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如何做好古籍出版?专访国图出版社社长魏崇

 xianfengdui111 2023-01-16 发布于河北

编者按: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籍出版则成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影印版《永乐大典》、解读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多部古籍善本。本期“社长总编访谈”就如何做好新时代古籍出版专访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

新时代如何做好古籍出版?专访国图出版社社长魏崇

魏崇

记者:影印是古籍整理利用的重要方式。在古籍善本出版方面,相较其他出版社,国图出版社具有哪些优势与特色?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古籍善本的出版与传播?

魏崇:影印作为古籍整理的重要方式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近代以来《四部丛刊》等大型影印古籍的价值更为学界、出版界广为认可。上世纪80年代国图出版社即开始历史文献影印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影印出版古籍3万余种。新世纪以来,我们用10年时间,于2014年圆满完成“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正续编)出版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善本古籍系统影印项目,共收录宋元明清历代善本古籍1341种,成书2377函13395册(另5轴11册叶)。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古籍整理出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国图出版社也在其中做出贡献、获得成长。如果说国图出版社有什么特色或优势,我想其一是在认识上,“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将古籍影印作为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二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十三五”时期基本完成,国图出版社承担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应当说在古籍出版基础书目搜集方面积累了优势;其三是在队伍方面,国图出版社现有60余人的文献专业编辑,长期从事古籍整理提升了队伍专业水平;其四是作为图书馆行业出版社,国图出版社在长年与图书馆界服务、交流中形成的良好沟通联系,为做好馆藏整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古籍整理影印具体工作上,国图出版社一是注重整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做好标志性传世文献的影印,深耕专题久久为功。以《永乐大典》仿真影印为例,项目从2002年启动至今已20年,累计已整理存世大典295册,占存世总量约70%。二是注重对珍稀文献的整理,着眼于学术需求,解决学术热点、痛点,重点开展未刊古籍、稿抄本、档案等珍稀文献的整理,“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已出版北京大学图书馆卷、南京图书馆卷等28种,成书1672册;“珍稀日记手札文献资料丛刊”出版近代史所卷、清华大学图书馆卷等19种,成书399册等。三是注重学术性,由专家梳理选目、撰写序言,为影印项目撰写书志、提要,方便学者利用。

数字时代以来,古籍数字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图出版社也依托既有优势,积极探索数字化推动古籍活化利用。2014年以来,我们陆续建设完成“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库”“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等古籍数字产品。2022年,作为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点项目,“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完成两期建设,开展10万张古籍图籍文献深度标引加工,成为古籍活化利用新的示范。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指引下,做好“《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古籍印谱知识与印章识别系统”等示范性古籍数字产品,努力实践新技术应用,在体系化、知识化、智慧化上做出新的探索。

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化古籍整理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古籍整理出版理论研究体系。”在构建古籍整理出版理论研究体系方面,国图出版社积累了哪些实践与理论经验?

魏崇:其一是有关古籍整理影印专题化方面的探索实践。国图出版社的文献挖掘整理是一个逐步走向专题化、系列化、规模化的过程,形成了较为全面、专业的专题出版方向和架构。具体而言,是结合现代学科分类和古典学术畛域,形成了介乎其间的各类专题系列,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人物传记、哲学宗教、书目版本、金石书画等各个门类,为古籍的搜采挖掘、影印出版提供了系统科学、条理明贯、行之有效的专题系列。

其二是有关古籍影印的行业标准规范。古籍影印涉及选题策划、编制目录、遴选底本、修图制版、整理编排、印制装订等一系列步骤,不同的影印类出版物有不同的整理方案和出版标准。在多年实践中,国图出版社形成了一整套古籍影印出版理论,对不同的类型、相应的步骤均有相关标准和规范,目前正在作为主要单位之一参与“古籍影印标准与规范”研究,为推进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

记者:您曾谈过,做好新时代古籍出版,要坚持守正创新。近年来,国图出版社出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重磅经典解读图书。能否结合实际出版案例,从古籍整理出版角度,来谈谈如何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魏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做好古籍的普及、当代阐释、立体传播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下文简称《百部经典》)项目始终秉持“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目标,以当代眼光审视古代典籍,把具有代表性、富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经典选取出来,萃取精华、赋予新意,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契合点。《百部经典》由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担任主编,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瞿林东、陈祖武、许逸民及廖可斌、梁涛等十余位著名学者组成编委团队。每一种经典都延请国内研究该文献的权威专家进行解读,如余敦康解读《周易》、钱逊解读《论语》、陈鼓应解读《庄子》、黄朴民解读《孙子兵法》等。在丛书选目方面,袁行霈先生谈到标准是“首先是经典,在历史上长期养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典籍;其次是具有现实意义,或者有助于修身立德,或者有助于治国理政”。


原文刊登于2022年11月7日《 人民政协报 》 第 12 版书评·艺评

记者:张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