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世作品的诞生:是疼痛成就了美丽,还是因为美丽才疼痛?

 熹履 2023-01-16 发布于山东

部电影还原了一幅世界名画的诞生过程,这幅画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这幅名画的背后是一位画家和一个女仆的故事,又是一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感故事。

女主由寡姐——斯嘉丽·约翰逊饰演。那时候的寡姐透着某种青涩,皮肤泛光,眼神顾盼生辉。还没有太多名气加持,身上没有油气,所以女仆那种紧张与羞涩感都浑然天成。

01 

荷兰·代尔夫特·1665年。

女孩葛丽叶家道中落,生活无以为继,她不得不去做仆人。

这家的女主人很抠门,为人苛刻,而男主人是荷兰有名的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

因妻子不尊重也不懂得维米尔的艺术,被丈夫禁止踏足画室。

虽然,维米尔有着惊世的才华,但他创作异常缓慢。他孩子众多,一共生育了11个孩子。在葛丽叶来做女仆的时候,他已育有6个孩子。一大家子靠画商赞助,勉强度日。孩子一个又一个相继出生,人手不够,他们只好再雇佣人。

因为维米尔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了作品上,无暇顾及家庭,就和精于算计的岳母住在了一起。

葛丽叶打扫的时候,维米尔发现了她的美,并且这个女仆懂得他的作品。

光线、构图无一不通,还可以帮他调色。

对于画家来说,被懂得有时会胜过金钱的肯定。

于是,某种莫名而又无法继续的感情产生了。

葛丽叶成为了维米尔笔下的新主题。

同样,画家的目光也毫无顾忌地落在了女仆的身上。

女人的感觉是敏锐的,妻子立刻发现了端倪,感觉到了某种耻辱。

岳母是个理性的人,虽然洞察秋毫,但她明白解决家庭的经济困难是当务之急。于是,她含泪瞒着女儿帮他们偷偷摸摸地创作。

因为构图的原因,维米尔要求葛丽叶戴上他妻子的耳环。葛丽叶想拒绝,但最后,她还是妥协了。

葛丽叶让维米尔为她打耳洞。

画家打穿了葛丽叶的耳垂,鲜血流出。

因为疼痛,葛丽叶流下了一滴眼泪,那滴泪是为自己而流,也为画家而流,那是一滴无可奈何的泪水,但像珍珠一样夺目。

在电影中,这一段可以说是画家与少女暧昧感拉满的一刻。

当然,前面也有一些细节:维米尔握着葛丽叶的手磨粉,将颜色盒交给女仆时指尖的触碰,罩在同一件衣服下观看相机成像……

但画家打耳洞这一段达到了巅峰,也是某种被占有的隐喻。

02

片中,有一位年轻人,他是屠夫的儿子,对美丽的葛丽叶一见钟情,并一直追求着她。葛丽叶也保持着和他的关系。

对于葛丽叶来说,谁才是她心目中的真命天子呢?

影片用几个细节交待了她的感情所属。

和屠夫儿子一起时,她是松弛而无所顾忌的。但和维米尔在一起时,她紧张而又屈从。

屠夫儿子曾提出想看看葛丽叶的头发,这是一个爱的试探,但被她拒绝。当画家提出想看她的头发时,开始她虽然拒绝了,但最后还是照做了。

关于头发围起来不让外人看的做法,这大概是那个时候荷兰的一种习俗,女孩要用头巾将头发包起表示贞洁。

所以说,无论从精神还是肉体,葛丽叶都更倾向于画家。

约翰内斯·维米尔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下)
当一幅绝世佳作诞生,妻子歇斯底里地向丈夫和女仆嘶吼。葛丽叶不得不结束在这里的女仆生活。
或许是劳累和精神上的郁结,维米尔的生命在43岁时就戛然而止了,他将那副珍珠耳环留给了葛丽叶。

03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情色镜头,却散发着浓浓的荷尔蒙气息,没有非常剧烈的矛盾冲突,却处处流淌着某种情绪,感受最深的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无法自我选择的痛。这一点,无论是在维米尔、葛丽叶、岳母还是妻子身上都非常明显。

维米尔:

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几乎是每个艺术家面临的问题。维米尔也不例外,既想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但又不得不屈从于他人制定的规则里。

一个大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他,他却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他的岳母掌握着这个家的一切,这是他在家庭中的身不由己。

作为画家,他笔下的题材自己说了不算,需要听从于画商的意愿,有时要画一些只能在密室里才能观看的作品,这是他在艺术上的身不由己。

为男人,妻子还不如一个女仆理解他的作品。并且,他的作品在妻子和岳母的眼里永远都是某种金钱的符号。

当葛丽叶走进他的世界,他感受到了某种被理解和懂得。但他们的感情只能止于暧昧,一边是家庭的责任和阶层之别,一边是爱而不得和无法保护心爱的人,这是他在感情上的身不由己。

岳母:

作为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因为经济原因,她不得不期望画作快点完成。虽然。她决定着家里的大事小情,却无法控制女婿的感情走向,她也只能对女婿与女仆的感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还要狠心促成画作。

作为母亲,她是疼爱女儿的,她不希望女儿受到伤害。但又不得不将珍珠耳环亲手交到葛丽叶的手中,并且亲口告诉他们女儿出去了,你们可以去创作了。这相当于默认他们进行不可描绘之事。

为了这个家,她只好含泪去做一些事情。

葛丽叶:

她有艺术天分,但是,由于家庭的困顿和社会的局限,她无法从事绘画,只能从事女仆的工作,这是她的第一个身不由己。

她心属维米尔,但只能望而却步,只好将感情寄托到屠夫儿子身上,这是她的第二个身不由己。

当然,除了他们,画家的妻子,屠夫的儿子,每个人都不得不带着镣铐跳舞,无法自我选择。电影的画面之美与这种身不由己之痛形成了强烈对比,这比爱而不得更加虐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