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江苏泰州·25)《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参考答案】A。铁器牛耕出现在春秋后期。
2.(2022·四川眉山·1)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3.(2022·湖北黄冈·13)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如图1)。在《战国策·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参考答案】C。铁器牛耕的出现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4.(2022·辽宁沈阳·1)战国中期各国变法之后,铁制农具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涌现。众多出土的战国铁农具(见下图),展示出当时己经发明的层叠铸造技术。上述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参考答案】A。铁制农具自然与冶铁业相关。
5.(2022·陕西A卷·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1.(2022·海南省·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参考答案】D。理解材料,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要过关。
2.(2022·湖南怀化·2)“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参考答案】B。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的具体措施。
3.(2022·江西省·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参考答案】B。商鞅虽死变法犹存,说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排除其他三项。 4.(2022·黑龙江龙东·25)(8分)改革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材料二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变法?这次变法有何作用?(2)材料二是“魏主”的哪次改革?材料中“北语”、“正音”体现了他的哪一项改革措施?【参考答案模板】(1)变法:商鞅变法。作用:富国强国,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2)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措施:说汉语,禁用鲜卑语。1.(2022·四川阿坝·17)战国后期,蜀郡郡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一水利工程是2.(2022·湖北鄂州·1)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3.(2022·湖南张家界·3)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参考答案】B。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巨大作用。4.(2022·湖南衡阳·26)(16分)2022年6月6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1万亿元,阅读有关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历史,完成答题。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故……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根据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模板】工程:都江堰。作用: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等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技巧分享】(从材料中获得答案)灌溉三郡——发挥了灌溉的功能,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2022·山东泰安·1)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