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寐 黄连汤合栀子汤证

 齐鲁乡村小医馆 2023-01-17 发布于北京

2023-01-17

杨某,女,43岁。2016年12月17日初诊。

主诉:失眠2月余。

病史概述:患者诉2个月来睡眠困难,每晚只睡3小时左右,即使睡着也质量差,眠浅多梦,月经前尤重。自诉平素爱生气着急,有20多年神经衰弱史;做过颈椎手术;体检发现2个小子宫肌瘤(具体不详);

胃病多年,经常胃胀不适;血脂高;血糖正常;血压不稳,时高时正常,舒张压正常,收缩压最高150mmHg,高了就服几天降压药,不高就不服药;轻度脂肪肝;曾被诊为“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手指关节天阴时疼痛;近1月来体重增加。现在苦于失眠,遂来国医堂求服中药治疗。

刻诊:睡眠困难,眠浅多梦,凌晨1点左右必醒,醒来后心慌、心烦,辗转反侧,很难再入睡,愈心烦愈容易出汗,怕冷怕风,脖子以上出汗,以下不出汗,下肢凉,胃胀气,特别是静止不动时,矢气少,受凉即胃胀胃痛。月经一般提前3~5天,此次推迟10多天,行经期1周,行经期的前3天月经量较大,后4天月经量减少,但暗黑色血块较多,腰酸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不想喝水,夜间尿频,量少次数多,大便每日一行,前干后黏。

舌暗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中间黄腻,舌中裂纹,左脉寸关沉弦尺沉,右脉细寸关涩尺沉。

六经诊断: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

病机:中焦胃虚,下焦水热互结,水饮上逆,上焦阳明热扰,瘀血,中风 表虚。

核心病机:胃虚而水热互结之邪扰于上焦心神。

治法:调和营卫阴阳,养胃生津,清热,降逆化饮。

方药:黄连汤合栀子甘草豉汤。

【处方】

姜半夏20g,干姜15g,黄连15g,桂枝15g,生晒参片10g,炙甘草15g,炒栀子10g,淡豆豉30g,大枣20g(切开)。

20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嘱每服5剂,休息观察3天后继服。

嘱:调畅情绪,忌辛辣刺激饮食。

【辨析思路与答疑解惑】

〔学生A〕我跟诊的老师治疗失眠大多是温胆汤为基础方,加上很多安神的药,有时有效,有时没效。老师,请您跟我们讲讲您是怎么辨证的好吗?

〔老师〕咱们先谈谈六经辨证思路:睡眠困难,眠浅多梦,心烦,愈烦愈容易出汗,脖子以上出汗,以下不出汗,口苦,口干,口渴,大便前干,舌苔黄,脉细,辨为阳明病,上焦热扰,神虚涣散,热蒸汗出,津伤。

失眠,睡眠困难,脉细,辨为少阴伤营,营卫不和。实际上失眠症都属于营卫不和的范畴。

怕冷怕风,出汗,下肢凉,辨为中风证,卫表虚。

胃胀气,特别是静止不动时,受凉即胃胀胃痛,排气差,舌苔白腻,脉关沉弦,辨为太阴病,中焦胃虚、胃寒停饮,水饮上逆,寒则气溢出而胀满。

大便前干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中部黄腻,脉关沉,辨为太阴阳明水热互结。月经推迟10多天,有暗黑色血块,脉涩,辨为血瘀。

腰酸沉,舌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辨为下焦水湿痹阻。

这是一个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偏于阳明上焦的证。

六经诊断为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

病机有多个层面:中焦胃虚,下焦水热互结,水饮上逆,上焦阳明热扰,瘀血,中风表虚。

要抓住患者所急所苦的核心病机,即胃虚而水热互结之邪扰于上焦心神来用方。

所以用了两个方子,主方黄连汤,合方栀子甘草豉汤。

不要一见失眠就想着温胆汤、酸枣仁汤之类,关键是要辨病机,寒热虚实,痰浊瘀血,气机失畅阻碍了阳入于阴的大道都可引起失眠。

我临床上所见失眠患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者居多,这就是一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