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笔下有2位三国高手,关羽被人蔑视,有一位弱者手却被吹上天

 耳东话史 2023-01-15 发布于湖南

金庸笔下的各部作品中都有时代背景的设定,尽管有一些故事没有明确时代背景,却也能从书中的细节设定看出其故事所处的时代,比如《笑傲江湖》中早已有了武当派,而张真人早已仙逝,那自然是明朝之后的故事了。

但金庸写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北宋之后的事,于是有不少读者好奇,金庸为何不写一部三国题材的故事呢?三国时代可谓人才济济,金庸武侠体系中那些有历史原型的人物往往都会被塑造得无比强大,如此看来,三国时期的故事应该是十分精彩才是。

(关羽剧照)

其实金庸还真有提到过一些三国元素,比如他的故事中提到了两位三国时期的高手,只是他对二人的武功设定就有些让人疑惑了。

一、金庸的三国情结

熟悉金庸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事实,金庸对四大名著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正因为如此,他刻意避开了这些故事发生的时代去创作故事。

比如《天龙八部》在北宋哲宗时代,在剧情上承接它的《射雕英雄传》却到了南宋时期,期间跳过了上百年的时间,其实就是《水浒传》故事发生的时代,而金庸又直接将郭靖设定为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的后人,足见他是有意将《水浒传》的世界观与自己的武侠体系打通的,却又不想直接画蛇添足的去描写宋徽宗时期的故事,避免与名著“撞车”。

而对于“创作三国题材的故事”这件事,金庸也不是没想过的,他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就提出过一种构思。

原文道:“我甚至想过要写一部以东吴为主体的《三国演义》,主角自然是周瑜和陆逊、陆抗,次主角是孙策、孙权、顾雍(此人是大政治家)以及美人大乔、小乔。然而这是和全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对,后果必定不佳,很快就放弃这个意图。”

他怕的就是有《三国演义》珠玉在前,读者反响不佳,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过这还是没能阻止他将三国时代的人物引入自己的故事中,比如下文要提到的两位。

二、武圣关羽

关羽被誉为“武圣”,放眼整个三国时代,武艺在关羽之上的人的确是没有几个,再加上他为人忠义,因此得了这“武圣”之名,不过在金庸笔下,关羽的形象却不那么高大。

《笑傲江湖》一书中金老就借任我行之口提到了他对关羽的设定。

(任我行剧照)

原著道:“这些话其实也没错。诸葛亮武功固然非我敌手,他六出祁山,未建尺寸之功,说到智谋,难道又及得上我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固是神勇,可是若和我单打独斗,又怎能胜得我的'吸星大法’?孔夫子弟子不过三千,我属下教众何止三万?他率领三千弟子,凄凄惶惶地东奔西走,绝粮在陈,束手无策。我率数万之众,横行天下,从心所欲,一无阻难。孔夫子的才智和我任我行相比,却又差得远了。”

关羽武艺高强,却难赢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当然,这可能只是任我行盲目的自信罢了。

三、被吹上天的三流高手

而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另一位三国时代的三流高手却是被吹上了天,甚至那人是否算得上是“三流高手”都值得商榷,因为在世人印象中,那人不过是个医生而已,那人就是华佗。

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就借谢逊之口提到了自己武侠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些武林神话级别的人物。

(谢逊剧照)

原著道:“突然之间,谢逊骂起武林人物来,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可是他倒也非一味谩骂,于每家每派的缺点所在却也确有真知的见,贬斥之际,往往一针见血。只听他自唐而宋,逐步骂到了南宋末年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骂到了郭靖、杨过,猛地里骂到了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

(华佗剧照)

金庸在这里甚至将华佗排在了达摩祖师之前,那华佗创出的五禽戏则是成了金庸武侠体系的根基,华佗这个原本人们印象中弱不禁风的老医生形象,一下子成了武林神话般的人物。

可以说这些角色被引入故事是让读者对金庸设想的“三国故事”更好奇了,只可惜金庸始终没能将那故事创作出来,对读者来说着实是一大憾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