什么可怕的!

“我听说:'能依仗者莫如信用。’坚固守备(打持久战),以使楚军疲惫、丧失士气;依靠信用,以待晋军救援,这不也是可以的吗?”



子展与子驷的主张针锋相对。他这番话很有见识,讲信用、有高度。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形成“压倒性意见”。大家继续讨论,两派意见不能统一。子驷很固执,不过这人也很有担当精神,他说:“……请顺从楚国,我来承担责任。”于是,郑国向楚国求和。

郑国与楚国订立和约不过一年的光景,第二年冬天,晋侯就率领鲁、宋、卫等十一个国家伐郑。联军兵临城下,郑不得已与晋结盟。晋前脚刚走,楚接蹱而至。此后三年,郑国就这样像翻烧饼一样被两个大国反反复复地讨伐着。

子产被其父斥为“无知童子”,虽然年纪轻,童子的话却很有政治远见:一个小国,在那样险恶的国际环境中,要生存,不能单纯依仗武功,要修文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产“修文德”的主张与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相似。“文德”是眼光向内,是自主、自强、自立;“恃武功”是眼睛盯着人家的财富、人口、土地,武力争夺,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修文德则自身正,别人也就失去了进犯你的理由。“出师有名”,是正义之师;“无名之师”就会受到其他国家谴责。后来子产执政,修文德国家大治,列国也不再小瞧郑国,大国也不再无端讨伐这个中原小国。

春秋时期用兵作战,左丘明概括为三种形式:有钟鼓叫“伐”,没有叫“侵”,轻装突击叫“袭”。一般地讲,“讨伐”为“师出有名”,大张旗鼓去攻打那些“失礼”的国家。郑对蔡这次军事行动属于哪一种呢?

孔子修《春秋》这样写道:“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话虽不多,圣人褒贬之意却十分明确:反对郑国侵犯蔡国。如果孔夫子肯定、赞赏此事,会定位为“伐蔡”;更不会称作“郑人”,而会写成“郑司马公子发”。“发”是子国的名。经学家们认为:“《春秋经传》有称名之例,称名贬之,称字则美之。”孔子那句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称“郑人”,鄙视之意更重。这就是“春秋笔法”。

杜预对这一历史事件也有评论:“郑侵蔡,欲以求媚于晋。既无晋令,又无直辞;主少兴师,动而无谋,以生国患。故贬之:称人。”意思是:郑国侵犯蔡国,是因为蔡国背晋从楚,投向另一个“超级大国”、蛮夷之邦楚国的怀抱,郑国教训一下蔡国,是求媚于晋国,想向盟主邀功求赏。但是,郑国这次军事行动,既没有晋国的命令,又出师无名,是无义之战;君主年少刚刚即位,就对别国开战、大动干戈,如此大动作而不能深谋远虑,这是给国家制造祸乱患难。杜预还对孔子“称人”例进行了解释:所以孔圣人要贬斥这件战事,称“人”,而不称“大夫”或者“司马”。

杜预是谁?孔子是儒家鼻祖,世界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话有权威性、可信性,杜预的话——?

对杜预不了解,难免心里会“犯嘀咕”。是有必要简介一下杜预,因为在这本书里会经常不断地提到杜预及其著作《杜注》。杜预,字元凯,本是一介文弱书生,不善骑射,后来却成为晋朝一位传奇人物、名垂千古的军事家。有史学家甚至认为:是他亲手给东吴政权画上了句号,最终实现三国归晋、中华大一统。杜预是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学有成就的儒学大家。他有一号叫“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戍国先生说:“杜氏有《左传》癖,好《左传》而深思。他的《春秋经传集解》(即“杜注”),代表了晋以前《左传》研究的最高成就,称得上《春秋左传》学史上第一块里程碑。”从上面和以后的阅读中,诸位一定会感觉到:杜预将军确实很有见地,称之为“杜武库”实至名归。

孔夫子反对郑侵蔡这场战争,子产也反对这场战争。杜预将军认为这场战争是郑国人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制造患难;子产更认为是一场灾祸,而且没有比这再大的灾祸了。一个“童子”,竟然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可见此时的子产已经具备了政治家的潜质。尤为难得的是,“童子”子产还提出了“修文德”、而不能单纯依恃武功的治国主张。

“童子之见”比起郑国正卿“敬其币帛以待来者”的所谓“小国之道”,实在要高明得多。一千多年后的赵宋采取对辽和西夏一律朝贡、苟且偷安的国策,是否从子驷“小国之道”推出,不得而知。历史的真实是:北宋变成南宋,南宋被蒙古大军灭亡。强盗来了,金银财宝恭恭敬敬地奉承人家,欲壑难以填平,便会陷入永远挨打、永远送礼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子驷“小国之道”,是自取其辱之道,是媚敌买宠之道,是永无宁日之道。

那些“大人”——郑国的当权者,侵蔡战争后会采取怎样的外交方略,来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呢?效果如何呢?请看下章。

《春秋第一贤相——子产》撰者高根明(许昌长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