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4日,多云转晴。今日是华夏中秋节,也是加拿大游第六天。 清晨6:30时我们从法迪力顿市出发,经150分钟的行程到达位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芬迪湾(Bay of Fundy)的旅游景点好望角石林(Hopewell Rocks)。 好望角石林是加拿大好望角岩石公园的主体景观,是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加拿大东部海洋三省旅游必到的景点之一。 岩石公园入口处有一个纪念品商铺,我们在购票、等待时颇有兴趣地欣赏、购买了商铺的一些与石林景观相关的纪念品,还在商铺内的石林潮汐标志旁留下了影像的纪念。 公园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全面介绍了岩石公园的景观及布局,介绍了石林自然形成的过程。 好望角石林是大海潮汐潮落之下的杰作,这些散落在海滩的石岩群为红褐色的砂石岩群,由于长时间的海水侵蚀、海浪冲刷,伴随着阳光空气的氧化作用形成了姿态各异的石林。 好望角石林是壮观潮汐潮落欣赏的地方。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潮汐,其落差高达到近17米;它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海浪,每天两次涌入和流出海湾的海水达1600亿吨。 在小博物馆里我们还了解了海水每天涨潮退潮的时间。谚语“初一十五晌午潮,潮五落六”便揭示了涨落潮的大致规律。这里所说的规律是指:每天两次涨潮,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则是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下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滞后0.8小时(48分钟);每天的涨潮时间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并有计算公式予以帮助。 我们根据昨天的涨潮时间计算出今天的涨潮时间约为中午11:30时前后。 参观完博物馆,进入公园入口。 公园里参天大树遮荫护路,绿色植物簇拥道旁,晨霜夜露因天气多云而未离去,秋风拂面因阳光懒惰而凉气逼人。 霜露浸寒朴面,秋风眷爱袭身,行进在公园的林间小路上阵阵花草的芳香朴鼻而来、满满植物的饱氧迎面而致。 我与荆拙全没寒凉风掠之感觉,一路欣喜,赏花弄草,摄像留影;在一风景秀丽的路道风口处,我俩大口地吞咽着秋风送来的饱氧、全力地吸吮着满园飘来的芳香,尽情地享用着饱氧的能量、芳香的倾情,驻足之间如醉如痴。 “路途不要耽误,我们要赶在潮水上来之前游赏完石林。” 在电话催促下,我俩大步流星地与同学们会汇集,同步前行。 “唉!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景观,这么多的异域植物,无法细细地欣赏享用,真是遗憾。”晴空多云、微风轻拂的公园正是植物芬芳、饱氧尽放的时光,我深有感触地面对同学们叹说道。 嘻笑中,我看到了密林间隙的光亮深处海天一线。 岩石公园地域处于岩石峭壁之上,高于海滩估约二十余米。海滩石林处于山崖的峭壁之下;自公园入口经林间绿道前往谷底,约需一个余小时的路程,沿途有多个景观台。站在峭壁的景观台上俯瞰大海深处,浪涛滚滚,海天一线;目睹海滩近处则是巨石林立,气势磅礴。 “石林就在海边。”“马上就可以看到石林了!” 路人簇行,路人嘻嚷。 在路人嘻嚷中我们没有逐个景观台停留,只是加快步伐,快速地来到了海边。 10:00时许,苍天眷顾,天空晴亮,太阳露出了笑脸。转晴的天气随阳光温度升高,林立的巨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褐色艳、形态壮美。 眼前的一处步道道梯自上而下通往海滩石林,梯道平行约十米处的景观台是好望角石林的最佳观景处。