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篇|经营文物的5大误区

 国宝绘说话 2023-01-16 发布于河南

(一) 文物经营意识缺乏

收藏家收藏的文物有家族传承、藏友交换、有古玩地摊购买、有拍卖公司拍得、有城建废墟捡到,也有从海外回流。“收”与“藏”被收藏家们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文物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收”和“藏”,逐渐转化为运作与经营,变所有权为物权、知识产权、股权、债权、合作权等,让文物真正从藏品活化为市场中价值的载体意识缺乏。

(二) 文物经营法律意识缺乏

部分藏家虽意识到文物经营的趋势,但由于对法律意识的缺乏,导致藏品买卖大部分都是口头私下交易,不愿留有痕迹,更没有发票、文检、证书等有效信息。也不对退换进行责任约定,交易无保障,交易投资的失败风险极高,在越来越规范的市场环境下,法律风险也会越来越高。

(三) 收藏家经营文物主动性不强

国家对经营文物的制度正处于探索阶段,积极鼓励收藏家参与文物经营,但广大藏家仍然对文物经营的合法性存在质疑,导致这个收藏界对经营文物的主动性欠缺。

这也是因为目前有文物经营资质的正规文物商店欠缺,导致藏家缺乏信任和安全感。

(四) 收藏家对藏品低值高估

文物市场受天价拍卖和假拍的误导,一些藏家对文物价值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低值高估,加上部分藏家本身对藏品的认知不足,将普品认定为精品,仿品认定为真品的情况普遍存在,盲目参考拍卖价等误区对藏品作为资产或资本进入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五)文化属性的缺乏 

文物经营不仅仅是买和卖,经营文物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传统的发扬、历史的研究、未来的探索,其本质是对文物的保护。过去藏家是秘而不宣,而今该由“藏”转“示”,由“示”转“营”。

越早将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放入市场进行运营,就是越早开始对文物本体所承载文化历史的保护、对文化价值的保护、对文化传承的保护。

这正是收藏家和古玩贩子最大的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