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壬寅大寒,湿寒交迫

 庆哥哥呀 2023-01-17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公历2023年1月20日(农历壬寅腊月廿九)16点29分,太阳到达黄经300°,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民间有谚语云:「小寒大寒,无风即寒。」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2023年1月20日进入大寒,正值三九第七天。
大寒是五运六气学说新一年的开始。影响癸卯年大寒五运六气的因素有中运火运不及,司天之气阳明燥金,初运主运太角(木运太过),客运少徵(火运不及),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
癸卯年初运为2023年1月20日至4月3日。初运主运为太角,即木运太过,客运为少徵,即火运不及。

图片

癸卯年初之气为2023年1月20日至3月21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
图片

《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大意为:初之气是指大寒到春分节气,壬寅年在泉之气厥阴风木迁于癸卯年的五之气,故上一年二之气太阴湿土迁于癸卯年初之气,阴气凝滞、清肃,水凝为冰,寒雨时降。气候寒湿,素体虚寒者,易同气相求,感寒湿而受病,表现为面目浮肿、善眠嗜睡、恶心呕吐、呵欠乏力、鼻流清涕等。气候寒湿,素体内热者,易冰包火,毛孔闭塞而生内热,表现为热胀、流鼻血、小便黄热,甚至出现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的淋证。

综合癸卯年大寒至春分两个月初之气的气候因素,分析其相互的生克关系。

图片

首先,当令之气太阴湿土带来了湿气,与司天之气阳明燥金并存。土生金,司天之气阳明燥金可减轻湿气。
木克土,初运的主运太角带来木气,可以制约太阴湿土带来的湿气;中运的火运不及和初运的客运少徵火运不足,导致了水运反盛而旺。
金生水,水生木,水气旺盛助长主运太角和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使木气更加旺盛。
金克木,司天之气带来的金气,克制强劲的木气,可引起「木郁」。木克土,木气太过又不得发,木乘土可导致肝脾不和,脾胃运化失常。中焦受阻出现「土郁」。
综上所述,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主要失衡在于土郁和木郁之症。在日常饮食起居上,重点是饮食舒肝解郁,健脾和胃方面,促进土木和合,可从根本上化解气候带来的种种不适。不可不知。又因大寒至立春半个月湿寒偏重,也要在饮食上注意温补肾阳,起居上时时护阳保暖,防寒祛湿。

图片

大寒节气饮食起居建议如下:
1

舒肝解郁,健脾和胃

壬寅大寒进入癸卯年五运六气的初之气,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主要会形成「木郁」和「土郁」的失衡。「木郁」时会岀现胃痛、心痛,两胁胀满,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耳鸣眩晕,心情抑郁、头胀头懵、左牙胀痛、呕吐酸水等症状;「土郁」时会岀现胃脘、少腹胀满,腹中漉漉有声,大便多,恶心呕吐,皮肤浮肿,泻痢,多思抑郁、不欲饮食、便秘难下、咳痰流涎、脊背板结等症状。
《經》云:「木郁达之。」指肝气郁滞之证,治疗当用疏理肝气的方法。如张介宾注说:「达,畅达也。凡木郁之病,风之属也,其脏应肝胆,其经在胁肋,其主在筋爪,其伤在脾胃、血分。然木喜条畅,故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脏,但使气得通行,皆谓之达。」
《内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升发和疏泄,主藏血,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肝和脾相克又相依,肝失疏泄则脾失健运即肝郁脾虚。肝脾不和,知肝传脾,首先舒肝柔肝。肝气一通,百脉皆通,再补后天之本脾胃,事半功倍。饮食舒肝解郁可择未时、戌时、或丑时。

