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字,深藏着太极拳的精华和绝妙

 ssdlhssdlh 2023-01-14 发布于福建
“引”在太极拳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太极拳的精华和绝妙之处。它不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关系到太极拳阴阳转换,虚实开合的变化。没有引,太极拳的动作就无法圆滑过渡;没有引,就无法实现折叠转换;没有引,劲就无法绵绵不绝。
图片太极名家冯志强拳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太极拳练习者,往往忽视“引”的练习和应用。他们往往注意动作的外形是否到位,样子好不好看,而忽视了太极拳的精华。练好引的关键是用内动带动外动,心静体松,精神内固,丹田旋转,引领全身,以根节催动梢节,动作似停非停,将展未展之际,心意一动,“引”则油然而生。

上动未停,下动又起,流连缱绻,无始无终。应该特别指出,引是自然而然的,是松沉的表现,不是故意做出来的。不可为了做引的动作,故意把拳打得一顿一顿的。引从外形上看,以不露痕迹为上品。

图片太极名家杨振铎拳势
引在推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人接手后,轻轻一引,即可化解来力。能引,则能做到劲由内换。由于引的圈子很小,则可做到在不动身形的情况下化发自如,即引即发,原地风光。
因此,打太极拳需注意引的练习。只有把引练好了,才能打出太极味,才能使整套拳如抽丝挂线,绵绵不断。

要克服上述毛病,关键要抓住“松、静、沉”三个字。无论练习何种太极拳,都要在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因此,“松、静、沉”为练习太极拳的三字经,要把它刻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

因此说,拳架为母。

图片
太极名家王培生拳势
 
练习太极拳一定要在拳架上下功夫。每天反复盘拳架,如有可能,尽量多练。同时,要不断领悟内在的东西,练悟结合,“拳打千遍,其理自现”。练习拳架有一个“从外引内,以内带外”的过程。

开始时,只能外形划大圈,而后逐步产生内动,每个动作先有内动,再有外动,环环相扣,无始无终,动作沉稳,柔棉,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内外合一,周身一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