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第一贤相——子产》第二十二章 将行大事 先除二子

 梦想童年594 2023-01-14 发布于江西

 将行大事 先除二子

清史学家王源之所以称子产为“春秋第一人”,是因为他认为子产“治国之大端”处理得好。“大端”有二,一内一外,这里单说“外”:“外则接应大国”,是说子产能非常妥当地交接、应对晋楚这样的超级大国,与之周旋得非常巧妙。

子产所处的时代,是南北二霸“共治天下”的时代。晋楚以战争形式进行对抗的状态基本消解,天下大势趋于和缓安定。子产经历的北方霸主晋国国君,主要是悼公、平公、昭公,郑晋关系很好,这从前边所述几则故事中可以看出来,不用多说。

郑国与南方霸主楚国的关系则非常微妙,因“夏夷之争”,楚国与中原诸侯国可以说是“宿敌”。因此郑国与这个邻居大国,既得“相与”它,又得和它作斗争,而斗争是第一位的、以斗争求关系正常化。子产与楚国“接应”的对手主要是楚灵王,灵王是位暴虐、骄纵无礼的君主。通过上章我们知道,在他任职令尹(宰相)时子产就和他打过交道,让他“图谋不轨”的计划化为泡影,最后不得不“倒挂箭囊”进入郑国国都迎亲,真正把好事办成了好事。后来的申之会,子产既化解灵王心结,又抨击他为所欲为的妄想,但最终还是帮助他成功举办结盟大会。大体上讲,子产时代,郑楚关系还是比较好的,与之前的郑襄公时期相比,堪称 “黄金时期”。

郑楚关系走到这一步,与子产对楚灵王长期观察研究有关。如果不是,灵王作出任何大的举动,子产缘何马上就能透视出他真实意图,然后找出适当措施,及时应对呢?谓予不信,先请看下面一件事。

申之会前四年,鲁昭公元年(前541年),官职尚为楚国令尹的公子围做出一个大的军事动作:派遣公子黑肱、伯州犁两位重量级人物到犨、栎、郏筑城(犨,音“抽”,在今河南鲁山县,栎在今河南禹州市,郏在今河南郏县)。春秋时期,在某地筑城,具有军事恐吓效应。这一招真的把郑国吓着了,“郑人惧”:郑人感到恐惧、害怕。

但是,身为郑相的子产却很淡定,安抚大家说:“没有妨碍(没关系,不用担心)!”筑城就要驻军据守,这样逼近,在自己眼皮底下,怎么会说没有妨碍呢?是自欺欺人、故作镇定吧。子产胸有成竹,对大家解释说:“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祸不及郑,何患焉”?意思是:公子围准备篡位,让他二位在外筑城,是为了借机除掉这两个通往国君宝座上的“绊脚石”。楚国将要发生动乱、造成国家祸难,但这与郑国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有什么好担忧的!——真的吗?

这年冬天,公子围奉国君之命到郑国再次进行国事访问,还没走出国境,听说楚王有急病就立马返回国都,以问候病情为名进入宫殿,把楚王(灵王亲侄)勒死了:“十一月己酉,公子围至,入问王疾,缢而弑之,遂杀其二子幕及平夏”。一不做二不休,捎带着把楚王的两个儿子,公子围自己的亲侄孙名字叫“幕”和“平夏”,也一并解决了。这就断绝了“子承父业”的“后患”:公子围便可以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名正言顺”地取得王位了。

随即,楚国向郑国发“讣告”(当然也应包括其他诸侯国,而《左传》记载的只有“使赴于郑”),本来“讣告”是有关部门拟定好的、说的是“寡大夫围”应该即位为君:这是把楚王(灵王亲侄)与公子围作为君臣关系对待的。伍举则更正为“共王之子围为长”:这就排除了那样的君臣关系,又回到了其父共王名义下,是说公子围应当继承父亲共王的君位。这样说合适吗?

这样说对楚灵王非常合适!因为楚共王此时的四个儿子中公子围最为年长(楚共王那三儿子,即灵王弟弟公子比、公子黑肱和幼弟公子弃疾,前两个在国外,三人都没有掌握什么大权)。现在的国君死了、他的儿子也死了,那三个弟弟又小,少不更事,只有我这当兄长的受累、担当起着这万机重任了!——这是玩笑话。

且说正经话,“合适”是有依据的,有先王之命、有天帝旨意!楚共王没有嫡子,只有五个他非常宠爱的庶子,于是当年郑重其事搞过一次“当璧之命”类似“抓阄”的办法,让天地神灵决定怎么继位。根据那次活动,楚灵王是有这个资格的:“康王跨之,灵王肘加焉……”——康王跪拜时跨在玉璧上,灵王正好胳膊肘压在玉璧上。那是一块祭拜过天地神灵、埋在地下、除共王与其一位爱妃外任何人都不了解内情的玉璧!——父亲共王去世后,大哥康王继位,大哥康王卒后,兄终弟及,理应由我老二继位为君!他那个儿子怎能有资格为王?那是名不正言不顺。正因为此,伍举进行了更正。这样的更正,可能出于灵王的授意、也可能不是,即便不是,想必灵王心中一定很受用。

楚灵王“理所当然”成为楚国大王,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子产所说“先除二子”那“二子”(两位先生)下场如何呢?被公子围调虎离山派往边境上筑城的公子黑肱“出奔郑”,大宰伯州犁被杀于郏(这位伯州犁就是“上下其手”故事中的那个伯州犁)。

事情到此还未完全结束。还是这一年,出于礼制,郑国派大臣游吉参加虽是楚王却连谥号也未上、被称为“郏敖”的“楚王”的葬礼;“辞旧迎新”,“且聘立君”:同时向新立的国君楚灵王表示聘问。归国后,游吉很无奈、也很肯定地对子产说:“准备行装、准备财礼吧,楚王骄纵,对他这样的成就大事又自我欣赏,他一定会召集列国诸侯(显摆显摆、炫耀炫耀)。没几天,我恐怕又要前往楚国了!”

子产则很平静地告诉游吉:“不数年,未能也。”意思是:没有几年时间,是做不到的。子产认为,灵王这样血淋林登上楚国国君宝座,没有数年时间,众怒难以平复,国内局势难以稳定。所以庆典大会不可能马上召开。果如子产所言,直到四年以后,楚灵王才召集了“申之会”。“申之会”,也可以说是楚灵王迟到的、由列国诸侯亲自恭贺的“登基庆祝大会”。

“外则接应大国”,子产在与楚、晋交往中,“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完全不受制于人:“蕞而郑”不是大国附庸!子产通过外交努力,与大国始终保持正常国家关系,南北二霸也把什么“诸侯之良”“博物君子”这些名誉,毫不吝啬地把加在子产头上。因此,我们称子产为卓越外交家。“治国之大端”之“内则制服强宗”,子产是如何做到的呢?后边几章会慢慢叙述,先说一件要紧的、与人命有关的内政事务。前面说子皙今年又要祸乱郑国了,子皙做什么坏事、子产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请看第二十三章 国之大节 不可触犯

《春秋第一贤相——子产》撰者长葛高根明(许昌长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