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6首被选入语文教材书的诗词,皆是他的代表作,你曾经学过吗

 长风文史 2023-10-23 发布于广东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1001-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范围内一共才评出12位英雄人物,而中国有且只有一人入选,这人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美食家、旅行家苏轼苏东坡。

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是宋朝文坛领袖,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特别是在文、诗、词三方面造诣出神入化,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可以说,苏轼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苏轼人生经历却很坎坷,他一生跌宕起伏,面对的困难,遭受的挫折让人难以想象,但他面对人生旅途中恶劣环境时处事态度却非常积极乐观。

他也经常会把自己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想法融入诗词里,这也让他笔下的诗词非常具有学习意义,所以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大量选用了苏轼的作品。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苏轼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6首诗词,都是他的经典之作,您都会背吗?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七绝被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选入。

当时苏轼在元祐五年在杭州任太守,他的好友刘景文从小胸怀大志,为民效力,可是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在苏轼竭力举荐下,58岁的刘景文才得以去到江浙地区任职。再出发那一天,苏轼写下这首诗赠给他,想勉励刘景文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也是入选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无数赞美西湖的诗词中,这首诗绝对能占有一席之地。诗的上半首写了西湖晴姿雨态,晴时水波荡漾,波光粼粼,雨中迷迷茫茫,若隐若现,总之无论何时西湖水光山色都是魅力十足。下半首诗人用一个空灵又贴切的比喻来表达西湖山水的神韵,再一步对眼前西湖进行美的升华,实乃妙不可言。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题画诗入选三年级下册课本。

面对惠崇江南仲春景色的《春江晚景图》,苏轼融入脑中合理的想象,加以其细致、敏锐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使的诗情和画意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成就一段不朽的诗话。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富含哲理的七绝诗入选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贬所之地赴汝州,好友参廖和尚同行,路过浔阳,遂同游庐山,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时。

我们看景就是景,苏轼看景悟道理。庐山逶迤绵延,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远处和近处各不同的方位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完全不相同。苏轼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把一件事看清楚拎明白,就得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入选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写下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一首。作者随笔挥洒,信手拈来的把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这期间云翻、雨泻、风卷、天晴等各景的变化,在他深厚艺术功力的笔下,表现的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让人眼前一亮,境界大开。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唯一入选小学课本的词就是这首《浣溪沙》,被六年级下册课本选入。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下的。词的上阕清泉寺周边诗情画意的美景,傍晚,细雨细雨潇潇,清泉寺外杜鹃啼鸣,寺山下溪流潺潺,溪岸边兰草萌芽,溪边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词下阕发出议论,眼前景想起心中的事,以富有情韵的语言,写出人生的感慨,道出肺腑之言——休将白发唱黄鸡,水能往西流,只要心态好,人也能越活越年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