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的“荒唐言”与“辛酸泪”

 书韵闲话 2023-01-16 发布于湖南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两三百年来,几人能读透?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红楼梦》作者以自己身份写的唯一的一首诗。

何谓“荒唐言”?

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享尽人间荣华富贵,饱尝女儿国的柔情与痴恋,又出家为僧。《红楼梦》,别称《石头记》《情僧录》,此之谓也。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绛珠,红色的珠子,暗示着血泪,“字字看来皆是血”,绛珠仙草下世降生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以泪水报答“神瑛侍者”贾宝玉,续了前生后世的“木石前盟”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太虚幻境”是也。


所谓“太虚”,“太”为最初,最早、源头;“虚”即无,空也,“太虚”谓缘起,一切皆从这里开始。而“幻境”,即幻化之境,人生皆幻境,一场梦而已,而开悟,或悟道,一觉醒来,方知一切皆是梦中之产物,不可执著。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现实?幻境?幻境还是现实?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风月宝鉴”,一面是狰狞恐怖的森森白骨,一面即温香软玉的红粉佳人,风月宝镜的两面,生死、美丑、真假……也是人世的两面。生死轮回,美丑万变,真假莫测。

“假语存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荒唐即真实,真实即荒唐。


在曹公去世(甲申年除夕)的前一年壬午除夕,畸笏叟在书中批注“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曹公去世半年后,脂砚斋亦已离世,畸笏叟再和泪批注: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林黛玉泪尽而亡,曹雪芹哭成此书,泪流成河。贾宝玉疯言傻语:“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在脂批本中,旁边批注“隐哭字”,即表示“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同样,警幻仙姑让他饮“万艳同杯”酒,这酒名又成了“万艳同悲”的谐音,好个“千红一哭”,好个“万艳同悲”!


蒋勋说,“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是女儿们的青春王国,是富贵闲人贾宝玉与一群少女们的自由王国,可惜,这个美妙无比的理想世界毕竟是转瞬即逝的,一个个女儿们的悲剧命运谁也无法阻挡!泪流成河,万念俱灰的,是女儿国里的一浊物贾宝玉,“无才可去补苍天”,人生的意义何在?唯有悲剧同行!

我道是“木石前盟”,“如何心事终虚话”?谁说“金玉良缘”,“到底意难平”!爱情也罢,婚姻也好,一场游戏一场梦,几番风雨几番情,转头便成空!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殊不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竟也逃不出“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悲惨结局!
《红楼梦》第一回,跛足道人一曲《好了歌》,开悟了家破人亡的甄士隐,解注出来,更添几分悲怆,几分凉,划破时空,唱不尽人间的冷暖,命运的无常。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王国维说:“《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之悲剧也”。鲁迅先生也感叹:“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一纸红楼梦,千秋血泪史。毫无疑问,作者将人生的悲欢、世态的炎凉、家族的盛衰、历史的刀光,揉进这层层叠叠的血泪里,不能自拔,不能自已,生生难忘,这“辛酸泪”非常人所能体会的。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五味杂陈,悲情难抑,“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二十余岁动笔,直到四十岁辞世,仅完成了八十回(也相传还留有残章断篇)。

作者努力打破了神话、理想、现实三个貌似荒唐世界的维度,融进儒、道、佛等多家思想,让辛酸之泪,洒满天地,穿越过往,飘荡未来……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