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气关系揭示认识世界的三条路径

 循天园 2023-01-16 发布于广西

作为演生万物之“气”,不是如“物质”概念那样的抽象,更不是代表某物的符号,而是真实的现实的存在。依据元气论,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为元气所生成,故二者有统一性,但在存在形态和基本属性上,气与物质有本质差别,属于两种实在,不可混同。对气的发现和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支配,是中医学和中华传统学术对人类科学的重大贡献。

气论溯源,以时为正

中华气学从酝酿到形成,经历了一个从云气到元气的过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气,云气也,象形。”“云,山川气也。”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气本云气,引申为凡气之称。”此“凡气之称”,就包括了作为宇宙本原的“元气”,并意含“元气”范畴源于云气。从现有资料来看,公元前780年西周末大夫伯阳父论地震的那段话,可看作气学最早的表述:“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失气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国语·周语上》)这里所说的气,尤其引发地震的阴阳二气,显然已超出云气的范围,但“不失其序”的“天地之气”,仍然带有四时“云气”的意味。

元气论的形成,可以春秋时老子的思想为标志。《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实际也就是元气。此点前贤有论,如《管子》说:“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心术上篇》)又说:“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所以失之,以躁为害。心能执静,道将自定。”(《内业篇》)等。

上引老子这段话,第一次完整地论述了元气(道)演生万物的逻辑过程。到了战国,元气论走向成熟,肯定“气”乃万物之本,而且是一切生命活力与心灵智慧之源。《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可谓一语道彻。从秦汉至明清,气论始终是中华传统学术的核心理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中华传统对“气”如此情有独钟?又为什么能从“云气”发展出万物之本的“元气”?

从逻辑上分析,这与我们民族天赋的思维方式相关。具体地说,面对时空,我们民族的主流特别看重时间,总是以时间为本位看待空间和万物,而由此生出“以时为正”的观念。直观时间,绝对连续,统领万物,无所不在,却不可视听,只可内省体验。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正是古代直观的时间感受所得。以这种方式看世界,最能体现时间运行的,非云气莫属。

云气笼罩天地,涵盖四方,好似推动万物运化。云气的四时节律之变,与农作物的生长收藏相应同步,以致伯阳父在谈地震时还要强调,“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失其序,民乱之也。”而且人的生命以呼吸天地之气为第一条件和重要标志,而生命正是时间的至上显示。故重时间必重生命,重生命必重云气。

而重生命则必重视人的身体健康,这就是中医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思想理论根源。依天人合一论,人身是一个小宇宙。故先贤推论,人体内亦应有“气”升降流通,以维系生命。于是,通过静心内观(由内省体验时间引申),终于在体内发现了关乎生命和心智的无形“灵气”,或曰“真气”。后来或大致同时又发现在人体之外,也存在着与人体内之气相通应而与云气并不相同的无形之“气”。

人体内外存在的这种无形之气与云气相比,就其流动性和粗浅层面显示的一些状态有相似性,而且无形之气正是由云气推论而发现,所以受时代局限的古人长时期误以为二者是为一“气”,而未能区分。这也是中华传统偏重事物统一性、同一性之弊端的显现。无疑,元气论应把云气排除在外。

而西方传统与“气”无缘是因为面对时空,他们看重的是空间,以空间为本位看待时间和万物。我们知道,古希腊时期,也有哲人如阿那克西米尼以“气”为万物本原。后来的恩培多克勒又提出四元素说,主张一切物体都是由“火、气、水、土”四种元素混合而成。但是以空间为本位看世界,他们所看重的“气”以及其他元素,针对的是其形质的物质构成,而不是时“序”或由时序引申的功能关系,因此这些观点很快就被替代了。因为空间存在是多样的,有分别的,对立而倾向排他的。

西方哲学和科学史上长期占重要地位的范畴之一,是抽象范畴“实体”,视实体为万事万物存在的本原。实体概念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其后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又有不同的解释和应用,归结起来应当说笛卡尔的论断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他点明“实体”最主要的属性是“广延”。后来,从实体概念又演生出抽象的“物质”概念,也是以空间为主要属性的概念,为几乎一切现代学术所不能离开。

因此,元气(或灵气)与物质(或实体)虽然都被用来回答何为万物本原,其所指却不是同一种存在。现在,有学者将气定义为非实体性物质,认为气的本质是时空结构混合信息体,它是时空结构信息混融在一体的整体状态,是以时空结构混元整体信息为特质的客观存在,质量、能量均处于隐伏状态。这些新的提法可以讨论。

物有形,气无形,气与形构建万物

气与气所生物的本质差别是什么呢?《易传·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宇宙演化言,形上指有形之前,为无形之气(道);形下指气演成形之后,为有形之器,即物。就是说,气无形,物有形。

何谓有形?何谓无形?

