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大湾区地理联考试题及详解,文末免费下载!

 hjh2004 2023-01-17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启用前注意保密

2023届大湾区联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市(县、区)、学校、姓名、班级、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填涂10位准考证号(考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主要有:广府人的“梳式布局”、客家人的“包围式布局”、广客交融的“围梳式布局”、疍民的“顺水排列式布局”。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四种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据此完成1~2题。

图片
1.“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示四种传统村落特征描述合理的是(   )
A.风水塘提供了主要饮用水源       
B.平行巷道不利于夏季通风和排水
C.祠堂一般位于村落核心位置       
D.水运是疍民现在出行的主要方式
【答案】1.A    2.C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②是“顺水排列式布局”的传统村落,③是“包围式布局”的传统村落,④是“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表示“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风水塘离部分民居较远,且水塘一般地势较低,水体流动性较差,水质较差,不宜作为主要饮用水源,A错误;平行巷道有利于夏季通风和排水,B错误;由图可知,祠堂一般位于村落核心位置,C正确;水运速度较慢,且现代水运更适合货运,疍民现在出行的主要方式应为公路运输,D错误。故选C。
【点睛】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湖水透明度是指湖水的透光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浮游生物量、泥沙含量、水体运动、入射光线等。图示意2016~2019年鄱阳湖湖水透明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3~4题。

图片
3.在鄱阳湖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该湖泊处于(   )
A.枯水期       
B.丰水期       
C.平水期       
D.不能确定
4.冬季鄱阳湖湖水透明度低的原因是(   )
A.风速大,湖水运动强       
B.气温低,浮游生物量大
C.植被少,入湖泥沙多       
D.晴天多,光线入射角大
【答案】3.B    4.A
【解析】3.由图可知,2016~2019年,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基本在每年的6~8月。鄱阳湖流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6~8月降水较多,汇入鄱阳湖的径流量大,是鄱阳湖的丰水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鄱阳湖风速大,湖水运动强,带动湖床泥沙悬浮在湖水中,导致湖水透明度低,A正确;冬季气温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浮游生物量少,B错误;鄱阳湖流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植被量与夏季差异不大,且冬季入湖径流量小,入湖泥沙少,C错误;冬季晴天多,但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光线入射角度小,D错误。故选A。
【点睛】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湖泊水位较高;冬季温和少雨,河流径流量小,湖泊水位较低。

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宽幅通常只有数百米。我国秦岭主峰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从海拔500~600米的基带向上一直延伸到海拔2800米左右,被称为“超级垂直带”。图示意太白山南、北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5~6题。

图片

5.秦岭“超级垂直带”所在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
①植被种类丰富②地形高差不明显③气候过渡性强④各垂直带均衡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6.山地桦林对“超级垂直带”起重要作用,因为其具有强大的(   )
A.耐寒性       
B.耐热性       
C.耐旱性       
D.耐湿性
【答案】5.D    6.A
【解析】5.根据材料可知,秦岭主峰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从海拔500~600米的基带向上一直延伸到海拔2800米左右,被称为“超级垂直带”,说明植被种类丰富,地形高差明显,①正确,②错误,A、B错误;该山地垂直自然带种类丰富,兼具南北差异,说明具有过渡性,③正确;各垂直自然带发展不均衡,④错误。故选D。
6.根据所学可知,桦林喜光,不耐荫,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酸性土,沼泽地、干燥阳坡及湿润阴坡都能生长。而随着海拔的增加,桦林依旧占据重要地位,体现的则是耐寒性,A正确;BCD错误。
【点睛】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

平流雾是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形成的雾。湖南省郴州市东江湖的著名景观“雾漫小东江”与平流雾密切相关。图示意2020年小东江库区气温和水温的逐月分布。据此完成7~8题。

