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良医

 石街膽baigui 2023-01-16 发布于广东

概述

  • 颈椎病的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
  • 主要症状为四肢乏力麻木、运动和感觉障碍
  • 保守治疗效果差,需手术治疗

简介

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多发慢性损伤性疾病,多因颈椎退变导致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增生,韧带肥厚等,使脊髓或供应脊髓的血管受压迫,从而引起脊髓型颈椎病。该病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四肢感觉、运动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可致瘫痪。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治愈,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常以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加以辅助,但绝大多数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症状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有:四肢感觉、运动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结果,结合X线、颈椎CT、颈椎核磁共振、椎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可确诊。

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一种,无进一步分类。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在各类颈椎病中,约有10%~15%属于脊髓型颈椎病,该病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绝大多数的脊髓型颈椎病需通过手术治疗,仅极少数早期、颈椎病变不严重的患者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病因

为什么会得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是颈椎退变,直接病因一般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

1.静态因素

(1)颈椎椎管狭窄:直接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与脊髓型颈椎病有密切的关联;

(2)颈椎退变及骨质增生:导致组成椎间盘纤维环的成纤维细胞发生增生和骨化,形成软骨细胞,当软骨细胞继续增殖,超过椎间盘边缘后,会产生软骨内骨化,形成骨赘。导致脊髓从前方受到压迫;

(3)黄韧带肥厚突入椎管:椎间隙狭窄导致黄韧带变得松弛,在颈椎运动的刺激下,发生增生、肥厚等病理改变,进而失去原有弹性,以皱褶萎缩成团的形式突入椎管,进一步加重了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症状。

2.动态因素

颈椎动态不稳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又一重要发病因素,在临床上表现为轻微的创伤和超过生理限度的运动等,都可以加重脊髓损害。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脊髓型颈椎病?

  1. 年龄:颈椎退行性病变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深,从而诱发脊髓型颈椎病;
  2. 长期不良姿势: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用手机,或长时间使用高枕头都会造成颈椎间盘纤维环受力不均匀,引起颈椎椎间盘的慢性损伤,进而加速退行性病变的进程;
  3. 外伤:粗暴的推拿、硬物撞击、摔倒等,都可能导致颈椎椎间盘损伤。

哪些人容易得脊髓型颈椎病?

  1. 中老年人:30岁以后骨质开始流失,颈椎开始发生退变。随着年龄的增加,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升高;
  2. 长期低头伏案者: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学习,或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易使颈部肌肉、韧带疲劳,加速其老化进程,造成颈椎失稳,从而引起代偿性韧带和骨性结构增生,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3. 发育型颈椎狭窄的人群:先天性颈椎椎管狭窄,当出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骨赘形成等颈椎退变时,脊髓更易受到压迫而产生损害。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受压早期,压迫物多来自脊髓前方,出现侧束、锥体束损害表现,当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行走不稳等症状时,可提示早期脊髓型颈椎病[2]。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有: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行走不稳。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提示患有脊髓型颈椎病:

  1. 下肢无力、麻木,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下楼梯时腿发软或踏不准台阶;
  2. 上肢麻木、疼痛,握笔、持筷、解纽扣等动作困难,难以完成。

其他症状有哪些?

  1. 一些患者因颈椎前缘骨赘压迫食管造成吞咽困难
  2. 部分患者会出现躯干部感觉异常,觉得胸部、腹部、或双上肢出现被捆绑感;
  3.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甚至尿失禁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1. 瘫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受到严重压迫,如果这种压迫一直持续,易引起脊髓缺血甚至坏死,最终造成瘫痪,表现为肢体的一侧或双侧麻木,肢体感觉缺失,无法站立或行走等;
  2. 小便失禁: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果未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可能引起排尿或排便中枢受压迫,引起大小便失禁;
  3. 性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可能会引起性反射中枢受压迫,进而导致性功能障碍。例如:男性患者可出现早泄、阴茎勃起障碍等;女性患者可出现性欲降低、高潮障碍等。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脊柱外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当患者出现肢体麻木、行走不稳时应及时就医;
  2. 当患者反复出现四肢运动障碍或感觉异常时,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体格检查:

(1)患者是否感到颈部酸胀、疼痛、四肢麻木、乏力;

(2)是否出现手指不灵活,下肢痉挛、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易摔倒;

(3)是否出现感觉减退、肌力下降以及排尿困难、尿失禁尿潴留等排便障碍。

2.影像学检查:

(1)X线:拍摄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和前屈后伸动力位片,了解颈椎退变程度、椎间隙是否变窄、椎管及椎间孔有无狭窄、颈椎有无不稳定;

(2)颈椎CT:了解后纵韧带或黄韧带有无骨化、椎体后缘或钩椎关节骨赘形成是否引起椎间孔或椎管狭窄

(3)颈椎核磁共振:了解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程度,有助于判断病变程度,并为指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4)椎管造影:了解颈椎退变程度、椎管有无狭窄等[2]。

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原则上绝大多数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加以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辅助。少数脊髓受压较轻、症状并不严重、病程较短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的的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治疗时机对治疗效果也至关重要,一旦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可能造成脊髓不可逆转的损伤。

治疗目标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目的是减轻脊髓的压迫并重建脊柱结构的稳定性,以缓解脊髓压迫给患者带来的损伤,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瘫痪等严重后果。

手术治疗

1.颈椎前路手术

颈椎前路手术通过颈前入路消除脊髓前方的压力诱发因素,缓解脊髓压迫,改善脊柱功能,通过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3]。