图片

《經》云:「土郁夺之。」土郁指中焦脾胃湿邪郁阻,导致清阳之气上行不畅,浊水下注不利,出现浮肿之相。王冰注:「土郁夺之,谓下无壅滞也。」夺,指祛除湿邪而不使滞留。张氏《类经》则谓:「夺,直取之也……土畏壅滞,凡滞在上者夺其上,吐之可也;滞在中者,夺其中,伐之可也;滞于下者,夺其下,泻之可也。凡此皆谓之夺,非独止于下也。」
《内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精微,化气血而充养四肢。脾胃喜淡味清,以通为补。脾胃虚弱百病生,唯有脾健,守住中土,才能不使病入三阴。立春之前的十八天属土应脾。脾恶湿。「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性重浊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特别是素体脾湿之人,更易与此同气相求而失衡。「土郁」时,可在辰时、巳时、酉时或即时饮食健脾和胃。脾胃为肺之母。健脾胃有益于肺的强健。
为了预防「食复」带来复阳或二次感染,尤其是脾胃纳差,营养不良,愈后身体虚弱的人,用米粥代水,可有效补充津液。「谷气通于脾」,在饮食上坚持「五谷为养」的原则,清淡饮食,糜粥自养,尽可能吃易消化的食物来培补气血。

图片

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中医认为,米汤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精、延年益寿、固肠止泻、除烦止渴、补中益气之用,堪称小人参。白米汤粥滋补,重要原因在于是慢火熬大米粥,在熬煮过程中不断添加米浆,这样,粥汤浓酽,米油充分溢出。白粥成为体虚者补身的首选佳品。
2

温补肾阳,固本培元

《内经》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为先天之根,主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脑为髓之海」。「冬气通于肾。」肾畏寒。大寒时节,湿寒交迫,阳气易伤。寒邪为阴邪,「寒性凝滞、收引。」素体阳虚之人及怕冷、尿频者可在阳明经、太阳经时温补肾阳,小步快跑,以暖为宜。饮食上适当食用温散风寒湿的温性食物,温肾助阳,有利于身体御寒,如常用的胡椒粉、生姜、大葱、大蒜、花椒、桂皮、辣椒等等。也宜选择养肾的食物,如核桃、山药、熟地黄以及黑芝麻、黑木耳、黑枸杞、黑米、黑枣、黑豆等黑色食物。

图片

3

早睡晚起,护阳保暖

冬三月,主封藏。起居上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提高免疫力。阳过之后,气血相对虚弱,甚至见凉风就可能感冒,应穿暖衣裤鞋袜。出门时,领口袖口扣子系严,戴合适厚度的帽子和围巾,避免头颈部着凉。
4

心平气和,运动宜缓

持积极心态,使神志深藏于内。凡事不要过度操劳,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节制喜怒,避免急躁发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多静心,听舒缓养心怡情的音乐,多晒太阳,接受阳光的照耀与哺育。这样有益于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正常。
冬藏时节,运动宜舒缓,锻炼有节制,建议选择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微微见汗即止,切勿大汗伤阳。

图片

疫情三年,时间见证了那些对传统文化念念不忘、尊重传统文化、始终遵守五千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生活经验的人,一直比较安稳自在。作为时令养生人,在娑婆世间行走,每一天、每一刻的当下,遵循时令认真生活,照顾好自己与家人,不被诸多乱象所蒙敝,不被错误的节奏带跑。重要的,如此平安渡劫,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癸卯年。
图片
图片

少年儿童时令养生

为了让少年儿童从小坚定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养生文化学会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于2012年开始「中医知识进中小学」试点,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二五」期间重点课题。根据谢春风博士(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提议,将中小学少年儿童在癸卯年大寒至春分两个月相关的养生提示介绍如下:

少年儿童稚阴稚阳,为纯阳之体,脏腑偏弱,肺脾肾畏寒恶湿。大寒时节,湿气当令。湿寒极易伤其阳气,保暖护阳尤其重要。感冒发烧就在一脱一穿之间脾胃不佳的少儿应忌生冷食物,水果加热或做熟吃,避免生冷食物与湿寒气候同气相求,伤害脾胃,动摇后天之本。

同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少儿容易出现内热。血热的少儿饮食上应忌食辛辣燥热食物,偏热者傍晚可食用酸味的猕猴桃来凉血收阳。唇红便干偏热者,可试食常温水果来润肠通便。

初之气这两个月,少儿应春,多亲近自然,接地气,多去郊外走一走,舒发肝气,有助于成长发育。

图片

附:子午流注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图片

注: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准,各地根据当地经度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来计算时差,可以在百度查阅《真太阳时算法与中国主要城市查询》作为参考。


———— / END / ————
文字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