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思践悟《资治通鉴》(3)打破常规的前提是细枝末节的谋划

 mynotebook 2023-01-15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出处】《资治通鉴》 周纪一

【原文】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译文】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打算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便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到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了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早已丢失。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悉,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进而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文章图片2

【解读】相对智宣子的重才轻仁,竞争对手赵鞅同样面临继承人选择问题,甚至还通过一个非常规的测试,选定赵无恤作为继承人。作为春秋时期晋国末期赵氏家族的首领,赵简子联合其他家族,彻底清除两大敌对势力范氏及中行氏家族,执掌晋国大权17年,也是战国时期赵国基业的实际奠基人。在其晚年,同样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才能维护甚至不断扩大赵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故事一:赵鞅身患重病,五天都不省人事,大夫们都非常害怕。医生扁鹊仔细诊断后,就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董安于急忙询问病情,扁鹊说:“血脉平和,你们何必惊怪!从前,秦穆公也有过这种情况,过了七天才醒过来。醒来的那天,告诉公孙支和子舆说:'我到了上帝住的地方很快乐。我所以停留的时间久,是由于我正好受到上帝的教导。上帝告诉我:'晋国将要大乱,五世不得安宁;他们的后代将称霸,没有年老就死去,称霸者的儿子将要让你们晋国男女混杂。’公孙支写下来并把它藏好,秦国的预言这时就传出来了。献公时的混乱,文公时的称霸,襄公时在殽山大败秦军,回去就纵容淫乱,这些都是您知道的。如今,你们君主的病与秦穆公一样,不出三天病一定会好转,好转后一定有话要讲。”

过了两天半,赵鞅果断醒了过来,对大夫们说:“我到了上帝那里非常快乐,和百神在钧天游览。听到雄伟的乐曲多次演奏,还看到万舞,不像是夏、商、周三代的音乐,那乐声非常动人。有一头熊要来抓我,上帝让我射它,熊被射中后死了。又有一只罴过来,我又射它,罴也被射中死了。上帝非常高兴,赐给我两个竹箱,都配有小箱。我看到一个小孩在上帝身边,上帝又托付给我一只翟犬,对我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了,就把这只犬送给他。’上帝还告诉我:'晋国将逐渐衰落,再传七代就要灭亡,嬴姓的人将在范魁的西边大败周人,可是你们却不能占有那里。现在,我追念虞舜的功勋,到时候我会把舜的后代孟姚嫁给你的第七代孙子。’”服侍身边的董安于听了这番话,就把它写下来妥为保存。他把扁鹊说的话报告给赵鞅,赵鞅赐给扁鹊田地四万亩。

故事二:有一天,赵鞅外出,有人拦路,驱赶他也不离开,随从们很生气,要杀他。拦路人说:“我有事要拜见主君。”随从把他的话禀告赵鞅,赵鞅召见他,一见面就说:“嘻!我曾经清楚地看见过你!”拦路人说:“让左右侍从退下,我有事禀告。”赵鞅随即让人们退下。拦路人说:“您生病的时候,我正在上帝身边。”赵鞅说:“对,有这件事。你见到我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拦路人说:“上帝让您射熊和罴,都被您射死了。”赵鞅说:“对,将会怎么样呢?”拦路人说:“晋国将有大难,您则首当其冲。上帝让您灭掉两位上卿,熊和罴就是他们的祖先。”赵鞅说:“上帝赐给我两个竹箱,并且都有相配的小箱,这是什么意思?”拦路人说:“您的儿子会在翟地攻克两国,他们都是子姓。”

赵鞅说:“我看到一个小孩在上帝身边,上帝给了我一只翟犬,并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了,就把这只犬送给他’。把翟犬送给小孩是什么意思?”拦路人说:“小孩就是您的儿子,翟犬是代国的祖先。您的儿子将来必定占有代国,您的后代也必将推进政令变革,甚至还要穿胡人的服装,在翟地吞并两国。”赵鞅问他的姓并要聘他做官。拦路人说:“我是乡野之人,只是来传达上帝的旨意罢了。”说完就不见了。随后,简子就把这些话记载下来保存在秘府里。

事故三:有一天,姑布子卿(春秋时期的算命大师)拜见赵鞅,赵鞅把儿子们都叫来让他看相。子卿说:“没有能做将军的人。”赵鞅说:“赵氏要完蛋了吗?”子卿说:“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大概是您的儿子吧!”赵鞅又叫来儿子无恤。无恤一到,子卿就站起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赵鞅说:“这孩子的母亲卑贱,是从翟地来的婢女,怎么说他尊贵呢?”子卿说:“上天赐给的,即使卑贱也定能显贵。”从此,赵鞅常把儿子们叫来谈话,无恤表现最好。赵鞅有一次告诉儿子们说:“我把宝符藏在常山上,谁先找到就赏给他。”儿子们赶快跑到常山上去找,结果什么也没找到。无恤回来说:“已经找到宝符了。”赵鞅说:“你说吧。”无恤说:“从常山上往下看到代国,代国可以夺取过来。”赵鞅这才知道无恤果然是贤才,便废了太子伯鲁,把无恤立为太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显然隐藏了赵鞅废长立幼的基本事实,只有因赵无恤有才有德而被作为继承人的简单记载。不管前因如何,最后结局是赵鞅废长立幼,这样的结局也绝非表面的、非常态的“竹简选贤”那样简单。如果按照谁得利最大、谁就是主谋的原则,显然赵无恤获利最多,从一个庶出王子秒变赵氏继承人,难道是他布了这个局?显然不是,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就算有姑布子卿帮他推波助澜,聪明过人的赵鞅会改变主意吗?同样不太可能,姑布子卿是外人,一个家族继承人的确认,外人的意见顶多是作为参考,并不会真正左右结果。那么,赵鞅身患重病期间的那段话是不是就有点神秘叵测?