图片

7.小东江库区易出现平流雾的时段为(   )
A.2-4月       
B.5-9月       
C.10-12月       
D.1-2月
8.与“雾漫小东江”现象形成有关的自然条件是(   )
A.冷空气南下       
B.夏季水温高       
C.风速较强       
D.河谷地形
【答案】7.B    8.D
【解析】7.根据材料可知,平流雾是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形成的雾,在图示中,5-9月气温与水文的差值较大,且气温高于水温,因此易形成平流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根据所学及材料可知,“雾漫小东江”是温差效应多平流雾出现,河谷地形会加剧温差,易出现雾,才会出现“雾漫”景色,D正确;“雾漫小东江”是地区差异景色,主要发生在5-9月,与冷空气南下时间不匹配,A错误;夏季水温高与“雾漫”景色缺少逻辑关系,B错误;风速较强不利于雾的形成,C错误。故选D。
【点睛】暖湿空气水平流经寒冷地表陆地或海面时,因暖湿空气受冷的地表影响,底层空气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离地表远降温少,这样就在近地面层形成逆温,这种逆温气象学上称为平流逆温。在逆温层以下,空气冷却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而形成平流雾。

福建省泉州市沿海的山腰盐场有200多半历史,至今仍依靠自然条件制盐。图示意山腰盐场2018~2020年月均蒸发量、降水量、海盐产量逐月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图片
9.不利于山腰盐场制盐的气候条件是(   )
A.年蒸发量小       
B.风力小       
C.年降水量大       
D.光照弱
10.与8月海盐产量相比,影响9月份海盐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降水量       
B.阴雨天数       
C.蒸发量       
D.海水盐度
【答案】9.C    10.B
【解析】9.由图可知,山腰盐场常年蒸发量较大,有利于晒盐制盐,A错误;沿海风力较大,有利于晒盐制盐,B错误;由图可知,山腰盐场年降水量大,3、5、6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其余月份中除9月~12月外,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较小,不利于蒸发,C正确;泉州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纬度较低,光照较强,D错误。故选C。
10.由图可知,与8月海盐产量相比,9月份海盐产量较低。与8月份相比,9月份降水量较少,海盐产量应较高,A错误;9月份降水量较少,但海盐产量较低,有可能是阴雨天数多导致的,B正确;9月份蒸发量大于8月份,海盐产量应较高,C错误;9月份降水量较少,注入沿海海域的淡水径流量较少,稀释作用弱,沿海海域盐度应较高,海盐产量应较高,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裸露的水域表面积等,光照越强、气温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蒸发。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广东省作为交通流密集、路网发达的经济强省,交通业的碳排放备受关注。图示意2021年4月广东省高速公路车辆碳排放空间格局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图片

11.粤北高速公路的碳排放量比粤东、粤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路网密度大       
B.接收产业规模大       
C.客货流量大       
D.港口机场数量多
12.降低广东省高速公路碳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
A.减少道路交通流量,控制碳排放       
B.完善交通路网,提高道路畅通度
C.交通工具大型化,提高运输总量       
D.公路两侧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11.C    12.B
【解析】11.由图可知,粤北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与粤东、粤西差异不大,A错误;粤东、粤西位于沿海,海运交通便利,接收产业规模大,粤北地区海运条件较差,接收产业规模较小,B错误;粤北位于广东与北部省份的陆路运输的南北通道必经之处,客货流量大,车辆碳排放多,C正确;由图可知,粤北地区的港口机场数量少,D错误。故选C。
12.广东省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减少道路交通流量不具备现实可行性,A错误;完善交通路网,提高道路畅通度,可以缩短车辆通行时间,减少碳排放,B正确;客货运输的起始点和目的地不尽相同,通过交通工具大型化和提高运输总量不具有现实可行性,C错误;公路两侧植树造林和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净化污染,但不能降低碳排放,D错误。故选B。
【点睛】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避免灾难的发生,国际社会正在采取减缓和适应措施。减缓措施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适应措施主要指的是降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灌溉等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

