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寒读书活动”每日伴读第25天:你以为你已经很伟大了吗

 宝妞 2023-01-15 发布于河南

古人用消寒图渡过寒冷的冬天,我们用消寒图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养成一个小习惯。

今年和盈视大沛老师的新书《诗词里的中国史》相结合,每天涂色消寒图,读一章书(大沛老师伴读),吟诵一首古诗,赏书中一副古画,日日有收获。

01

笔记

图片

消寒图

连冬起九 欢奕笔记
02

读书
图片

读书内容:秦汉篇  第七集 你以为你已经很伟大了吗——《五噫歌》P179-188

03

吟诵

五噫歌

梁鸿 〔东汉〕

陟彼北芒兮,噫!
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吟诵:久而吟诵团  天青

04

伴读



大家好,我们今天读秦汉篇的第七篇。从这一章开始,我们进入了东汉,这一集的名字叫做《你以为你已经很伟大了吗》。那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呢?应该是梁鸿对东汉的皇帝说的。

为什么我们秦汉篇只给东汉两个章节?这可能是我对东汉的一个偏见。东汉100多年,我们总跟西汉放在一起,说它很伟大,其实东汉的问题很严重。如果真的要说伟大的帝王,那可能也就是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以及刘秀的孙子刘炟,也就是汉章帝。梁鸿来到东汉的首都洛阳旁边的北邙山上,做下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是汉章帝的时候,所以他这个话有可能就是说给汉章帝的。

历史上会管汉明帝、汉章帝治理时期叫“明章之治”。我之前讲过,大多数人认为统治的比较好的时代叫做“治”,大多数人认为统治的比较混乱的时代叫“乱”。这就是我们经常会在历史上看到的“某某之治”、“某某之乱”。“明章之治”,大家都认为是治理的比较好的时代,但是梁鸿却提出了一个思想,这个思想就是老百姓是辛苦的。所以,为什么今天我们中国选择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这个制度,这个应该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大愿,不是我们简简单单的就发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所以为什么一定要今天反复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包括一直在有人讨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德国没有开花,反而是在中国开花了。

我们的古人就早已经有人民能够当家做主的这样的一个希望了。你看梁鸿,他还是个东汉时期人,所谓的“明章之治”的伟大,是建立在那样一种的体制之下,但是梁鸿居然就有一种独立的思考,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老百姓的辛苦,来去“奉”一个人,那么你用百姓的辛苦去奉了一个人,这算不得伟大。所以他的《五噫歌》就在讽刺这些和反思这些。到了后代,包括到元朝,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不也是这种观点的一脉相承吗?那梁鸿的《五噫歌》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帝王与民生的思考,其实还是非常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这一章当中,我们特意提到了梁鸿这个人,有好多我们特别了了解的成语,都跟他有关。最有名的就是“举案齐眉”,而且我们发现在184页的这幅画,画的也是“举案齐眉”。我跟出版社说,这幅画最好要换掉,为什么?大家会发现,我在讲梁鸿的时候,特意没有讲举案齐眉。大家看这画也能看得出来,梁鸿的妻子孟光跪在那里,把食物举过头顶。就算这是五代十国的人画的想象画,但是举案齐眉最开始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场景,就是妻子把它托到眉毛上,不敢正眼看丈夫,然后丈夫去拿这个饭。

这个成语到今天为止有了新的意思,表示夫妻二人相互尊重,叫举案齐眉。我们看最近的综艺节目当中,陆毅和他的妻子两个人,那叫举案齐眉,但是你会发现,他们两个人完全平等。这是我们今天给举案齐眉的一个定义。可是在古代,“举案齐眉”一定是妻子因为丈夫的德行之高,所以产生了崇拜之情,于是降低自己身份,卑躬屈膝的服侍丈夫。所以这个成语我没有讲,我觉得它的来源是有一点男女不平等的思想的。到了今天,我们可以用今天的意思去解释、运用它,但是它在古代肯定是不是今天这个意思的,它属于一种讹传,传承到了今天,赋予它新的的意义。这也是成语的一个可爱。

