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手记|三下二单元备课初设计(一)

 语墨绮兮 2023-01-14

单元设计思路

单元情境:畅游寓言王国

任务一:打开寓言之门 1课时

     活动1 看图片,猜故事

     活动2 发布寓言故事交流分享会通知

任务二:搜寻寓言故事 6课时

     活动1 学习《守株待兔》

     活动2 学习《陶罐和铁罐》

     活动3 学习《鹿角和鹿腿》

     活动4 自学《池子与河流》

任务三:丰富寓言之旅 3课时

     活动1 我是推荐官

     活动2 观点大“PK” 

     活动3 我来写故事

教学目标

1. 认识、会写本单元生字词,读准本单元多音字,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理解生字;能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的特点并写出相同结构的词语;积累“邯郸学步”等9个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守株待兔》。能结合相关语句,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 能积极参与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设计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教学目标】

1. 能产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学习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结合阅读单自主阅读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内容。

2. 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并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 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4. 学习通知的构成以及学会写通知。

【教学流程】

板块一 看图片,猜故事

1. 出示语文园地二中“日积月累”的成语图片,猜测对应的寓言故事,读准字音。

2. 结合课外阅读讲讲这些成语故事,并尝试说说它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小结: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本单元,我们将一起畅游寓言王国,请看这一则通知。

板块二 发布寓言故事交流分享会通知

1. 出示通知:

通知

      X月X日X时,请3.1班全体同学参与寓言故事交流分享会,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寓言故事,做好发言准备。

李老师

X月X日

2.学习通知

(1)阅读这一则通知,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格式有何特点?

(2)全班交流总结:通知由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四部分组成。标题“通知”写在第一行正中间,正文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落款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日期写在署名下面。

(3)这份通知正文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4)归纳:通知正文简洁明了;写清时间、地点、通知对象、事件;还应注意人物称呼的正确使用。

    (5)学生根据提示试写通知,全班评议、修改。

3. 明确阅读任务

(1)参加寓言故事交流分享会前,需要阅读寓言,做好准备。默读“快乐读书吧”,想一想,这次课外阅读要求读的是什么寓言?具体推荐了哪几本寓言故事?怎样阅读寓言才能有收获? 

预设1:这次要求读的是中外寓言故事。(板书:读中外寓言故事)

预设2:具体推荐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板书:中国古代寓言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预设3:这样阅读寓言才能有收获。

② 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板书:读懂内容,体会道理)

②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板书: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4. 尝试阅读寓言

(1)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寓言,默读《叶公好龙》。

(2)你认为这则寓言中的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4)小结:读寓言故事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明白故事讲的道理。

5.发布阅读任务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请大家分小组制定阅读计划,结合阅读单做好阅读记录。两周后,我们开展寓言故事交流分享会。

5 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

1.看图猜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人,课件出示韩非子的资料。韩非子写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的故事插图,学生对照插图猜故事。

2.引出课题。《守株待兔》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

3.解释题意。运用多种方法猜想题目是什么意思。(株,树桩;守株待兔,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4.随文识字,指导书写。学生书写“守、株、待”,注意“待”字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分布均匀。完成语文园地二“书写提示”部分的练习。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点拨“释、耒、冀”的读音。

(3)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范读划分课文朗读节奏。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多种方式读课文:个人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2.根据提示,讲述故事。故事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讲的,让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课件出示:

在很久很久以前,(宋人/有耕者)。耕者有田,(田中/有株)。忽见一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运用方法,理解文意。

(1)再读课文,圈出难理解的字。

预设1:“耒”。课件出示“耒”的字理图,在课文插图中找到“耒”。

预设2:“耕”。“耕”即耕田、种地,而种地用的工具就是“耒”。

指导书写“耕”:左窄右宽,“耒”字的末笔是点;注意横画的长短比例,避免拥挤。

理解“耕者”:种田的人。迁移理解:“记者、作者”。

(2)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自学课文,读懂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一人说一句古文意思,互相指正、补充。再把课文意思说给同学们听。

2.探究原因,深入理解。

(1)根据提示,补充内容。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别人都已经在田里辛苦地干活了,种田人还是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还是不肯离开树桩,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夫就在那儿等啊等啊,没有等到兔子,却得到了嘲笑。农夫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他究竟错在哪里?或者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1:农夫以为偶然发生的事情会经常发生。

预设2:不能将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

(3)穿越回去,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

(4)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跟守株待兔类似的事情?

3.熟读成诵,达成背诵。

板块四 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自读《南辕北辙》,了解内容。

2.感悟《南辕北辙》的道理。

(1)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小结:方向错了,一切的有利条件和努力都白费了。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