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夕将至,有啥习俗?老人说:除夕三压,新年福不缺,三压是什么

 一甲山人 2023-01-18 发布于山西

腊月建丑,正是冬春交替之时,也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为岁穷月尽,除旧迎新之时,所以腊月为晦月,也叫除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晦月晦日,除月除日。白昼为朝,夜晚为夕,除日的夜晚就是除夕。老人说:除夕三压,新年福不空,三压分别指的是啥?

除夕的意义?

农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反映着月亮的“朔望弦晦”。除夕是农历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晦日,为尾晦。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个朔日,也叫元朔。尾晦与首朔的相连,是新旧之年交替之时,也是除旧与迎新的最后时刻。

夕和月原本是同一个字,都是半个月亮的形象,只不过两个字的用意不同。月指的是月亮,一个月也就是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而夕指的是夕阳西下,新月初升,也就是黄昏之后。所以除夕,也就是除日的黄昏之后,是旧年里最后的月晦之夜,为岁穷月尽之时,晦气聚集之地。

月亮为太阴之精,其力量与阳相反,因此除夕也就是除掉月亮最后的晦气,以及一切与人作对的力量。古人将一切看不见却让人害怕的东西统称为“鬼”,书云:夕乃鬼也,是一年的晦气孕育而成,也被称为祟,所以除夕就是驱除夕,也是除祟。

除夕三压

一、压祟

除夕的意义就在于除掉夕,夕也被称为祟,为月亮最后的晦气孕育而成。每逢除日的夜晚,便会跑出来捣乱,会吹灭家里的灯火,并用手去摸熟睡小孩的头。说是被“祟”摸过之后就容易生病,甚至会变成愚痴。于是人们在除夕之夜不睡觉,谓之“守祟”。

人们为了除掉夕,还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吃饺子,放鞭炮,驱傩,点灯照虚耗等,都是为了驱赶“祟”。祟是一年中最后的月亮之晦气,晦为月尽,有黑暗之意,所以夕怕灯火。因此除夕之夜不熄灯,谓之照虚耗,所谓“虚耗”也就是晦气。

《岁时杂记》说:交年之夜,门、及床下以至圊溷皆燃灯,除夜亦然,谓之照虚耗。《东京梦华录》中说: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面具,执金枪龙旗,装门神。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

人们在除夕之夜用松柏枝点燃篝火,在院中撒一些芝麻杆,踩在上面发出声响,谓之“踩祟”。所以除夕重在除祟,后来人们发现“祟”怕铜钱,于是在除夕之夜,大人们会将八枚铜钱放在小孩的枕头下,用来吓唬祟,俗称“压祟钱”,也可以说成“压夕钱”。

当然最初的压祟之物并非真正的铜钱,而是像铜钱的物件,后来就演变成了“压岁钱”。那么“压岁钱”的作用就是驱赶祟,所以要在除夕之前送给小孩,用以“压祟”,也就是压住月亮最后的晦气,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二、压锅

有个成语叫年年有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然而年年有余,也只是在有吃有穿的基础上,还能有所剩余而已,既然是一种愿望,也就说明了年年无余。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如果此时依然有剩余,也就寓意着生活富裕,年年有余。

所以每逢除夕之夜,人们都会在锅中放两个馒头,也就是不让锅空着,俗称“压锅”。相传朱元璋小时候非常穷,经常吃不饱饭。某一年除夕,他就跑到别人家厨房,想找一些食物充饥,结果厨房里什么都没有,就连锅里也是空空的,他一气之下就将别人的锅偷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朱元璋觉得这样不合适,于是又把锅送回去了。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就下令除夕之夜,锅里不准空,要放两个馒头在里面,是为那些吃不上饭的人准备的。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过除夕之夜锅中没有食物,也就是贫穷的象征,穷的揭不开锅了。

三、压床

除夕是除月除日,晦月晦日,是一年的晦气聚集之地。所以除夕之夜,小孩熟睡之后,就容易出现被“祟”压住的情景,想起而不能起,想动而不能动,想喊而不出声,清醒之后,一切又恢复正常,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

所以人们在除夕之夜要守祟,灯火彻夜不息,放鞭炮以驱赶,床下放灯火来照虚耗,以铜钱来压祟,这一切都是为了驱赶祟,以护住熟睡的小孩。在晦气聚集之时,如果家中没有人居住,晦气就会居住在家中,因此除夕之夜房子里不能空着,要有大人居住。

特别是小孩熟睡之后,大人要在床上陪伴,谓之“压床”。所谓压祟钱,原本就是放在床上的枕头之下,也是压床的一种,有些地方则是将书本放在枕头下,或者刀具放在床头,其用意都是一样的。

《风土记》中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虽然房子是一家人长期生活和居住之地,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压床也就是压房,床不空,也就是房子不空。意思就是不能让晦气跑到床上。

因此除夕的主要习俗就是用尽各种办法,赶走一年中最后的晦气,将所有的不如意留在旧年里,以年关为界,重新开始,不让旧年里的晦气沾染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