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洲中医谢静治疗小儿肝风内动型痉证(抽动症)

 汉方神农中医馆 2023-01-14 发布于湖南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附一院儿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

龙某7岁

初诊时间:2021-6-26

主诉:喉间不自觉发声伴挤眉弄眼一月余,近一周加重。

现病史:患儿家长诉一月前开始发现患儿不自主摇头,不自主发声,偶有不自觉尖叫伴眉眼抽动,被批评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更加频繁,遂带患儿到我市医院检查,做脑电图,头部核磁等检查,排除癫痫,外院诊断为:儿童抽搐秽语综合征,建议西药治疗和心理治疗,家长担心西药副作用较大,遂到我馆求治;

现在症见:患儿偶有眉尾及嘴角不自觉抽动,喉间有不自觉发声,声时高时低,活泼好动,偶有清嗓子,睡眠好,饮食正常,二便未见异常,舌尖红,少苔,脉数。

中医诊断:痉证

证型:肝风内动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利咽

方药:自拟方加减

柴胡6g 栀子6g 菊花6g 羌活6g

石膏10g 防风6g 枸杞子10g 山茱萸6g

炒鸡内金10g 白芍10g 马勃5g 青果5g

玄参5g 僵蚕5g 钩藤5g

14剂,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服药后复诊,诉挤眉弄眼频率较前好转,仍有不自主发声,考虑到家长比较焦虑,建议配合西医治疗,西医治疗过程中,同时上方继续服用7剂。

三诊:西医治疗过程中,家长不自主发声加重,遂停止治疗,继续中药治疗,且服药期间感冒后,情况加重,遂停药治疗感冒,感冒后继续治疗,方药如下:

柴胡6g 栀子6g 菊花6g 羌活6g

石膏10g 防风6g 山茱萸6g 鸡内金10g

白芍10g 钩藤5g 射干5g 白术6g

浙贝6g 蔓荆子6g 徐长卿6g 枸杞子10g

14剂,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四诊:诉服药期间发声明显缓解,偶有清嗓子,继续巩固治疗。方药如下:

玄参6g 麦冬6g 甘草5g 桔梗6g

射干5g 青果10g 钩藤6g 醋五味子5g

防风5g 百部10g 青葙子10g 牡丹皮5g

14剂,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五诊:已基本痊愈,继续巩固治疗。

太子参6g 茯苓10g 白术6g 陈皮6g

甘草5g 鸡内金6g 山楂6g 连翘6g

神曲6g 白芍6g 薄荷5g 丹参5g

14剂,上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回访:告知已痊愈,正常上课。

按语:中医认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中医“肝风”“慢惊风”的范畴。本病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本案患儿平素阳光、活泼,又正属朝气蓬勃的时期,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若内有燥热之邪,或抑郁生热,皆能耗伤肝阴。肝阴伤则肝气横逆。且小儿肝常有余,容易风动搐搦。肝热过盛,不但筋脉抽动,心烦易怒。任其发展,还将病及多脏。从肝论治,是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总则,方中先用栀子、菊花、石膏清实热;马勃、青果利咽;白芍、麦冬、玄参为主,养阴柔肝;白芍、甘草同用,酸甘化阴。乙癸同源,故辅以枸杞子、山茱萸以滋肾养肝。钩藤、蔓荆子、僵蚕平肝熄风。肝肾得以滋养,风木自可平息。万物土中生,最后用六君子汤健脾补气,敛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