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以椎间盘突出为主者;椎体后缘有骨性或软骨性致压物压迫脊髓或其血管者;椎间关节松动不稳伴有神经症状需行固定术者;椎体前方骨刺已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需切除骨刺者。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手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杂交手术、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2.颈椎后路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通过扩大颈椎管,使硬膜囊及颈脊髓后移(漂移),缓解脊髓压迫。颈椎后路手术的术式包括颈椎后路开门椎板成形术、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改良手术等,选择合适术式。

3.前后路联合手术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适用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或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多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颈脊髓呈前后同时压迫表现,椎管占位率>50%。前后路联合手术可以解决颈椎前后路结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进行充分的颈脊髓减压。对于身体状况不良(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高龄患者,可以分开完成前后路手术[3]。

4.微创手术

(1)颈椎显微镜手术:借助显微镜放大术野,使脊髓得到彻底减压,增加手术安全性,但微创适应症较严格,不适合超过2个节段脊髓压迫的患者[4]。

(2)颈椎内镜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创伤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避免损伤硬脊膜和神经等重要组织的同时彻底切除致压物。

(3)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在X射线透视下用导针对减压节段进行定位,再将套管沿导针旋入椎间盘,使用刨削器或环锯反复切割抽吸髓核,直至减压效果满意。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早期颈椎病患者有确切疗效,但因其对椎管内致压物无直接影响,因此无法取代传统手术。

(4)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利用激光对椎间盘内髓核组织进行汽化,使椎间盘内压力下降,突出的髓核组织回缩,从解除脊髓压迫。

(5)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治疗机制为利用高频交流电,精确加温至70℃,使部分的髓核组织汽化,缩小髓核组织体积,从而达到缓解椎间盘周围组织压力的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脊髓功能,但减压的范围十分有限。

其他治疗

  1. 枕颌带牵引:分为坐位和卧位牵引,可以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压力、解除神经根压迫,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2. 颈托和围领:限制颈椎的活动范围,以防其活动过度;
  3. 推拿、按摩和理疗:可缓解痉挛、改善局部血循环。需引起警惕的是,该操作中不当的手法或过多的次数,都可能加重颈椎病病情。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术后翻身、训练气管和食道等,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有益。

药物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和不适,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消除炎症,常用药物有: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2. 肌肉松弛剂: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常用药物有:巴氯芬片、氯唑沙宗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可引起心律失常高钾血症、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3. 镇静剂:用于镇静催眠、安定神经,常用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三溴合剂等,可能引起嗜睡、头昏、乏力、昏迷等不良反应;
  4. 营养神经药:营养神经、改善神经的相关状态,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片、地巴唑片等,可引起过敏、诱发癫痫、腹痛、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治疗周期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恢复期大约需要3~6月。

治疗后效果如何?

  1. 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缓解、改善脊髓功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 脊髓型颈椎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治疗效果很差。晚期病人有瘫痪风险。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术后3~6月复查一次。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1. 症状监测:注意观察临床症状有无加重趋势,可记录治疗后的症状变化,以便在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2. 术后病情监测:关注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伤口愈合的情况。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损伤(可引起声音嘶哑、失声、吞咽困难等)、喉上神经损伤(可引起明显呛咳、饮水或吞咽困难、声音疲劳、嘶哑、无法发高音等)、脑脊液漏、颈前部血肿(可致患者窒息死亡)、颈后部血肿(可再次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伤口感染等。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1.宜:

(1)增加含钙丰富食品的摄入,例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等;

(2)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例如:小米、糙米、豆类、瘦肉、动物肝脏等;

(3)选择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食品,以及清蒸或水煮等较清淡的烹饪方式。

2.忌:

(1)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加重病情,应尽量避免,如:辣椒、火锅、烧烤等;

(2)忌烟酒,长期食用都会降低机体抵抗力。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 避免颈部外伤:尽量避免可能引起颈部受伤的因素,如摔倒、撞击、运动受伤等,颈部的按摩与推拿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当的推拿会使颈椎再次受伤,加重病情;
  2. 纠正不良坐姿: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学习、工作时应保持良好的姿势,挺胸、直背。每隔1~2小时适当休息,活动颈部,以防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加重肌肉和颈椎的负担;
  3. 改变不良卧姿:睡觉时,不使用过高的枕头,也不宜不使用枕头,这两种习惯都会加重颈椎间盘的负荷,加速颈椎的退行性病变;
  4. 注意颈部保暖:颈部受到寒冷刺激会使颈部肌肉血管发生痉挛,加重颈部僵硬,使颈椎病病情加重,因此应注意颈部保暖,尤其夏天切勿直接对着颈部吹冷气。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的退变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助于延缓颈椎退变的进程,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

1.普通人群

(1)平时注意保护颈椎,尽量避免颈椎受伤,肩颈按摩也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2)注意颈部的保暖,避免颈部因寒冷刺激发生僵硬;

(3)平时可以坚持做颈部保健操,适当锻炼颈部肌肉,增强肌力和颈椎的稳定性,减缓颈椎病变的进程。

2.高危人群

  1.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采取正确的坐姿,伏案工作时挺胸、直背,每隔1~2小时适当休息,活动一下颈椎。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减轻颈椎负担;
  2. 养成良好的卧姿,枕头的高度不宜过高,也不宜不用枕头。
参考文献: [1]马金铭,芦健民.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3):251-254. [2]裴福兴.陈安民,李锋.骨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94-399. [3]李创,吴斌,郑启新.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20,41(6):342-346. [4]张稳,陈刚,夏红.脊髓型颈椎病的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1):162-1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