2022年,世界化工巨头德国B集团关停了国内部分生产线,加快了向我国华南地区某海岛石化基地投资建厂的速度。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B集团向该石化基地转移生产线的主要因素是(   )
①资金②海陆交通③产业基础④技术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可以(   )
A.减少基础设施投资       
B.降低工人培训成本
C.改变区域产业体系       
D.优化石化产业结构
【答案】13.C    14.D
【解析】13.B集团是世界化工巨头,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我国华南的石化基地在资金和技术水平上不占优势,故资金和技术水平不是影响其生产线转移的主要因素,①④错误;该石化基地位于我国华南地区某海岛,位于沿海,且临近中国大陆,海陆交通便利,②正确;该石化基地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有利于承接B集团的产业转移,③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需要新建工厂,可能会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即使B集团全额投资,也不可能减少基础设施投资,A错误;B集团技术水平较高,其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流程可能与国内不同,可能会增加工人培训成本,B错误;该石化基地以石化产业为主,B集团是世界化工巨头,故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不会改变区域产业体系,C错误;B集团是世界化工巨头,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后有利于优化石化产业结构,D正确。故选D。
【点睛】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并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图示意2009和2019年我国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图片

15.推测2009~2019年我国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时空演化的总体特征是(   )
A.分布范围整体扩大       
B.空间趋于优化均衡
C.中部地区数量减少       
D.未能突破胡焕庸线
16.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政府政策②劳动力成本③产业基础④创意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5.A    16.D
【解析】15.由图可知,相比2009年,2019年我国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总体扩大,A正确;2009年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分布较为分散,2019年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可知其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并未趋于优化均衡,B错误;相比2009年,2019年中部地区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增多,C错误;2019年,胡焕庸线以西以北地区出现了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说明其突破了胡焕庸线,D错误。故选A。
16.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可知当地政府政策支持,①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且数字创意上市挂牌企业更侧重劳动力素质,而不是劳动力成本,②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数字创意产业基础较好,且创意人才较多,③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④正确,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虽然受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多受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如原料、市场、动力、交通运输、劳动力成本及素质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云南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因冬季蔬菜上市早而素有“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美誉,农业人口占90%以上,以中低产田为主,荒坡地占比大。2022年元谋县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园区内整治坡耕地、荒坡为梯田,布置光伏发电设施,发展光伏特色农业项目。图示意元谋县地理位置及光伏特色农业。

图片

(1)分析元谋县被称为“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简述元谋县发展农业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光伏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对当地传统农业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处干热河谷,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受地形阻挡,冬季冷空气影响小,利于早熟,冬季蔬菜上市早。
(2)地形起伏大,平地少,中低产田比例大;降水较少,且流失快,水源不足;雨季时降水强度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薄且肥力不足。
(3)充分利用坡耕地和荒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利于生态恢复;坡耕地整修为梯田,减少水土流失,利于水土保持。
【分析】本大题以云南元谋县的冬早蔬菜和光伏特色农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元谋县被称为“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主要原因是热量条件好,故可从纬度位置、地形等下垫面因素分析,冬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云南元谋县地处低纬,纬度低,热量充足;由材料“云南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可知,元谋县地处干热河谷,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元谋县离冬季风源地远,且北部多高大山脉,受地形阻挡,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利于早熟,冬季蔬菜上市早。
(2)农业自然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水源、土壤等。由材料“云南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和“以中低产田为主,荒坡地占比大”可知,元谋县地形起伏大,平地少,中低产田比例大;元谋县位于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处干热河谷,降水较少,且流失快,水源不足;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雨季时降水强度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薄且肥力不足。
(3)光伏特色农业项目建设对当地传统农业的积极影响可从其对农业的不利自然区位因素的改造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园区内整治坡耕地、荒坡为梯田”可知,光伏特色农业项目充分利用坡耕地和荒坡,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改造成梯田后,可减少水土流失,利于水土保持。由材料“布置光伏发电设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利于生态恢复。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研究发现:在古近纪(距今6600~2300万年),地球上气候曾经发生显著变化;距今约4850万年,一种名为满江红的植物曾铺满北极海面,距今约4800万年突然消失。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现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淡水表层,细小绵密、繁殖快、固碳能力强,气温低于5℃会死亡。图示意距今4850~4800万年北极海区地理位置。

