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素养】概念辨析:草甸vs草原,沙漠卫士——梭梭,地理老师六问落叶

 hjh2004 2023-01-17 发布于福建

概念

草甸是指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中生是指形态结构和适应性均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间。

图片

草原:是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贫瘠或降水量少,使植物无法广泛生长,而草本植物受影响小,可以广泛生长

图片


区分

地带性角度: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具有隐域性。

隐域性:自然带内的某些部位由于局部地貌、岩性差异和地下水埋深等影响而形成与平亢地不同的自然特征的现象。

生长植物角度:

草原上的植物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符合“一岁一枯荣”的描述。

草甸的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个头比较大且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可以形象的记忆为,草甸就是“草长得沉甸甸,长得茂盛!”。

分布面积不同:

由于草原是地带性的,因此其往往连成片分布,面积较大;草甸多是非地带性的,因此往往零散分布,面积较小。

所处土壤湿度不同:

草原土壤湿度较低,草甸土壤湿度较高。


分类

草原的基础分类

热带草原:树木较多

图片

温带草原:几乎无树


草甸的基础分类

根据草甸植被分布的地形部位,可分为河漫滩草甸和大陆草甸,后者又可分为旱地草甸、低地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

根据植物群落性质,可分为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芜原草甸、沼泽草甸、泥炭草甸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梭梭  藜科梭梭属   沙漠特有多年生小乔木。
根系发达,可强烈吸收地下水分。叶片退化嫩枝代替叶片,表皮高度角质化,尽可能减少水分的蒸发。
梭梭的种子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种子,当它土壤里微乎其微的水分就可以让它在两三个小时内迅速萌发。
防风固沙优势物种,有着“沙漠植被之王”、“沙漠卫士”的美誉。
本身的茎和果实可做动物饲料,根部还可以寄生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沙漠人参” 肉苁蓉。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又是秋季,“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北方大多是落叶缤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树木开始悄然变色、树叶在风中悠悠离去的时候,总是能轻易勾起人类的愁绪。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秋叶。


落叶林分布在哪?



能看到树叶变黄脱落的森林被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也叫夏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在南半球很少见,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三个地区:亚洲东部沿海、欧洲中西部湿润地区和北美大西洋沿岸。

图片

这些地区一般都有4-6个月温暖的生长季节和适宜的降水,以及3-4个月的冬天。



树为什么会落叶?


图片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秋天没有充足的水分和光照。绿叶的主要用途是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以及蒸腾水分。蒸腾水分可以使树木在炽热的阳光下不至于被灼伤。通常是气温越高,水分蒸腾得越多。一到秋冬季节,雨水稀少,空气干燥,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减少,满足不了树木生长的需要。再加上太阳光斜射北半球,日照时数一天天缩短,它提示树木冬季就要来临。此时树叶中就会产生一种植物激素——脱落酸。当叶片中的脱落酸输送到叶柄的基部时,在叶柄基部会形成一层非常小而细胞壁又很薄的薄壁细胞,植物学家称这种薄壁细胞为离层,离层的形成会使水分不能再正常输送到叶子里。

图片

在脱落酸的作用下,离层周围会形成一个自然的断裂面。叶子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应,会逐渐干枯,自然断裂面越来越明显,经秋风一吹,便会落叶纷飞,甚至无风亦会自动飘零。秋天树木落叶能降低水分蒸腾和减少养料消耗,让树木能安全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

由于各种树木对日照长短的敏感度和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落叶时间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种树木,若所处环境不同,其落叶时间也会不一样。因而人们常发现在瑟瑟秋风中,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已落尽,唯有靠近路灯的树上依然有树叶迎风傲立,这是因为路灯的照射弥补了自然日照的不足。所以,园艺上常用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来延缓花木早衰与落叶。

图片

而松树、柏树等常绿树木,因其叶片表皮细胞壁厚,并且具有一层厚的角质层,加之叶面较为窄小,所以耐寒性极强,风吹不落,经冬不凋。



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何是落叶林?




图片

落叶是植物减少蒸腾,保持体内水分,度过寒冷和 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这一习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但极端气温常会较低;且由于纬度高,冬季降水偏多,气候湿冷,光照不足。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林也会落叶吗?


常绿林的落叶现象其实一年四季都有,只不过每年春季气温回暖,常绿林会集中出现落老叶、出嫩芽、长新叶同时进行的现象。这些树种在秋冬季可不通过落叶等凋落形式减少水热损耗。当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树开始新芽换树叶,老叶生长周期结束进而脱落,凋落量大。此树种在我国多见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图片

不过它们落叶换季的时间较短,春天是它们的集中换叶期,每年三四五月,随着气温上升,常绿树新陈代谢也较旺盛,新芽大量长出,老叶也就脱落更新得快一点。有资料显示这种树大概在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内,就会陆续完成落叶、长出新芽的过程,只是落旧叶与长新叶是同时进行的,所以看起来一直是常绿的。当嫩叶完全长出来的时候,老叶子就掉光了。因此对于常绿林来说基本也都是四季常绿。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图片



落叶有何作用?



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繁盛,对阳光具有遮蔽作用,使到达森林底部的阳光少,有利于降低地面温度;冬季,落掉叶子,阳光可以达到森林底部,利于提高地面温度。落叶离开之后,落在大树的脚下,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变成富含营养的腐殖质,重新被根系吸收,这就是所谓落叶归根。

      图片

但是科学家发现,其实,在还没有落下之前,落叶就已经开始了它的奉献。叶子要落之前就会把里面能回收的东西全部拆掉回收,储藏在树干里面,尤其是氮磷钾等不可再生的物质。所以,落叶的献身“护花”并非在化作春泥之后才开始,而是在还没有落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图片



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春夏季节,树木利用色素通过光合作用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而捕获光能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除叶绿素外,其他颜色的色素的主要作用是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夏季节,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图片

秋天来临后,树木感受到天气的变化。落叶树开始停止生长,只需少量养料就可存活。在落叶前,树干先分解叶绿素,分解产生的物质从叶子输送到树根,作为过冬养料。叶绿素分解后,树叶里就剩下类胡萝卜素(多种色素,主要呈黄色)。

图片

因此秋天树叶变黄,是因为树叶的叶绿素被分解了,叶绿素的分解速度远大于类胡萝卜素的分解速度。当叶绿素被分解完,只剩下类胡萝卜素,我们就看到秋天树上的树叶是黄色的。综合自中学地理研究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