何谓有形?即有实体构成。何谓我们所说的实体?具有独立空间结构的存在,即实体。有形的实体虽为气合而成,但一经形成,即有自己的独立属性和特定的功能。有形实体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不同的实体可能组成更复杂更宏大的空间结构,并在气的融通和包围中,与内外环境中的其他独立存在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和关系,形成许多属性,于是成为器物。我们所谓“实体”,也就是“物质”,是对具体之“物”“器”所具有的独立空间结构之形质的抽象概括。

何谓无形?即无实体构成,也就是没有独立空间结构的存在。战国惠施有一段著名之论,常被误解,见于《庄子·天下篇》:“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其实所论即气。简而言之:气,“其细无内,其大无外。”意思是,气,既是无限小,没有边界之内;又是无限大,没有边界之外。这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完全统一在一起,而无与其对立之物,故称之为“一”。因此,气自身没有独立空间结构,但作为统一连续的虚体存在,却遍布一切时空。故气没有空间间隔,只因不同之“性”而有所划分。

“气在物中,物在气中”的三种表现

气无所不在,为“大一”和“小一”之合一,而万物为气所生。那么,从存在的状态来看,气与物处于怎样的关系之中呢?由于气无形,故无不通透。气又遍布一切时空,故万物皆受气的包容。所谓“气在物中,物在气中。”这种相互包含,表现为以下三种关系状态:

按照事物形体(器)的构建和特性,在其内形成有规律的独立“气”流,如人体内的经络等。《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此为“气在物中”之表现。显示气起着生化之源的作用,物(器)则为生化的结果和场所。

气没有实体性的空间结构,但不同性的气在大化流行中,可做出有规律的分布,形成特定的时空布局,以影响和调控气所包容的事物。如由天地四时造成阴阳五行之气的时空布局,所谓“天地气交”,深深地决定和影响着大地上万物的生化。中医藏象和运气学说是为重要例证。此为“物在气中”之表现。

气是无限的存在,气在广度和维度上远超过一切有形物之和。气自身,以及气与有形物的关系,类别无穷,复杂多样。对此,《易传》有一定觉察,其《系辞上》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所言“幽明”两界,即指有形之物界(明)与无形之气界(幽)。其作者认为,人与万物的终始、死生,就是这幽明两界的交换,而幽界还有“游魂”“鬼神”的万千“情状”和变化。这些都应当是人类深入了解和应对的领域。

气与形密切相合相融,衍生出器物呈现于外部和内部的现象(简称“象”),是为“物在气中”和“气在物中”的交错产物。中医辨证论治所辨之外证(外象)和内证(内象),即属此。“象”,以气为主导,以形为基础,顺时变化,系事物自然整体的呈现。

人类认识世界的三条路径

气无形,物有形,气物交融而生象,象则介乎无形和有形之间。宇宙间,这三种性质不同的存在形式并列。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三条路径。

主要运用抽象思维,认识独立有形的物质世界。

要说明这一路径,须先弄清楚有形之物的独立性。气生物而决定物,但物一当生出,则具有相对独特性、稳定性和自生能力,并与相关之气一道,具有了自己的独特作用与规律。故物也会影响气,令与其相关之气由无形、无名,变为无形而有名。有名,即有某种性,如五藏六府和经络之气等。气与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相互为用。在气物相合相用的过程中,万物因气而和而融,致物也生物。于是,形成复杂的天地万物的大化流形。

有形之物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自然生化之气切断联系而依然存在,并显示一定属性,发挥一定功能。而这些属性和功能为有形之物自身所有。丧失自然生化状态的有形之物与幽冥之“气”的关系,尚有待观察研究。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不有两,则无一。”“两”,归根指阴阳;“一”,即气,确切地说,指自然气化。当事物之自然整体状态遭到破坏,阴阳二气的关系即不存在(“两不立”“两之用息”),自然气化的作用也就停止(“一不可见”“则无一”),但此时有形之物还会存在,并显示自身之作用。

西方传统思维以空间为本位看世界。直观下,空间各守其位,相互有界,故西方传统采取天人相分、主客对立的方式进行认识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远离静观,在认识过程中惯于破坏对象的自然整体关系,从而常以有形之物超脱于自然气化之外的独立性能为认识领域。而抽象思维和控制边界条件的实验方法,正是适合进入这一领域的有效路径。

前文我们从“实体”说到“物质”。物质大致对应于“形”。(说“形乃谓之器”,并非形等同器,而是说由形而成器。)西学之物质与现实事物的关系,大致对应于中学之形与器(即物)的关系。但西学与中学对待它们的态度和方法不同。传统西学的一些重要派别强调、甚至完全认定物质的实体性和对于事物的决定性;传统中学虽然肯定形具有独立意义,但以气为主体,强调气和象对于事物的决定作用,故坚持从气和象的角度理解形、看待形。如中医主要以气化和象变来确定人体有形器官的性能。故西学认识的主流走向还原论,中学认识的主流走向自然整体论。

运用意象思维认识无形之气

气无形,不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故不能通过五官感觉加以认识。但是,“气”具有特殊的灵性功能,与天人合一的道德精神相合,能够与人的意念连通。由此形成的以“意”识“气”的方法,属意象思维。中华意象思维坚持时间本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主张在自然整体状态下看事物。事实上,以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的气化流行,只存在于自然整体的状态之中;人也只有在与万物为一体的自然整体状态中的意念,才能自觉地与“气”沟通。

