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知力与专注力有什么不同?

 新用户3469ICXj 2023-01-14 发布于重庆

作者:孙凯民

【本文内容根据笔者与正念修习者,在团体修习时共同探讨或答疑记录整理而成,仅供大家参考】

觉知力与专注力有什么不同?

觉知力≠专注力

举个例子来讲,比如正念观呼吸练习,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轻轻的放在鼻子上,虽然呼吸是看不到的,但通过鼻腔内侧的感觉,觉察呼吸的状态。

如果能够将注意力持续的放在鼻子上,觉察呼吸的一进一出,这就是专注力不跑掉,心不跑掉。注意力放在鼻子上,能够保持10秒钟,那么就有10秒钟的专注力,如果保持20秒钟没有分神,当下就有20秒钟的专注力。

可如果为了追求专注力而练习,我们就拼命的不要分神,注意力只能放到鼻子上,这并不是正确的修习方向。

有些朋友拼命的用力觉察,聚精会神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觉察的对象上,如此不但没有得到放松,反而过度紧张、身体紧绷。

觉察力也可称觉知力。

我们要练习觉察,觉察是什么呢?

试着将注意力放在鼻子上,持续觉察鼻子,觉察到气息进来,也觉察到气息出去,可是下一秒,我的心被别的声音带走了,又过了一会,我觉察到心被声音带走了。这个“觉察到心被带走了”的觉察,就是觉察力,但不是专注力。

当下没有聚焦在呼吸上,但是我觉察到心被声音带走了,这个就是觉察;然后轻轻的把心带回到鼻子的感觉上来,这个又是觉察。

整个过程,并不是锻炼专注力,而是不断锻炼觉察的力量。

觉察到自己走神、分心的觉察,也是觉察的一部分。(有点点绕,更重要是在实践中体会)

生活中也常有一些觉察的有趣现象发生。

有位伙伴分享了两个生活中的例子:

1、东西去哪里了

我的钥匙手机经常放哪了不知道,后来我慢慢就发现了,我在放的时候其实没有意识我在做什么,有可能想到马上要做饭了,就习惯性的随手一放,导致过后回忆不起来。

有一天我试了试正念放东西,专门觉察自己怎么放,钥匙在手里的感觉,钥匙脱离手的感觉,放到了哪个位置,包括周围的环境是什么...

非常特别的体验,清清楚楚,心里很清晰。

2、喝水也可以觉察

以前喝水的时候是倒了水马上喝,虽然有点烫,但根本没觉得烫,还不停地喝。但我今天特别觉察了一下,就是带着正念喝,发现口腔确实感觉有点烫,长久以来对口腔黏膜肯定有一些损伤。

平时喝水的时候完全没有觉知,是“为喝水而喝水”,因为慌忙,似乎赶着要做下一件事,喝烫了也不管。这一次我就真的回到喝水的当下,才觉察到水的温度真的有点烫!然后我就晾了晾,晚些喝。(觉察后带出来的选择,而不是惯性的反应)

伙伴分享的这两个例子,我很赞叹!这就是觉察/觉知在生活中的运用与实践。

这就是觉知的力量,带着觉察做事情,不断地回到当下,心回到当下来做事情,而不是在做事情的时候,心在过去或者在未来。

带着觉察做事情,和带着专注力做事情,这两者是有差别的,这一点,也欢迎大家在练习与生活中慢慢体悟与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