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书坛的领军人,作品却被禁止传播,一卷神仙行书流落日本,成为传世至宝!

 墨品书法网 2023-01-16 发布于北京

国家的政策导向,会对一个时代的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确立了儒家学派在众多学派的领导地位;康熙崇尚董其昌的书法,所以清朝的文人士子为了投其所好,又纷纷开始学董……
在宋代有这样一个人,人们称赞他是文曲星下凡,千年难得一遇的文学天才,也是北宋书坛的领军人物,但是他的作品却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大量销毁,禁止传播;即便是碑刻也要砸碎。这个人就是苏轼。

在苏轼被小人构陷,经历了“乌台诗案”过后,他当时存世的许多作品都被销毁了,即便是写给友人的信件也未能幸免。苏轼作为北宋书坛的扛把子,作品被禁无疑是书坛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这之后,苏轼有幸被留存下来的作品当中,最富有盛名的当然是被贬黄州后在凄风苦雨的境遇下,写下的“天下第三大行书”《黄州寒食帖》。但是有一件作品,它的艺术水平不输《寒食帖》,甚至比《寒食帖》的气格还要高远。

此作就是苏轼58岁时写的行书《李白仙诗卷》。这件行书作于苏轼离开黄州,被重新起用调入京城之后,宠信他的太后病危,苏轼在朝中危机四伏,再一次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不安。
就在这时苏轼的好友丹元子拜访他,向他口诵了李白的两首佚诗,苏轼提笔写就,于是便是这卷行书《李白仙诗卷》。

相较于黄州时期,老年的苏轼心境更加沉着,书风也更加老辣。这件《李白仙诗卷》通篇笔势老辣,带有颜真卿的圆硕多肉又不失苍古劲健,越往后写苏轼渐入佳境,笔势也更加开张不羁,仙气弗胜。
李白的诗与东坡的字,堪称是双璧合一。难怪北宋施宜生说:“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不幸的是,这件作品现在已经流落日本,被日本大阪市里美术馆当作至宝传承。
学习书法,必须选择优秀的作品来开拓眼界,来培养出自己高远的审美眼光,攀上高峰才能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的作品就是宋代“尚意”书法的巅峰,《李白仙诗卷》中有苏轼的从容不迫,有苏轼的文人雅致,正是优秀范本。

我们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与原作别无二致,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