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规定男孩不能穿粉色?别给孩子贴标签

 时宜书香 2023-01-16 发布于浙江

前几日的新浪新闻上有篇报道,河北廊坊的刘女士因为给一岁的儿子穿了粉色卫衣,遭到小区大妈质疑:“怎么能给男孩穿粉色衣服”“男孩不应该穿粉色”。





消息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宝妈根本不懂心理暗示的可怕。男孩不要穿粉色,否则,有宝妈后悔的时候。

也有网友留言:平时带男童进女厕所女更衣室的时候怎么不说心理暗示了?

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各种看法此起彼伏。

难道粉色就是女孩子的专属?蓝色才是男孩子的标配吗?

我相信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点,但就是看到有的男孩子穿得粉嫩嫩,忍不住觉得不太舒服。

这是因为虽然现代社会已经非常强调性别平等,倡导打破固有的刻板性别形象,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过去的那些思想和意识,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够彻底消退。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某个女孩,疯疯癫癫、大大咧咧,没个女孩儿样儿;或是说某个男孩,娇滴滴、娘兮兮,特别黏人。

这类评价,不在少数。

那些喜欢像男孩子一样行事的女孩,通常会被贴上“假小子”的标签。

那些性格或者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不够“豪气”,不够“大大剌剌”的男孩,则往往被人冠以“娘”的难堪。

刘女士一岁的儿子穿了粉色卫衣,被小区大妈指责,因为在大妈的心里,粉色不是男孩子的颜色。

这其实就是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

认知不同很正常,只不过这位大妈说了出来,可能还有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和质疑,但是没有讲出来。

这件事也的确让刘女士心里不爽,至少是不太舒服,因为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同的。

作为成年人的刘女士,既然替儿子选择了粉色的卫衣,就应该具备面对这些质疑免疫的能力,或者至少做好接受不同声音的准备。

对孩子而言,现在还只有一岁,对这些评头论足无所谓,听不见也听不懂,或者听见了听懂了也完全不在意,那就根本无需理会他人的声音。

孩子喜欢,妈妈也喜欢,又没有伤害或者妨碍到其他人,管他那多作甚。


01
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

生活中,那些被认为“娘娘腔”的男孩和“假小子”的女孩,都可能面对被取笑和被孤立的境遇。

面对这些不符合传统性别特质的孩子,有的家长就会格外焦虑——担心孩子被嘲笑、被歧视,担心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今后的谈婚论嫁等等。

他们忧心忡忡,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把孩子“扳过来”,回到“正常”的社会认知队伍中来。

于是,男孩子想玩布娃娃不被允许,想穿粉色被嘲讽;女孩子拿枪耍棍被呵斥,只能安安静静地“过家家”。

这些都是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传递刻板的性别印象。

事实上,现在不管是影视作品、广告,很多地方都在向人们传递着这种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大多家居服装扮,做饭刷碗为家人端茶倒水;男性多是西装革履,一身忙碌回到家接受问候和照顾。

更有些人,还活在“霸总”的“爽感”里,还供奉着“男尊女卑”的畸形观念。

油腻的《东八区的先生们》里,无处不在的“霸道总裁”浮夸风,各种物化、贬低、操控女性的情节更是不停试探着人们的底线。

社会的认知传递还在有意无意延续着过去旧的性别形象,但令人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觉醒。

此次“先生们”遭遇滑铁卢,《东八区的先生们》在众口一词的差评下,终于被下架。

作为家长,可以在遇到“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固化时,提示孩子:“有时候妈妈也会出去上班或是有自己的事情,爸爸也需要在家照顾孩子。爸爸妈妈都可以有自己的事情,也都需要承担家里的工作。”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认知传递,告诉孩子,一个人职业、家庭角色的选择可以是多元的,并不是非要遵从某一种模式。

在我当全职妈妈的时候,有一次小女儿跟我闹脾气,冲我嚷嚷:“你都不去上班,你的钱都是爸爸给的!”

