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年纪就容易出现头昏头胀、耳鸣耳聋、眼睛干涩、身体发麻发木的情况,这也是我接触过的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出现?究其原因,无非是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所以说肝郁为百病之源。 怎么治疗才有效?这6个方法,帮你养肝柔肝,平衡阴阳,保证身体健康 1、疏肝 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乳房胀痛、胆结石、胆囊炎、不孕不育、腹痛腹泻都与之相关。对于肝郁,当然离不开疏肝第一药柴胡。其味辛,入肝经,能散能行,刚好符合肝之性,柴胡到了肝胆,散的能量就能帮助肝气畅达。不过要注意,柴胡有截肝阴的说法,长期服用柴胡可以搭配点养肝阴的药,比如白芍、当归,来防止柴胡截肝阴。 2、清肝 肝郁久了就会化火,形成肝火,火性炎上侵犯头部,就会出现头晕头胀,侵扰耳窍就会出现耳鸣耳聋。火烧过的东西是苦的,所以会有口苦。眼睛红红的,又干又涩,这是肝火灼烧使然。对付肝火,先疏肝再清肝,疏肝用柴胡、香附,清肝则用龙胆草。龙胆草,入肝胆二经,味苦,比黄连苦多了,它猛在哪儿?龙胆草中的“胆”字,一看就是治疗胆经、肝经上的病。苦,又是火之味,是肝胆上火的味道,龙胆草能清肝利胆、清热利湿,是苦寒猛药。出现肝胆急症时,龙胆草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折不扣的清肝之王。 3、补肝、柔肝 肝藏血,肝血不足,身子失去濡养,会导致身体麻木,月经稀少,闭经。女子以血为本,一定要注意补肝血。肝如果是枝干,补足肝血就能是枝条更加柔嫩,所以补肝也是柔肝。当归,为血中圣药,性温,味甘、辛,能补肝血。 4、镇肝、平肝 肝也分肝阴肝阳,肝郁化火会灼烧肝阴,肝阴不足便无法制约肝阳,于是肝阳上亢冲击头部会导致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很多高血压病人就有这些症状。就需要用石决明来平镇肝阳,熄风,它是鲍鱼的贝壳,益肝阴,镇肝阳,还能降血压。 5、息风止痉 中医上认为,凡是肢体痉挛、震颤、抽搐等都与肝风有关。肝风怎么产生的?前面谈到肝阳上亢,在上亢的过程中会形成风,一辆车驶过是不是有风,一样的道理。肝风吹到全身筋脉,就会痉挛、震颤,很多老人中风会倒地抽搐,这都是肝阳化风引起。有的中风病人口眼歪斜,这是肝风窜到面部经脉所致。 还有热极生风,有的小孩高烧惊厥就是它引起的。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都可以用羚羊角来息风止痉。其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镇肝熄风,能治头痛、抽搐。 6、温肝法 寒凝肝脉,肝经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上达头部就会头痛。肝经抵达少腹,寒凝于此会出现疝气疼痛、痛经,这就需要温肝。吴茱萸,味辛苦,性大热,入肝经,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可治疗寒凝引起的痛经、腹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