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和桥|腌菜

 古稀童趣 2023-01-16 发布于安徽

范和桥|腌 菜

昨天早晨,闲着无事,我信步走到菜市场,想随便购一点具储备性的菜。在菜场转了一转,由于疫情期间,只开了一个进出口通道,也许是一些老百姓怕麻烦的缘故,菜场内卖菜的人稀稀疏疏,绿色蔬菜也少之又少,我怀着沮丧的心情离开了菜市场。

走过离菜市场不远的一个小区大门口,我一眼看到有一位老太及一辆带斗的电动三轮车,一堆绿叶冒出车箱,我上前一看,原来是雪里蕻菜,绿油油的菜叶,翠翠的菜梗,老菜根已切去,我随即问老太这雪里蕻卖吗?老太说卖。我当即没问价的地买了五斤,然后拎上回到了家。在冬季,我挺喜欢吃腌制好的雪里蕻炒春笋。在厨房里我首先把雪里蕻菜去掉黄叶,然后用自来水洗净,再用一个大的干净塑胶筐把菜装进,放置在阳台外的晒栏上沥水晒干,下午我开始腌制雪里蕻菜,按照五斤菜半斤盐的规则,先拿出两棵,洒上盐,然后我用手将盐搓在菜上,让菜揉出了水,菜的颜色变成深绿后装入坛子中压紧,我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把五斤菜揉完,最后密封上坛子口,整个腌菜工作算是完成了。

腌菜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五十多年前我就在家帮助父母腌制过咸菜。那是六十年代初期,八六医院和老当涂二中的北边是五一蔬菜大队,它是当涂城关的重要蔬菜基地,保障着城关居民的蔬菜供应。每天清晨在我们居住区内都会听到一声声高喊:倒粪哦,倒粪哦…,家家就会拎着马桶出来把粪便倒入木制的大粪车里,传呼吆喊声的就是五一蔬菜大队的菜农。他们收集着各家的粪便,然后拉回家去做为种植蔬菜的肥料。

菜农们是很辛苦的,也是很朴实的,他们不忘城里人的粪便对蔬菜的肥料作用,因此每到秋季,他们就会给他们倒粪的供应户无偿地送上一些大白菜,给他们俺制用。六十年前咸菜,可是各家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啊。给我们家倒粪的菜农每年也会给我们家送上近百斤的大白菜。大白菜送到的日子也是我们家较忙的日子,我们首先要把大白菜洗净,切除菜根,然后用一根长绳把两头扎在两棵树上,把白菜分叉骑在绳上,即可沥干水,又可让太阳晒干。

到了晚上我们开始腌菜了,父母已准备好了一口大的咸菜缸。首先在缸底铺上一些白菜,然后撒上一些粗盐,这时该我上场了,我穿上一双蔴织的鞋然后被扶入缸里开始用脚踩菜,直至踩到菜出水,然后我再出缸坐在缸边的木凳上,这时母亲又会铺上一层菜撒上一层盐,我又会再被扶入缸中重新进行着刚才的表演,如此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直至大白菜渐渐地全部进到缸里,我的脚背已接近缸面,腌菜的任务便算完成了。洗好脚,穿好鞋,看着母亲在白菜上撒上最后一层盐,然后用准备好的竹片在缸口编成“井"字型,井字中间压上一块洗净的大青石块,腌菜的整个作业流程也就结束了,一般惯例,母亲会拿出煮好的白水鸡蛋,奖励我所作的腌菜贡献。

转瞬,六十多年过去了,回味曾经的腌菜,体验着昨日的腌菜,斗转星移,一切都在瞬间。 

歌曲:桂花上酸菜

作者简介

范和桥,出生于1952年,上海人。大学学历。197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当涂农药厂、县轻工局、县人大、县工商联等单位任职,2012年退休于县经信委。曾获化工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级新产品创新奖,是当涂县科技“十佳人物”。曾任省、市药学会常务理事,当涂县药学会副会长。桂龙《龙韵》季刊执行主编。

【配图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