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龙虎论三方田兄疾2.1兄弟宫*躬耕南阳

 是真龙虎有风云 2023-01-14 发布于河南

   诸葛亮躬耕南阳,真的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吗?历史中有很多人物隐居在深山田野中,不去刻意钻营,却能被伯乐发掘。商末周初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东汉末年有“三顾茅庐”诸葛亮匡扶汉室。

        诸葛亮在《出师表》曾经说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不少人以为诸葛亮只是一介布衣,其实他是实实在在的官二代。诸葛氏在荆襄地区是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做过泰山郡丞,长兄诸葛谨在江东为官,诸葛亮老婆的姨父是刘表,舅父是蔡瑁。诸葛亮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一是以庞德公为首的荆襄地方豪强势力;二是通过黄承彦与荆州蔡氏集团发生了潜在关系;三是成为刘琦的入幕之宾,获得了刘表长子的信任。正是由于他的广泛、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刘备才找上他。

        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人还没出场,先把气场给造足了。可见诸葛亮在隆中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独观其大略”。“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不是一名纯粹的隐士,他也无意于成为隐士。他只是为了继续潜心学习和积累。他也没有闭门造车,相反,在躬耕隆中的这段时间,他积极与外界沟通,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变化,广泛的拜师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这10年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然后通过水镜先生司马徽之口,广播名声,营造氛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进而让徐庶替诸葛亮打头阵,抛砖引玉做好铺垫。比如徐庶评价他: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矣……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可以说,诸葛亮的根据地建设(田宅宫),离不开兄弟宫的鼎力相助,包括后来的七擒孟获,收获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