我一下子就被她点燃了,火“蹭”地就顶到了脑门,瞬间就要爆炸的时候,终于被自己压住了(我也特别庆幸自己没有发作)。

我冷静地对她说:“在没有你之前,妈妈一直是上班的,并且是个优秀的员工。妈妈不去上班,是爸爸妈妈共同的决定,不挣钱不代表什么都没有做。

说了这么多之后,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我微信跟老公简单讲了这件事,请他也跟孩子聊聊。

第二天早饭时候,我刻意回避了,让父女对话,去聊聊我为什么没有继续上班这个话题。

事后,我也没有再提过这个,也没有去问他们任何一个人到底说了些什么,那都与我无关了。

我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接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

结果是,从那以后到现在,妹妹再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通过自己的例子我想说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自己应该具备性别平等和性别角色多元化的认知,别让性别的刻板印象焦虑了自己,又焦虑了我们的孩子们。

无论我们的身份是爸爸还是妈妈,无论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些真的需要我们的认真思考和改变。


02
告别焦虑,学会接纳

其实很多看似是“问题”的问题,理智地想想,并不是问题。

我们总是习惯用所谓的“标准”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个体,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孩子,而是接纳孩子的多元。

甚至在孩子渐渐长大,能够有自我评判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这样的评价和压力,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家长的意志来决定。

这,也不失为一种尝试。

荷兰性教育专家桑德琳女士曾经分享过自己和儿子之间的故事。

在荷兰,每个上小学的孩子都可以拥有一块自己的手表。

入学前,桑德琳的儿子自己挑选了一块粉色的手表。

出于成年人的想法,桑德琳本想劝阻儿子,但她最终忍住了,什么也没说,买下了这块粉色的手表。

开学第一天,儿子放学回来,很沮丧。他对妈妈说,同学都笑话他戴了一块女孩子的手表。

桑德琳告诉儿子:“他们嘲笑你是他们不对,你想戴一块漂亮的表,这没有错,而且你这块表真的很漂亮。现在,你可以选择是继续戴这块表,还是换一块。如果你想换,妈妈可以带你去表店。”

最终儿子决定去换一块表,因为他觉得,相比于戴这块粉色的手表,同学们对他的接纳更为重要。

在桑德琳看来,有些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们的不同表现所带来的反馈,这些反馈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可能会有压力、会有嘲笑,孩子自己会去思考和权衡,是坚持,还是做出改变。

儿子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坚持,选择了更好地融入“圈子”,这也没有错。每个人在每个时期,对待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选择。

很多时候,看似是孩子的问题,事实上根源却在于家长的焦虑。家长对于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焦虑,折射出家长们的不安。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无论选择改变,还是顶住压力坚持做自己,都没有错。

只要能够坚定完成自己的选择,都会活出精彩的人生,当然前提是不伤害和妨碍他人。


03
爱孩子,爱他本来的样子

最后再多提一句,假如孩子真的存在性别混乱的行为,家长的那一套“纠正”其实是没有用的。

很多专家表示,这种不同主要是生物影响的结果,家长、老师和治疗师都无法改变。

尽管外在行为可以被强迫,可以去伪装,但是在内心深处,孩子们可能隐藏了他们真实的想法和兴趣,会因此而痛苦不堪。

美国著名的性教育家黛布拉·W·哈夫纳讲过这样一对老夫妻,在她演讲后向她走来。

老先生拿出一张七八岁男孩的照片:“这是我们的孙子。他和他其他的兄弟都不一样。他喜欢娃娃,他非常温柔,他只喜欢女孩子的东西。”

黛布拉诚恳地请老先生不要勉强小男孩做出改变,因为那可能会使他非常痛苦。他需要家人的接受和支持,需要得到他们的帮助来应对在学校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老先生看起来有些焦虑,老太太则在一旁安静地聆听。

最后,黛布拉说:“此刻他最需要的,是你们无条件的爱。”

一直沉默的老太太这时露出了微笑,她有点儿得意地拍了拍老先生:“看吧,这正是我一直跟你说的。”

无论孩子是否如我们内心所愿,我们都一如从前地爱他。

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孩子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我们爱他们,爱他们本来的模样。

END

作者∣玛鲁玛鲁:盘丝洞见首席作者,心怀善念,亦带锋芒。笔写我心,总有温度。

主编∣笨小孩

排版∣罗西


还有更多福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