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少年游 案例图 二、工具: 小红毛,兼毫毛笔3支(小、中、大),白云笔,墨汁,小瓷碟若干,生宣纸60×104CM,笔洗,马利颜料12色 三、步骤图 四 课堂笔记(来源于璦玮老师分享) 一、第26、27节课笔记: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中 , 受到古代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宗教思想以及伦理纲常的浸染 和影响,中国人早期色彩观的形成无不打上儒家、道家、阴阳家等传统哲学 思想的烙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也体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审美诉求。 按照历史发展线索,笔者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分为三个时期,汉代以前主导绘画的色彩观念是由阴阳五行思想衍伸 而来的“五色”观,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的“随类赋彩”观成为中古时代重要的色彩市美观念,宋元以降崇尚简淡恬静,文人水墨画色彩观成为中国 传统绘画色彩审美观念的主流。汉代及以前的中国早期绘画色彩,以靑 、赤、 白、黑、黄五种颜色为土 ,“五色”的色彩屯美观是中国绘画色彩观的源头, 它对早期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形成起了重耍作用。 五色的色彩市美观源丁阴 阳五行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周礼冬官考工记》中最早记载论述了绘画的五方色、“画缋之事 ,众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方谓之内,北方谓之黑,天谓之么地谓之黄。青勾内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靑与赤谓之文,赤与内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靑谓之黼,五采, 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園,山以章,水以龙、兽蛇。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考丨:记》论及绘 画和织绣的“五色”除了靑、赤、 白、黑、黄五种颜色外,还包括“天谓之玄”的玄色,实际上一共有六种色彩, 在空间上“五色”与东、两、南、北、中(即地)各对应,同时乂遵循阴五行木、火、金、水、十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色”色彩的调和搭配也须依照此规律。 此外,《 考丨记》还述及六种色彩的象征意义及施色的次第顺序,所以年期中国绘画的色彩都有特定的指向含义和强烈的象征意义 可以说 “五色”的观念乂将色彩时间联系起来,塞暑交替、草木枯荣,人们在季节 转变的感悟中,感受色彩,让色彩与时间相融合,赋予时间以色彩的象征意义。 “五色”的时间象征意味包含了自然界的色彩 ,即五色合于四季草木枯荣的色彩闪素,反映了视觉感知的真实性;另 一方面 ,“五色”乂始古人对水 、火 、木、金 、土五种自然物质色彩的抽象总结 ,它又有很强的象征性。 此外在伦理道德层面,“五色”还与仁、义、礼、信相联系, 在心理情感上又代表着喜、乐、欲、怒、爱 ,并与中医的五脏、音乐上的五音等相联系 , 总而言之,五种色彩象征着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汉代之后, 传统绘画色彩在实际应用和观念方面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佛教美术在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繁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汉之绘画色彩以黑红色为主色调的局面,位于两北边睡,开凿并绘制于四到六世纪的新疆克孜尔、库木吐嗽、森木塞姆、克孜尔杂哈等石窟壁画,在色彩的使用上表现出与中土画风不同的特点。 据牛克诚研究,盛行这种 新画风的龟兹石窟,其色彩颜料己增加了石青的使用,有了在色相和冷暖关系上的对比,“而且会根据人物身份和经义检释的需要,人物的肤色已远远不限定于赭色、棕色的色系之中,它有时竟是绿的、红的、蓝的,人物须发也尽可涂成红色或绿色。”牛克诚称这种色彩为心象之色,它不是遵从于物体在自然光照下所呈现的色彩面貌,它可以根据心境与画境的需要而自由地调配色彩。 这种赋彩规律和南齐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六法”中提出“随类赋彩”的主张形实相近,而谢赫的“六法”后来成为指导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牛克诚在《色彩的中国绘画》一书中,对“ 随类赋彩”做过精彩阐述。他认为 :“随类赋彩”的“类”表示的是天卜品物中的一种“恒常的属性”,它不会因即时的、偶发的、瞬间的因素而变化。 这种恒常的属性主耍源于人们的认知行为 ,从而使它形成各种特定的内心视象。 笔者对牛克诚的理论概括深为赞同,中国古代绘画的色彩并不拘泥 自然光源,而是一种尽可能地主观化的、情感化的、诗意化的色彩,它带有很强的表现性。笔者也认为随类赋彩即是指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凭借己的直觉把握客观物象的色彩,对客观物象的有色进行提炼,它的核心是对自然界色彩的一种师法或摹仿,即对固色的模仿。但“随类赋彩”又不是单纯对自然光源下色彩的摹仿,在实际绘画创作中,“类”一方面包含了画家对客观对象视觉色彩的分类,另一方面类的概念还要合于早期色彩观如“五方色”、“五行“等观念的象征性,色彩之间由此构筑起灵活多变的主辅呼应关系 。 五、名家及作品欣赏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齐白石的人物画,乃是画种之创格,逸笔草草而神情必现,又往往辅之以题款及诗句。谐谑相杂,讽世之余,一唱三叹,其文字与写意之人物互相辉映。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白石之人物画创作乃为草虫山水之外存世最少者,素为藏家所珍重。 人物作品欣赏 不岁韶华 珍惜美好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