但我觉得古代的故事,我们讲给孩子们听也好,讲给今人听也好,一定要注意。我每次都说我的老师徐健顺老师给我带来的概念,就是国学中间的那一套东西它是经典。你看我们的经典当中,哪儿有歧视女性这样的意思在?有人拿着那个《论语》当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反复的说事,那孔子在说什么概念其实已经很清楚的摆在那里了,那不是在歧视女性。但是往下发展就可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们的这个《说文解字》当中,都说的特别清楚,妻,是在家庭当中和丈夫等同位置的那个人。但是因为古代是女主内的,只能这么跟丈夫去比较,所以只好这样来说。但是我们在实际情况中,一定会衍生出许多男女不平等。

那么今天讲起这些故事的时候,还是应该想方设法的把这些剔除掉。这就是我说的历史不能一股脑的全看。不要认为我又多知道好多成语,你看我们家孩子连举案齐眉都知道,那其实也比较危险。所以,我特意讲的梁鸿与孟光之间平等的交流,这些很有趣。梁鸿为什么要娶孟光?因为他不是为了美色,他要找的是跟自己志向相同的人,这是选择妻子非常好的一个角度。并且妻子也考验了梁鸿,所以这个很有趣。后来两个人彼此之间一直是互相支持对方的。所以我特意把“举案齐眉”给取掉了。然后我问出版社,你怎么把这画给我印这儿了?出版社说在版的时候可以把它改掉。

这是我要跟大家强调的梁鸿与孟光的故事,希望大家在看这一章的时候,认真看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了解他们两个人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说到这一首诗,很有意思,楚辞的风格是中间有个“兮”字,但我们发现,本首诗有了创意,就是它是五言诗,那明显是受了乐府的影响。我们今天留下来的乐府诗歌大多数是东汉的,西汉留的乐府诗都比较少,但是我们通过东汉初年的梁鸿做的这首诗歌,就会发现五言诗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了。但是他还留着这个“兮”字,然后后面又多了个“噫”字,这就是一种发明创造了。

什么是发明创造?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注意自己的小灵感,创意出新的内容。而不是说我根本就不去学习原有的技术,做无根的幻想,拍着脑门冥想,然后创意出来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经不起推敲的东西,那不叫创意,那叫瞎想。西方人说过,创意一定要先有知识,要先去学习前人的经验,,因为前人能够留下来的经验,一定是经过了很多的考验的。然后你再注意自己微小的灵感,创意出新内容。中国人是有创意的,不是说我们被这个传统的东西所束缚了,那西方人的创意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来的,只是我们会对很多的所谓创意产生误解,这是我们学习不精的一个表现。

本首《五噫歌》的这种创意感,他是在楚辞的基础之上,五言诗的发展之上,又有了自己的新的这个灵感。

最后我想向大家强调的是,从东汉初年的梁鸿,再到下一章的蔡邕,马上就要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了。到这个时期,这些文人们开始要觉醒了,他们开始反思,并有了一种自觉的行为,这种做事的行为是历史学家们、文学家们早就总结过的。大家看我186页最后说的,有主见的文人慢慢出现,他们开始更关注自我,对于历史、对于国家、对于现实,他们开始大量的出现各种思想,有更加丰富而精彩的文学了。所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就开始放光芒了,那就是我们从蔡邕到东汉末年,再往后的事情了。

盈视(大沛)老师

      朱畅思,字盈视,北京市教育学会吟诵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吟诵教学法专委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吉吟创始人。

图片












05

赏画

图片

高士图

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把梁鸿的居所安排在山环水绕的大自然中,全幅上半部为巨峰壁立,远山苍茫,下半部为竹树蓊郁,溪水潺潺。人物活动在画面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梁鸿端坐于榻,竹案上书卷横展,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主人公神态坦然平和,虽房舍简陋、粗食布衣,但高人隐士志在山野的高洁志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山石多用干笔皴擦,注意用墨色的深浅对比强调峰岫的凹凸和凝重的质感,石上干笔点苔的技法更是画家的独创。房屋和木栏栅篱用界笔描绘,结构交待严谨清楚,并能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和纵深关系,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传世卷轴画中年代最早的以界笔“植柱构梁”的建筑画迹之一。

此图曾经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阮元《石渠随笔》等书著录,是一件递藏有绪、鉴定界公认的五代卫贤真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