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21 我本来不是邮轮的爱好者,总觉得这是老年人的出游方式,再加上疫情的心理阴影,对邮轮一直敬而远之。去年无意中看到微信群里有一个旅游团介绍MSC 新船World Europa新航线游中东三国。因为从来没去过中东,又是意大利的超豪华新船,就有试一试的冲动。早早地报名参加了地接团,然后订了从洛杉矶直飞迪拜的阿联酋航空公司的飞机票。后来十一月在卡塔尔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个地区,让我对这次出行变得更期待。 曾经贫困潦倒的暴发户 阿联酋在发现石油前是片很贫困的土地。当时住着茅草屋,靠打渔挖蚌里的珍珠,与邻居伊朗换大米为生。下图就是他们当年出海打捞的渔船。 直到1966年英国第一次在阿联酋开采出石油,并让印度人掌管。当时的阿布扎比酋长国的酋长谢赫扎耶德不愿意被英国和印度操控,于1971年想和周边的另外8个酋长国联合,把操控权夺回来,除了卡塔尔和巴林酋长国没有加入,总共7个酋长国成立了现在的阿联酋。谢赫扎伊德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第一任总统,并连任7届,直至2004年 因病去世,享年85岁。后来由他儿子继任总统,他也被阿联酋尊为“国父”,被葬在最奢华的世界第七大清真寺-阿布扎比大清真寺里。这座花费了55亿美金48吨黄金11年时间打造的大清真寺,低调而奢华。我会在另一篇游记里专门讲述我对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的了解,敬请期待。 阿布扎比在阿拉伯语中是羚羊出没的地方。既是阿联酋的首都,也是整个阿联酋最富裕的酋长国,拥有全国95%的石油储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阿布扎比的酋长一直担任该国总统。 阿布扎比的富裕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她的绿化面积,比迪拜好很多,这也是唯一一个有淡水资源的城市。下图是我们在市中心的海滨大道开过看到的风景。 阿布扎比的所有道路的分割都不是划实线或虚线,而是用白色的铆钉(见上图)这也是其财富的象征之二。同时铺铆钉也会让司机在开车压线时感受到震动而及时调整方向盘。 阿布扎比财富的第三个表现特征是她的教育。阿布扎比人口270 万,拥有16所大学。自从开采石油成功,成为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阿联酋也在提高教育上不遗余力。教育费用国家全包,还对大学生发放奖金。纽约大学在阿布扎比也开设了分校,第一二年在阿布扎比读,三四年级回纽约本部读。从2010年建校以来,已经陆陆续续录取了一些从中国大陆申请的学生。据说录取前还要面试家长,所有面试的往返机票和住宿费,学校都会报销,如果被录取,家长假期来探亲的住宿交通费用也是学校出。如果顺利毕业,学校还会奖励学生折合480 万的人民币。毕业后什么都不干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 下图是阿布扎比的投资局,外形像菠萝,外壳根据日照的时间和方向局部打开关闭来节省能源。 阿布扎比的投资局是低调的存在,是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和马化腾的腾讯集团背后的终极Boss。 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相比阿布扎比的低调奢华,迪拜更张扬高调。迪拜Dubai在阿拉伯语中是臭虫的意思,大家一定没想到吧迪拜是沙漠之地,所以盛产臭虫,早年很多人来了回去后提起迪拜就免不了说是有臭虫的地方,这样臭虫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就是现在,迪拜的所有酒店每年也要杀一次虫。 迪拜没有阿布扎比幸运,既没有淡水资源,石油也早就开采完,所以只能另辟蹊径,那就是打造成一个世界自由贸易区,不收关税,吸引全世界各国的投资者。迪拜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中东地区经济金额中心。 还有一个小故事分享。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原来起名迪拜楼,但在建造过程中正赶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钱完工,于是向当时的阿布扎比的酋长哈法特借钱,才得以完工。出于感激,将世界第一楼改名为哈法特大楼,论有土豪邻居的重要性。 下一站再见 see you at the next s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