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被它困恼,它是?

 tnj660630 2023-01-16 发布于江苏

朋友,你有没有过反复出现入夜后,该睡却睡不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闭上眼睛,满脑子的思绪乱飞?入睡后感觉自己身体轻飘飘,容易中途醒来?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白天昏昏沉沉,生活、工作都受到影响……

在现代医学里像这些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好等情况归属于睡眠-觉醒障碍里的失眠障碍。偶尔的失眠,我们能通过自身心理调节或者优化睡眠环境来改善。如果长期反复的失眠就会给我们身体、心理、生活、工作等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想战胜它,就要先了解它!

1.失眠的原因

原因有很多,自身的、外界的众多因素都能引起失眠。但不外乎以下几点:社会心理因素,如遇到各种生活、工作不愉快事件;环境因素,周围过度的声音、光照、温度或者吵闹、拥挤的睡眠环境;药、食物因素;躯体、精神疾病因素等。

2.具体表现

1)入睡困难:在该睡、该睡且有合适睡眠环境条件时,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以上。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入睡时间更长,更具有临床意义。

2)维持睡眠困难:睡不踏实,缺少深度睡眠,早醒、易醒,醒后难以入睡。

3)第二天起床后出现明显的疲倦乏力、全身不适、焦虑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变差、烦躁易怒等。

长期失眠会逐渐使人产生恐惧、担心,陷入“失眠-担心-焦虑-失眠”反复循环中,造成严重的精神类疾患。

在祖国医学里,失眠称为“不寐”。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卫气留于阳,则阳气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眠……胃不和则卧不安”。后经历代医家完善、总结经验,到清初,总结出不寐的原因有气虚、阴虚、水停、胃不和、痰滞等五种,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不寐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因为在中医里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君主之官,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眠不安;脾主气血之生化,气血足则能上奉于心,心得其养;血藏于肝,则肝柔筋舒,疏泄合神;气血流畅,化而成精,下沉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平衡,则神志安宁,精神内守,睡眠则安!

文章图片1

愿您每日清晨精神饱满

建议:如有相关症状的朋友,及时前往专科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