纵观古今,所谓帝王将相梦中见一老者,然后说的什么话,多是在神秘化其人,将其身份、功业成就给合理化,说明天授其权、有天命在身。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只有当事人知道,就像太平天国杨秀清经常搞上帝附身,搞的洪秀全很紧张。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赵鞅本身存在废除伯鲁的心思,通过一系列的布局,把伯鲁废掉以及推赵无恤上位合理化,避免内部矛盾发生。

第一步,借扁鹊之口仿秦穆公故事。赵鞅找到扁鹊的师傅或师祖(真扁鹊出生在公元前407年,赵鞅在公元前475年就死了,前后相隔60多年,显然给赵鞅看病的并非真扁鹊),与他谋划,要求在给赵鞅看病的时候说出秦穆公的故事,事成后有重酬。扁鹊的师傅或师祖应允后,装作给赵鞅看病,实则演戏做双簧,还说赵鞅醒来后必然要说话,也就有了董安于问扁鹊的师傅或师祖赵鞅病情,言下之意就是提醒他,该说话了。这,其实就是为赵鞅后面说话提供合理化理由。

第二步,病后吐言布下诸多谜题。正如扁鹊的师傅或师祖所言,赵鞅醒来后说了那番话,加上扁鹊之前说的话,众人信以为真。但是,留下诸多谜题尚未解答,让众人更加心生疑窦。事后,董安于把扁鹊师傅或师祖说的话汇报给赵鞅,确认是否履行约定,如果有问题,赵鞅多半要杀人灭口;确认无误后,赵鞅才给了4万亩土地作为报酬。

第三步,神秘人出现解谜题。神秘人出现,与赵鞅相遇,赵鞅毫不惊讶,反而还制造与其单独详谈的机会。在摒退左右后,神秘人说出了那番话,其实不管神秘人说了什么,赵鞅都会借神秘人的嘴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神秘人之后不要官职直接离开,其实就是消灭人证。这样就算有人想追查,线索也没有了,难道还去查赵鞅本人?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深想,赵鞅可不止一个儿子,万一上天指示的不是已经是继承人的嫡长子伯鲁怎么办?

第四步,名相师推赵无恤到台前。这个时候,姑布子卿出马了。与赵鞅一番对话,赵鞅叫来自己的儿子们让其给他看相,说没有一个可以做将军的。注意,这里面没有赵无恤,显然没人去叫。然后,姑布子卿说有个小孩子是,不过不在这里,这下赵鞅才把赵无恤叫过来。姑布子卿说这个就是未来的将军。接下来,赵鞅表露了相当的疑惑,一是赵无恤母亲地位卑微,二是赵无恤在赵氏内陆位不高。这两点是客观事实,同时代表了赵氏家族大多数人的看法,赵无恤如果被立为继承人,这也是最大的问题。但是,姑布子卿说“天所授,虽贱必贵”。这就和赵鞅病后以及神秘人说的话遥相呼应了。那个上帝身边的小孩子,虽然是赵鞅的儿子,但并不是伯鲁,而是赵无恤,天命在赵无恤。赵鞅,用更高层次的天命,把赵无恤的最大不足给弥补了,瞬间将其拉倒与伯鲁能同等竞争的层级。这感觉就像什么,你985、211名校毕业,身居公司副总,现在老板要退位提拔一个人做老总,但你的竞争对手是个基层小员工,初中毕业,也没什么功绩。不过,这个小员工居然是老板的私生子。你是不是同样觉得很操蛋。姑布子卿的作用,在这里充分的体现出来,赵鞅利用他的身份在给赵无恤背书镀金做势。事前,赵鞅估计也和姑布子卿有过联络,希望他能说这番话出来,姑布子卿也答应了,便上演了这出双簧戏码,最终导致赵无恤从权力的边缘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第五步,几番考校贬伯鲁捧赵无恤。虽然,赵鞅把赵无恤给捧起来了,但此时赵氏家族的既定继承人,是赵鞅的长子伯鲁。如果贸然废立,没有合理的借口,势必站不住脚,也不利于赵无恤继位后赵氏内部的稳定。所以,想废掉伯鲁还要找到合适的借口,并且把赵无恤的继位合理化,让其成为比伯鲁更合适的继承人。于是,赵鞅给自己的嫡长子伯鲁开始了各种挖坑。

