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发病病因,真相令人意想不到!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1-17 发布于黑龙江

(一)糖尿病的几种病因

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形成是多方面的,根据我长期患糖尿病及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原发性糖尿病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

1.遗传基因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孟德尔遗传。目前已知4种单基因变异可引起2型糖尿病:

①胰岛素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区的点突变,导致胰岛素肽链上氨基酸密码的改变,产生氨基酸排列顺序异常的胰岛素分子。

②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目前已发现40余种点突变,临床上可分为A型胰岛素抵抗。

③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现已发现20余种点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亚型,即成年发病型青少年糖尿病有关。

④腺苷脱氨酶基因突变。其基因多态性亦与成年发病型青少年糖尿病有关。

第二类是非孟德尔遗传。目前认为,大多数2型糖尿病属非孟德尔遗传,为多基因遗传疾病。

第三类是线粒体基因突变。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能进行发病前正确预测的一类糖尿病。早几年,我国就已经在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建立了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机构,可以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在基因水平诊断2型糖尿病亚型,并且已经在基层医院开展诊断工作。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除了遗传易感性外,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各种环境因素中,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发因素。过度肥胖的危险在于,体重越重就需要越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胰岛素很可能会由于超负荷运作而变得失去功能。有一种向心性肥胖危险性更大,这是一种腰围与臀围的比例大于0.9的肥胖。

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病率要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亲属。夫妻双方均为糖尿病患者,其子代的患病率达15%~25%。遗传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有的患者母亲今年已经85岁,她56岁就得了糖尿病,家5口人就有3个人患糖尿病,这就是典型的遗传因素所致。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1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当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人感染了脑炎、心肌炎及柯萨奇B4病毒后,病毒可直接侵犯胰岛B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坏死继而丧失功能,引起糖尿病。一般病毒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它仅可使隐性糖尿病外显,大多数患者由于不能控制饮食血糖长期居高不下才转化为临床糖尿病。这类患者只占糖尿病患者的极少数。

对于2型糖尿病,任何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都可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使隐性糖尿病外显,如葡萄糖耐量异常(又称无症状糖尿病)化学性糖尿病转为临床糖尿病,并使原有病情恶化。所以,感染因素可起到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的作用;感染可促进机体代谢,使胰岛素需要量增加,糖尿病加重;感染还使原有糖尿病恶化,抑制胰岛,减弱其分泌能力。

3.肥胖原因。糖尿病发病率与肥胖成正比,是糖尿病发病的普遍规律,为世界所公认。据统计,身体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8.2%,非肥胖者仅为2.6%,超重的各个年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非超重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根据国外的一些权威机构研究表明,30%~4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超重者。同时“三高患者”即血糖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这部分人约占30%。当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后,其糖尿病也随之减轻。

4.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等。根据医学临床概括为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巨噬细胞是白细胞中活跃的“武装巡逻兵”。通常,巨噬细胞恪尽职守,它主要负责清扫血液中老化的细胞、碎片和外来的微生物,并为非自体物质标上记号。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被错误地标记为外来物,免疫细胞便视其为敌人而进行攻击。

第二阶段:起初被巨噬细胞直接破坏的胰岛B细胞数量并不多,然而当一种名叫辅助T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发出求援信号,被召唤来的大规模援军则会对胰岛B细胞造成毁灭性的攻击。

第三阶段:辅助T淋巴细胞召集一种叫B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加人战争,并刺激其他T淋巴细胞分泌一种重要的细胞激素一白介素,这种激素有调节免疫系统作用,也会使白细胞数量成倍增多。

第四阶段:B淋巴细胞迅速增多,数以万计的B淋巴细胞以抗体为武器共同作战。当兵工厂准备就绪时,另一支精锐部队也已经到达准备作战。它们就是杀手T淋巴细胞。通常,它们的作用是攻击病毒或者细菌,用化学方式刺破其细胞壁,使内容物散出将其破坏。

研究者已经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活跃的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T淋巴细胞的作用和数量异常,与许多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如多发性硬化症和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除杀手T淋巴细胞外,一些分泌白介素或者其他细胞激素的免疫细胞也会攻击胰岛B细胞。

5.应激反应。各种应激可通过垂体-肾上腺轴等刺激肝糖原分解,糖原异生增加,而使血糖升高。临床的例子很多,如多种感染、心肌梗死、外伤等情况下皆可使糖耐量减低,血糖增高,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在应激状态下,由于肾上腺髓质及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诱发糖代谢紊乱。应激作为一个反应系统,是通过生物反馈调节控制完成的。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应激反应主要由神经、内分泌改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强烈兴奋、抑制,多数应激反应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都与这两个系统的强烈兴奋、抑制有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激时的兴奋可产生一系列代谢和功能的改变,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应激最重要的一个反应,糖皮质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转移至肝,糖异生过程得以大大增强。同时糖皮质激素在外周组织抑制葡萄糖的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动员,使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增加,从而保证了应激时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利用增加,从而使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还对儿茶酚胺、生长素及胰高血糖素的代谢功能起容许作用。

6.妊娠因素。育龄妇女多次妊娠后,有时可诱发糖尿病。中年以上妇女经多次妊娠后,进食多、活动少、身体肥胖,更易诱发糖尿病。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糖耐量正常,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妊娠结束后糖耐量恢复正常,所以妊娠对糖耐量的影响很关键。妊娠期间高胰岛素水平是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标志之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和代谢变化是造成这种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间,大量升糖激素产生,如垂体激素、胰高血糖素胎盘生乳素和甾类激素等。妊娠期间,血液中三酰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增加,二者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功能。胎盘分泌胰岛素酶,可以降解胰岛素。在糖耐量正常的妊娠妇女,上述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使血糖和糖耐量保持正常,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上述机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