图片
(1)指出距今4850万年满江红繁盛期,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2)分析满江红能够在北极海区大量繁殖的原因。(8分)
(3)推测北极海区大量生长满江红对其他水生生物和大气可能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1)温暖湿润;喜温植物满江红能够在北极海域表层大量繁殖生存。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降水导致河流(地表径流)汇入量大,淡水稀释了北极海域表层盐分;当时海域较封闭,与其他区域水域水体交换不畅;底层海水密度大,使高盐度海水不易和表层淡水垂直交换。
(3)大量满江红铺在海面,消耗了水体中的氧气并阻挡了阳光,使其它的水生生物死亡;满江红固碳能力强,能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对地球进入寒冷期有一定影响。
【分析】该题植物满江红为材料,涉及气候特征、生物生长的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析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详解】(1)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满江红的生长习性气温低于5℃会死亡,从图示可以看出,4800万年前满江红分布于北极点周围,因此可以判定,此时的北极地区温暖湿润。
(2)根据材料可知,4800万年前,北极地区气候比较湿润,降水也较为丰富,而陆地上的众多河流注入海洋,冲淡了表层的盐分,利于生长;从图示可以看出,4800万年前,北极地区海域较为封闭,与其他区域水体交换不畅,而底层海水密度较大,使得高研读海水不易与表层淡水进行垂直交换,因此比较适宜满江红的大量繁殖。
(3)根据材料可知,4800万年前的北极气候相对湿润,水域环境相较单一,适合满江红的生长,而大量满江红的生长会在海面形成一个植物面,不仅会消耗了水体中的氧气,而且还会阻挡阳光,致使其它的水生生物死亡;满江红还拥有较强的固碳能力,能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满江红的大量繁殖,会是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对地球进入寒冷期有一定影响。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浙江省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貌发育典型。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崩塌形成破火山;后期火山多次喷发形成厚达500米的流纹岩层。科考发现该流纹岩层含有晶型完好的斑晶矿物,有类似沉积岩的水平层理。流纹岩层分布区沟谷众多,沟谷两侧多发育狭长、陡峭、宽阔如屏的崖嶂地貌。图10示意早期破火山的形成过程,图示意雁荡山流纹岩地貌形成模式。

图片
(1)描述雁荡山早期破火山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4分)
(2)岩浆喷发有“强烈爆发”和“宁静溢流”两种截然不同喷发方式,推测雁荡山流纹岩层形成期间岩浆喷发的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雁荡山崖嶂地貌发育的过程。(6分)
【答案】(1)呈环形,凹陷洼地;多环形或放射状断裂,断裂岩层面积广,地形破碎。
(2)方式:宁静溢流。理由:流纹岩具有水平层理,是由岩浆缓慢堆积形成,说明岩浆喷发缓慢;流纹岩中斑晶矿物晶型完好,未被破坏,说明未经历爆发式喷发。
(3)流纹岩层多断裂、垂直节理,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大量沟谷;沟谷两侧岩壁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作用,高差增加,山体变小、变薄,形成崖嶂。
【分析】该题以雁荡山为材料,涉及火山地貌、崖嶂地貌、地貌的发育过程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详解】(1)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崩塌形成破火山,从图示可以以看出,呈现明显的环形凹陷,并有环形或放射状断裂,且断裂岩层面积较为宽广,地形相对破碎。
(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流纹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一类,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流纹岩是由岩浆缓慢堆积而形成,因此说明岩浆喷发缓慢,而科考发现该流纹岩层含有晶型完好的斑晶矿物,未被破坏,说明未经历爆发式喷发。因此可说明其喷发属于“宁静溢流”。
(3)根据材料可得,雁荡山崖嶂地貌后期受火山喷发作用形成较厚的流纹岩层,在地质作用下,流纹岩多断裂,垂直节理发育,在外力作用,特别是流水侵蚀下,形成大量沟谷,沟谷中的岩壁持续受到流水侵蚀,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崩塌,高差不断增加,崩塌之后山体会逐渐变小、变薄,最终形成崖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