从这里东望可以看到大海初升的旭日,看到波涛滚滚的浪花,看到海天一线的美景;从这里南俯可以看到大海的潮起潮落,看到石林异景的整体全貌。 “碧海蓝天游人如织,绿树红花明月自醉。”(陶宗仪. 明《辍耕录·浙西园苑》)走上观景台居高临下:正是游人如织、岩石如林,波光潋滟、海天一线。 这里的石林被称为“花盆岩”,巨大的潮汐侵蚀,形成了好望角石林奇特的地貌。退潮时,游人可以在海底沙滩上行走,亲近石林;涨潮时,人们又可以在浅滩处划着小艇游览,观赏石林。 我拿出相机以蓝天大海、红褐石林、绿植峭壁、游人如织为背景,拍摄出了一幅幅珍贵的异国山水风景图片。 从梯道下行到海滩。无遮掩地与大海相吻,重拾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境界;零距离地与石林亲和,激发了领悟自然的夙愿初心。 这里是一个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地方。散落在海滩的巨石是由于长时间的海潮侵蚀而成,它们有的像人头,有的似兽身,有的如蘑菇,有的形花瓶;它们有的单个矗立,有的多形相连,矮的平视墩实、掌肩相对,高的仰观近二十余米、壮观无比。 这些巨大的石岩仿佛被上帝惩罚的岩石巨人般伫立在浩瀚的大海边;潮起潮落冲刷的砂石岩异状仿佛教诲人们铭记岁月的艰辛。这些岩石巨人交错叠立、奇石异状纷争高低,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了海岸边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确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巨石群中穿梭,游人们快乐自如、兴奋无比。有的捡拾潮汐冲刷留在海滩的大小红褐岩石块叠堆、摆放成形态各异的造型;有的无忌于海水的浸湿,行走在滩水之间寻找海水潮汐留下的“珍贵遗物”;有的群聚在海滩岩石处嘻笑打闹、演绎亮相;有的孤立在滩岩巨石旁探讨究竟、追根朔源。 一处巨大的岩石组合吸引了我。这是一块面海岩石组合,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三块巨石平行、叠错组成。中间巨石足有近二十米高,底部遭海水的冲刷浸湿而被对穿掏空,形成高约十余米,宽七、八米的鸟形对穿洞穴;左侧巨石略低于中间巨石,右肩与其叠邻,叠邻底部留下近十米高的楕圆对穿洞门;右侧巨石虽矮,却仍有近十余米之高,左肩倾靠着中间巨石却又留有一线距离,形成占字形叠错对穿石门。 这处巨大岩石组合的石脚如马蹄腿般矗立于海滩之上,三大岩石胸部均是绿苔点缀,中间岩石顶部有青松傲然;这处岩石组合远石群而孤傲、面大海而独立,在退潮后海水薄浪的浸荡中尽显出一派唯我独尊的气概。 我惊喜地弃同伴而独往。我在岩石组合的前后左右尽情地观览,我穿越三大洞口上下里外反复地琢磨;海水湿过了我的裤脚,浸透了我的鞋面。我不是地质学者,却在这里自爱自拙地寻思着普通石林、红石林等不同类型石林的基础知识,揣摩着海边红褐砂石岩石林与陆地喀斯特地貌石林的区别,意向着加国好望角石林与国内云南石林的形态对比。 岩石组合游人渐多,同伴们也先后来到这里。大家都为这处“唯我独尊”的巨石组合所震撼,大家在观赏议论中留下了难舍的身影。 已近正午,晴空中的阳光驱开多云而逐渐骄艳,海滩上的岩石林映霞艳而更显红褐。 霞艳金滩、红褐石林、峭壁深谷、崖顶绿郁,好一幅人间仙境。我们在仙境中游动,我们在仙境中欢乐,我们个个红光满面地沉浸在美好的人间仙境之中。 涨潮时间已近,安保人员提醒游人尽早离开。 我依依不舍,三步二回头地离开了石林海滩。回步到梯道观景台时我止步回瞰,心有憾幻…… 我憾想着潮水涌动冲击石林的涛天壮景,憾想着潮水冲击石林发出的咆哮浪声;我幻想着潮水淹没石林后呈现的礁石意境,幻想着风平浪静后礁石意境中的泛舟观景。 观景台上游人已去,我痴呆地俯瞰着海滩,俯瞰着海滩石林群。石林群没有了游人喧哗嘻闹,却静唱着海浪的波涌涛声。 静静的石林滩区正以气壮的态势迎接着海浪的再次冲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