《管子·内业》写道:“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毕得。”意谓,以主客对立的方式,通过广义物理的作用不可能支配气,影响气,与气发生联系。唯有内静外敬的心念(“德”“意”),才能收集气,了解气,并经由气提高智能,认识和作用于有形之物。由意念通气,进而如《管子·心术上》所说,“昭知天下,通于四极。”这一认识路径在中华传统学术史上为学界共识。《老子·五十五章》说:“心使气曰强。”《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等,不胜枚举。最近有学者提出气论创新技术——内证体察技术、行气技术与组场技术,其实质便是通过意念认识并调控气以影响人体生命及外在物质。

运用意象思维认识事物“象”层面规律

主要运用意象思维,认识事物“象”层面的规律,把握事物作为自然整体的本质和法则。“象”或现象,即有形事物的呈现,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人之感官感知。就这一点,中西方相一致。但是,西方抽象思维重在物质形体的独立性能,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的背后,所以抽象思维寻找事物本质的过程,正是对现象的自然整体性加以控制和破坏的过程。

中华传统的意象思维则认为,事物自然状态的现象不仅是事物表里内外全部关系的综合呈现,而且就是事物作为自然整体存在本身。事物作为自然整体的本质与规律,就存在于自然状态的现象之中。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就是主张认识和遵循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现象本身的规律。

意象思维同时认为,象的本质是气。张载在《正蒙·乾称》中说:“凡象,皆气也。”故认识象与把握气相通,相互为用,密不可分。这也就是为什么阴阳既是气的根本规律,同时也是象的总体法则。中医和整个中华传统学术主要采取的,正是二、三两条路径。

了解了以上则不难看出,那种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过度偏重个人内在道德心性,轻视对外间世界认识以致缺少系统认识论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实际是,儒家强调心性修养,道家宣扬“无为”“法自然”,除了道德人文的需要,另一个重要目的正是为了开通深入“气”“象”领域之路,在自然整体层面以“昭知万物”。

物理学的量子可以归于气吗?

一些学者认为,现代物理学的量子力学已经融入中华传统的气学。笔者不能敬受。

首先,物理学的微观粒子并非无形。的确,中华气学说气无形不是测量出来的。事实上,也不可能测量。就既有资料可知,气无形的判断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先贤在有关气的众多实践和感受中发现,气对任何有形之物可以做到“无不通透”,而且无所不在(相对),但不能为人的五官直接感知,于是,给人的直觉和合理推断,气当无形;

另一方面,哲学上经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表明,最初生出有形之物的原始存在,必定为无形的存在。如果仍为有形,那么它就还有其生者。因为一切有形之物,皆有组织结构,其自身必有生灭终始。故万物的本原,应无形。尽管没有所谓实证,可以肯定的是,长期以来,沿袭气无形的观点在相关实践和理论论述中一直顺畅,没有引来差谬。

前已说明,“无形”是无限性范畴,既是无限小,同时又是无限大。而关于无限,数学和一切有限性的广义物理工具、手段和方法都是不能企及的,也就是说,无限永远不能所谓实证,因为在我们生存的感性世界,利用有限不可能抵达和论证无限。现代物理学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无论怎么精妙,都只能属于有限性存在,因而不可能进入无限的领域。物理学已经证明,物质不可能无限分割,这也就意谓,用物理学的方法不可能使物质进入无限小,当然,也不可能通过物理方法使物质成为无限大。

因此,量子无论多么精细奇妙,它们作为物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可以作用和研判的存在,只能属于有限性范畴。而元气与物质的一个重大的本质性的分野正是在于,元气是无限性存在,不可测量;物质是有限性存在,原则上可测量。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气”与物质属于两个世界。至于元气论所指明的形与气的相互转化,其所依据的原理至今尚未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相互转化远不在广义物理学的范围之内。

其次,气有灵性,可以与人的意念相通。气不仅可以传递人的意念信息,而且有所理解,并按照人的意念指示完成一定的行为动作,在这一过程中,甚至体现出某种道德属性,孟子所言“浩然之气”以及众多现代气功行为即是。再有,许多事实接近表明,气是人的生命活力和意识灵性的载体。而这些在量子力学中并未发现。

再次,先贤是以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方式发现气,并建立起气学的。而现代物理学观察和实验各种微观粒子,是以天人相分、主客对立的方式进行的。面对复杂多变、层出不穷的大千世界,采用原则不同的方式方法,通过不同路径所进入的领域,所获得的结果,也是不会相同的。

基于以上,笔者认为,量子力学归根结底属于物质科学,与同人心念相通的气学属于两个本质不同的门类。

显然,认识和支配气的方式,如果单纯依靠一部分人的心性意念,实在太受局限。是否可以在现代科学和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研究气与形、与意识的关系,就如用仪器和机器延伸和代替人的感官和四肢的功能,用人工智能延伸和代替人的大脑那样,发明一种装置,延伸和代替人沟通和支配气的“心能”?如果可能并实现,将会根本改变人类的科学形态、知识结构和生存方式,甚或人性和人类的信念也会随之发生好的变化。(刘长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