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的天气,很怪异。 在临近春节阶段,竟然获得了“回南天”体验卡。 不算冷的温度,加上连绵不断的雨水,促成了浑身黏糊糊的潮湿感。 歪坐在窗边,一时看雨,一时喝茶。 冬日的清晨,弥漫着湿凉的雾气。 回想起大学时期,北方的舍友几乎天天都要抱怨,“真受不了你们南方,潮潮的还特别特别冷。” 那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比写论文时还精彩。 此外,体验完了短暂的回南天,又得接受温度陡然下降十几度的温差。 于是,便轮到了钻骨掏心的阴冷。 走在室外,就像被无形的冰窖罩住。 如果要配个旁白音乐,怎么也得梅超风出场的那一段吧。 而这样的天气,适合煮老白茶。 柜子里的煮茶壶,是时候拿出来,洗一洗,烫一烫,煮茶喝了。 鉴于近期有不少细心的看官,来问煮茶的细节。 比如,如何煮啊,煮多长时间,放冷水还是热水…… 所以,今天就打算系统性地和大家说一说,关于煮茶的5个细节问题。 《2》 细节一:茶水比例如何控制? 不同的饮茶方法,适用的茶水比例不同。 但归根结底,都是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在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泡出浓酽苦涩的茶汤。 煮茶,也不能免俗。 正常情况下,直接煮干茶的话,一般600毫升左右的玻璃壶,盛300-400毫升水,投茶1.5克-2.5克,刚刚好。 煮茶时,茶壶里的水最好不要太满,否则沸腾后有溢出的风险。 对比盖碗泡茶,煮茶的水更多,但投茶量更少。 原因在于,煮茶是持续不断地高温加热。 茶叶与水在茶壶中,充分地接触浸润,在温度的压力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滋味物质。 而泡茶时,从注水,再到出汤、分汤,水温呈现的是下降趋势。 因此,煮茶只需要少量的茶,搭配上比较多的水,香气和滋味才能均衡。 如果仍然按照原来泡茶的比例,生搬硬套,将导致茶汤又苦又涩。 《3》 细节二:先投茶还是先煮水? 之前,我们的建议是,煮老白茶干茶,最好要先煮水,后投茶。 等到水加热至沸腾的状态时,再把茶叶放进去,直到一同煮沸后,就可以关火停止加热了。 放在一旁,待慢慢止沸过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倒出茶汤品尝。 但后来我们发现,每个人的喝茶口味不同。 喝茶口味偏淡雅的朋友,更适合这种煮茶方式。 而喝茶口味偏重的,喜欢浓郁、滋味足一些的朋友,则觉得用这种方式煮出来的茶汤,味道太淡。 所以,他们选择直接冷水投茶。 也就是,往壶内注入纯净水后,直接投入干茶,再一同加热。 烧开沸腾,便可以关火享用了。 尤其是一些茶梗粗壮、叶片厚实的茶饼、茶砖,胶质丰富,适合这样煮。 冷水投茶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安全,不容易被沸水烫伤手指头。 另外,投茶的时候,干茶也不会被沸水冲出来,飞溅得到处都是。 只要掌握好煮茶时间,不焖煮,照样能煮出一壶滋味饱满醇厚,不苦不涩的茶汤。 《4》 细节三:煮茶多长时间最合适? 村姑陈的习惯是,水沸即停火。 不管是冷水投茶,还是沸水投茶,都不要特地延长煮茶时间。 更不要切换成文火,焖煮一小会儿。 茶叶当中的有益物质,在反复高温,反复煮熟,反复蒸发下,会逼迫它析出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生成苦涩、浓烈、刺激的茶汤。 不仅影响口感,长期饮用,对身体也没有太多好处。 所以,老白茶切勿长时间熬煮。 并且,长时间的煮茶,还会让茶香渐渐挥发到空气中,水中的各种物质也会被释放。 喝起来,虽然味道浓,芳香物质却十分有限。 故而,各位看官要注意,煮老白茶时,只要水一沸腾,就可以喝。 或者通过观察汤色的变化,当茶汤呈现出赤金色和浅琥珀色,便立刻关火。 小火慢炖,那是中药,不是茶汤。 《5》 细节四:第二壶茶汤加冷水还是热水? 视情况而定。 一般,内质丰厚的老白茶,第二壶时依然茶味充足。 为了避免煮茶过浓的情况,我们往往建议加热水。 倘若加冷水,意味着茶壶里的茶叶,就会随着冷水,重新进入加热的过程。 经历过上一轮的煮茶,茶叶内部的细胞,已经充分打开了。 这一次,便会释放出更多的,隐藏在深层次细胞里的内含物质。 冷水煮出来的第二壶茶汤,会太浓。 甚至于,还有可能泛出苦涩感。 改为放热水的话,茶叶便只是被轻微地加热,释放出来的养分是均衡的、有序的。 这样煮出来的茶汤,口感更清淡。 至于之后的第三壶、第四壶,大家可以根据煮茶的具体情况来操作。 如果觉得茶味已经淡了,那就加冷水,并适当延长煮茶时间。 如果觉得还是很浓郁,便加热水煮茶就好,循序渐进地品味。 听从自己的嘴巴,最准确。 《6》 细节五:一泡茶能煮多少壶?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煮茶方法不同,茶叶的品质也不一样,喝茶口味更是千人千样。 理论上来说,正常的老白茶煮3-4壶,满足一整天的喝茶需求,完全没问题。 到了第5壶,或许茶味很淡了。 延长煮茶时间,煮五分钟,还能勉强释放出所剩不多的茶味。 可对于不好的老白茶,做旧的老白茶而言,茶味在第二壶,就已经有明显的落差感了。 内质匮乏,滋味空洞,不尽如人意。 此外,有的人喝茶口味浓,茶味稍微有减弱的趋势,就必须换茶。 而有的人则没有太多讲究,喝茶更多的是为了解渴解乏。 就算彻底没有茶味了,也能接受。 以茶代水,是很多老茶客的习惯,不足为奇。 《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饮茶习惯,这个不能强求。 就像吃火锅,即便已经有科学证明,汤里面的嘌呤含量极高,不能喝。 可仍然有人充耳不闻,选择大胆地喝下去。 所以,怎么煮茶,怎么喝茶,都是自由。 不过,如果愿意遵守规则,找到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任。 摄入更多有益的物质,补益身体。 拒绝不好的物质,减少摄入,也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村姑陈的本意是,让每位不明真相的茶友,学会正确煮茶,不浪费老白茶。 而那些任性的茶友,我行我素的茶友,开心就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