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雪萧萧寒风里 一番春意换芳年

 淄说淄话 2023-01-14 发布于山东
这几天,一场寒潮席卷了齐鲁大地,多地降雨降雪降温。
然而,再冷的寒冬也有尽头,随着山东“两会”召开,这片严寒冰封的大地已经开始酝酿着新的生机。一场大会,在人们心头激荡起春风阵阵。
稳定民众预期、增强社会信心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前提保证。过去的五年中,我们有三年活在疫情阴影之下。特别是2022年的年底,大多数人刚经过了一场风暴,正在慢慢回归正常生活,民众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和信心需要提振,市场发展的活力也需要激活。在此时召开的“两会”,会传达出什么样的信号,回应哪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大河有水小河满。个体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的大潮息息相关。在两会的宏大叙事中,作为普通人,更期待看到的是有哪些内容事关万户千家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百姓的生活品质、安危冷暖。
在1月13日开幕的省人代会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态度、力度与温度,感受到了山东未来发展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的一年,“山东扎实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全面实施“三个十大”行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以小可以见大,从点可以看到面。笔者身在一家年纳税额超过3亿的民营企业,面对疫情考验,公司上下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年产值和纳税逐年攀升,几年来的经营发展质量是稳中有进,进中有质。几千人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降薪,去年还引进了二百多名高层次人才,员工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年底召开的总结会上,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八个显著成就,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综合经济实力显著跃升,创新发展活力显著迸发,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显著进步,改革开放优势显著增强,文化强省建设显著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会上亮出的一张张成绩单,为2022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战胜2022年的重重艰难险阻后,人们对2023年充满着超乎寻常的期待。万事悠悠,民生为大。普通百姓关心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是就业,就医、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等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从报告中,都能找到令人期待的答案。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呈正比。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最先关注到的是新一年的经济发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报告中提到,建议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这个数据意味着,山东经济呈稳定增长的趋势,正朝着更好的未来发展。
民营经济是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关系着全省经济的稳定发展。作为民营企业的职工,看到报告中提到的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也仿佛看到了公司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大力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必将拉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节前这段时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黄河大集“活动,正在沿黄城市红红火火地开展,经济、文化、旅游融合,打造黄河文旅消费品牌,走出了一步提升民生品质的好棋。
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山东始终重视农业发展。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到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再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断提振农民精气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次报告中也提到要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业强起来,是我们所有人根在农村的人的心愿啊。
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的任务清单里,我们看到有稳就业促创业,有促进教育提质,有社保扩面提标,有创新文化惠民,有深化养老托育,有实施健康促进行动。让这份报告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报告中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是提到了“抓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强化医疗救治服务,保障医疗物资生产供应,推进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加强农村地区防疫能力建设。完善重症救治工作机制,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静待疫去,国泰民安。
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这场开在春节前的盛会,是一场提振发展信心的盛会,一场承载民生期待的盛会,一场有决心有态度的盛会。在齐鲁大地最寒冷的季节里,种下了春天的梦想。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大街小巷充满了节日气氛,一派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此刻,窗外雨雪霏霏关于春天的梦想却在悄悄发芽。远处传来的鞭炮声,犹如春雷隐隐。
借我春风三千里,催得百花次第开。让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拥抱崭新的2023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