《资治通鉴》记载了故事的片断,赵鞅考校两位继承人,赵无恤把赵鞅给的竹简带在身上,回答的很流利;而第一顺序继承人伯鲁,不但说不上来,还把竹简给搞丢了。既然赵鞅动了要废伯鲁的心思,这些考校就是贬伯鲁、捧赵无恤而设立的。为了把这个戏演下去不至于被揭穿或者搞出大乌龙,赵鞅必然会暗中给赵无恤一些消息。比如,给赵无恤安排老师,提前泄露一些考校的题目、信息。这里传递消息的中间人,极有可能就是董安于。比如,赵鞅说三年后考校,那么三年后什么时候考校?不知道!考校什么?不知道!三年的等待考校期间,赵鞅会不会暗中把属于伯鲁的那份竹简偷走?在考校前,会不会安排人告诉赵无恤什么时候考校、考校什么内容,以及嘱托记得要把竹简带在身上。这样,考校当日,赵氏内大佬齐聚,赵无恤表现的非常完美,而那个被内定废除的伯鲁就丢分严重。显然,之前众人对赵无恤有所怀疑,而通过这些测试下来,果然发现赵无恤比伯鲁更合适,进而都转变了先前的态度。

第六步,废长立幼水到渠成。暗中的系列操作,伯鲁早已被赵无恤比下去了。赵鞅提出废掉伯鲁改立赵无恤,赵氏内部的反对意见不会说没有,但相对操作前就微不足道了。也就是说,赵无恤一个庶出的幼子能上位,固然是伯鲁的确不合适,加上赵无恤本人的确有天资有关,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赵无恤想要靠自己上位还是很难,关键还是赵鞅的提前布局和政治操作,一步步把赵无恤的地位和资本提升,并为他扫清了道路。

其实,司马光也发现了赵鞅的阴暗手段,担心以后的皇帝也跟着有样学样,利用上天的意思来推动自己的意思。本来利用上天来约束帝王的权力,是士大夫的专属,如果被皇帝反着学会了,士大夫还怎么约束皇权?皇权将彻底失去约束。在汉代时候,出现天灾就是宰相、三公的责任,要辞职。但延续到后面,出现天灾就成了对天子的示警,要下罪己诏,天灾解释权的问题出现了转移。万一以后的皇帝,突然来一招,昨天太祖皇帝给我托梦了,他说XXXXX,我现在想按照太祖皇帝的意思来办,这些臣子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

文章图片3

回归现实,由赵无恤的上位,推及职场的升职问题。从领导的角度说,想要提拔一个人,不是想提拔就行,提拔这件事很简单,提拔后的影响很关键。提拔前,需要为你的候选人做三件事:第一,帮他获得你的上级的认可(防止变数,获得最大权限支持)。第二,帮他扫清其他的竞争者(减少风险为其铺路)。第三,帮他获得业绩,为提拔合理化理由(减少其他人的反对情绪)。

从员工的角度上来说,想要升职,不是你埋头干事提升自己本事就够了,还需要做到这三件事。第一,获得你的领导支持(扫除竞争者最终决定权不在你,而在于有裁决权之人)。第二,获得更大领导的支持(最终拍板权、一票否决权)。第三,有足够的业绩,作为领导的提拔你的理由和借口(堵住反对者的嘴)。

如果我们站在伯鲁和无恤的立场思考这一事件,那就是“无意者”和“有心人”的差距。伯鲁作为长子,在继承人的排序上有着天生优势,只要一切正常顺利,他就能正常接班。但是,作为幼子的无恤,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赢得赵简子的信任,才能有机会在继承者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时势造英雄,劣势也把无恤逼成了一个有心人。

可以推测,无恤大致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赵简子的“训戒之辞”作为“圣书”,时时背诵,谨遵慎行,在赵简子(领导)那里留下并保持了良好的印象。二是畅通与赵简子(领导)有关的信息渠道。当得知赵简子临时召见时,能第一时间搞清楚召见的目的,并做了非常有针对性的准备(将训词竹简待在身边)。显然,这是一项长期工作,更是一项情报工作,可见无恤的有心和长远眼光。

其次,作为一名政治家和赵氏家族的首领,他衡量事业继承人的标准,显然不是以亲情作为第一要素的。通过训戒之辞的考验,其看中或者欣赏的,绝不是无恤的能背诵竹简训词,能在袖子中随时取出训词竹简,而是无恤能认真对待、慎重执行他部署的任务,这是无恤对领导布置工作的态度和执行力。知微见著,赵简子有理由相信在其过世后,无恤也能很好的执行他既定的方针政策。这种态度、这种执行力,才是赵简子或者说每位前任领导者最为看重的。

所以,在现在的职场中,我们一定要时刻记住:一是如果要想赢得领导的信任,做个靠谱的有心人是首要前提,任何大大咧咧的行为和态度是肯定不行的。二是领导交代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工作无论大小、难易,首要的是展现工作态度和工作执行力。干不干得好是能力问题,而去不去干好则是态度问题

什么叫布局?让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发展的很理所当然,这就是布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