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上的中国画——浅绛彩瓷

 非亲似亲fhf 2023-01-17 发布于上海

清光绪 金品卿制粉彩百鸟朝凤纹大盘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事过一百多年的20世纪70—80年代,国内文物商店仍大量存有此类瓷器,被统称为“大路货”。当时,各级博物馆拒其于门外,民间收藏亦少之又少。“大路货”终成“积压货”,文物店只得按类、按规格成百上千的以“统货”低价外销或内销。经过20多年,“大路货”终于日渐稀少。以至今日,当人们重新开始研究、收藏、欣赏浅绛彩瓷时,它早已因物稀而身价百倍了。

浅绛,“浅”意为轻浅,“绛”指红色。“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浅绛彩是指在清末民初兴起的一种以黑色为主调的釉上彩颜料,它与其他粉彩、五彩不同的是,它不用“玻璃白”的打底,可以直接在瓷器上填色,只加入少量调和油,就可在瓷胎上绘制山水画。经过渲染淡彩等釉料经650-700度低温烧制,艺术画风与浅绛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被称为“浅绛彩瓷”。

同光时期,官窑日渐式微,在咸丰三年(1853年),对于御窑厂而言,尽是黑暗时刻。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景德镇的御窑厂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是专门烧造皇室专用瓷的窑厂,也难逃起义军一把大火的烧毁殆尽,那些皇家御用的瓷样纹饰资料也散落或终结。画师、工匠、官员们也难逃一劫,只有少数能够侥幸逃脱出来。可是,御窑厂也因此停摆了好几年。御窑厂倒闭,画师群体解散,大量的工匠流落民间,不过幸好,凭借一门手艺谋求生计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依然可以为富商官员们画些瓷器,解决温饱问题之余,闲暇时还可以进行自己的创作。青花粉彩费力费料,在乱世中他们选择追求更高的性价比,省工省料,依靠的是个人的画工技法去打开市场。恰逢这一环境契机,画师们不用再受到宫廷御用瓷严格的统一制式的安排,反而可以真正的画出自己心中所愿之景。瓷器上开始出现了代表着画师个人的艺术浅绛彩便因此而诞生,也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上的中国画。

提起浅绛彩,不得不提起程门,他被称作“浅绛彩祖师爷”。在咸丰五年(1855年),程门和次子程荣共同创作的最早一件浅绛彩白瓷花耳扁壶(现藏于安徽省黟县文物管理所)。据《黟县四志·人物志》记载,程门“幼聪慧,工书善画,作行书随意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画尤精妙绝伦,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虫、鱼、鸟、兽,兼擅其长,其得力于唐、宋、元、明及清初大名家甚深,故所谓直到古人。咸丰、同治时,名噪大江南北,赏鉴家得其片幅零缣什袭,藏之。”程门在浅绛彩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浅绛山水上,而程门的花鸟画有着野逸之风,往往用一枝一鸟表现内心的情感,枯木寒鸦、寒梅冻雀等题材都尽显天性野逸之姿。

与程门同一时期,还有两位浅绛彩名家金品卿和王少维,他们被称为“御窑厂的两支笔”,他们不仅都供职于御窑厂,还是惺惺相惜的好友,他们有时候也会共同创作。加上另一浅绛彩名家王凤池,三人珠联璧合,王凤池题跋、金品卿画花鸟、王少维画人物,王凤池与程门、金品卿、王少维并称为晚清“浅绛彩瓷器四大家”。他们使得山水、人物、花鸟与古代诗文交相辉映。在金品卿的花鸟作品中,可以看到清代花卉画家蒋廷锡、花鸟画家华秋岳等名家的影子,还受到西洋水彩画的影响,颜色运用明亮清新,但是渲染能力极强,在白瓷的映衬下,更有一种明艳又淡雅的氛围,细看他们作品就一个词“干净”。

金品卿作为御窑厂的一把手,他的粉彩作品也令人惊叹,代表作就是光绪为慈禧太后五十五岁而作的百鸟朝凤纹大盘,这只盘子的精彩程度完全超乎想象。盘内是55只浅绛彩珍禽图,外壁是布满松石绿釉的“大雅斋”风格。而且在盘心浅绛珍禽图间,隐约落有“金品卿画”画印一枚,可以说是同光时期乃至当代景德镇浅绛彩瓷器烧造史上不可逾越的传奇大师。

王少维则擅长的人物与山水相结合,并且还会画动物肖像,尤其是画“猴”,造型严谨,并且神形俱佳。他有一个有趣的名号叫“画饼书生”,他的作品相对于金品卿和程门在数量上更少,所以颇为珍贵。他笔下的人物,用线勾勒细腻,而且很有故事感,加上同样精湛的山水花鸟笔法,让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当然,在浅绛彩的传承中,还有许多名家的有着他们个人特色的作品。如果说,浅绛彩瓷的第一梯队属于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那么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就有被称为浅绛“十大家”:俞子明、罗旸谷、汪藩、汪章、汪友棠、梅峰樵、徐善琴、许品衡、方家珍、余焕文等十人。

浅绛彩在同治时期还处于兴起的时代,而带领浅绛彩走向兴盛的正是御窑厂的画师们,它更高的性价比,自然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故在光绪年间,浅绛彩瓷臻于颠峰。20世纪20年代后,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色彩浓丽的新粉彩取代了浅绛彩瓷。新粉彩是模仿文人画家的艺术风格在瓷器上绘画,运用工笔重彩,追求赏心悦目的效果,更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符合近代商品经济要求。自此,浅绛彩瓷从咸丰年间兴起只有70年左右。

从同治到民国前期,有姓名可考的浅绛彩瓷画师已有550多名。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了浅绛彩的名家,因为他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是他们在瓷器上传承了中国书画的源流,让古老陶瓷艺术焕发了新的青春。艺术作品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浅绛彩画师们,在特殊时代下受生活所迫的一种艰难尝试,他们在瓷器上带入了个人的印记和抒发自己的情绪,赋予了生命的灵魂,完成了瓷器烧造从匠人手艺向艺术华丽蜕变的过程,延续了中国瓷器两千年的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