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述评耳穴的命名和定位-许瑞征

 野李子 2023-01-18 发布于陕西

述评耳穴的命名和定位

南京医学院针麻研究室 许瑞征*陈守基

耳针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早有记载,散在各部医书中耳廓上的穴位就有十余个。

由于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耳廓和机体的关系,故耳穴又有反应点、敏感点、压痛点、良导点、低电阻点等别称,目前一般把集中在耳廓上的所有治疗点,都统称为耳穴[1]

1956年法国 P.Nogier 在学习我国针灸学的基础上,耳穴有了增添,并提出了耳穴与人体之关系,颇似一胚胎倒影,当时耳穴共有42个[2]

我国近年来通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实践,耳针亦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耳穴剧增到67个[3]、138个[4]、234个[3]

一、

关于耳穴命名的方式问题

耳穴的来源绝大部份是通过治疗总结而来,部份耳穴来源于耳穴诊断和耳针麻醉。目前耳穴的命名方式概括一下有六种之多。

1.以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指、腕、肘、肩、锁骨、颈、胸、腹等。

2.以外周神经和中抠神经来命名:有交感神经、坐骨神经、枕小神经、小脑眩晕中枢、言语中枢、四肢运动中枢等。

3.以十二经穴和脏腑而命名,如:三里、委中、太阳、三焦、心、肝、脾、肺、肾等。

4.以疾病或症状来命名,如:血吸虫基本点、神经衰弱点、腹水点、高血压点、肝硬化区、抑郁症、强迫观念。

5.以药名来命名,如:鼻眼净点、阿托品点、鲁米那点。

6.其它类,如:安慰点、支点、阑尾力线、饥点、渴点。

其实耳穴的功能虽有差别但并非绝对,往往具有多种功用。一个耳穴亦不仅是治疗一种疾病,如神门穴,就有60余种病症治疗时均应用它,另有50余种常见病症治疗时可用内分泌穴,说明耳穴之间还有很多共性[6],所以某些耳穴拿病名或症状、药物来命名就显得不够确切,并往往给人们带来误解。如:原青光和散光两穴,给人一看就易造成一种错觉,以为青光穴是专治青光眼的,散光穴是治疗屈光不正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两者治疗功用基本相似,凡是眼疾均能选用,故后改为目1、目2。

即使同一部位由于各地通过不同的实践,取得了不同的认识,耳穴的命名也完全不同。如:位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神门穴,原系北京某老中医发现针刺该处有镇静安神作用而称神穴。后由另一单位在制图时改为神门穴。1970年解放军某部因该处治疗盆腔炎疗效较好,而将改为盆腔穴,将原神门穴向对耳轮上脚方向稍上移了一下。日本将此点称为阴交点。P.Nogier 又把该处称为髋关节点[7]。这种紊乱现象既不利于普及推广,亦不利于医疗科研。

二、

关于耳穴的定位问题

耳穴的定位和命名一样存在许多问题,同一个穴名分布部位可以相差很大,少则几个,多则可有二十余个不同的定位。例如血吸虫特异点,广州中山医学院定位在前列腺与大肠穴之间;苏州某部队医院定位在大肠与阑尾穴之间;南京、泰兴等地则定在胃的后上方与肝脾交界处。根据各地临床报导,阑尾穴在廓出现的不同反应点或区就有22处。见图1:

图片

由此可见,有关耳穴的定位问题比命名所存在的问题更为复杂和困难。通过临床经验所取得的这些耳穴究竟哪一点或哪一个区更为准确,则缺乏可靠的科学实验。

三、

耳廓的胚胎倒影问题

人耳系属一胚胎倒影虽是法国 P.Nogier氏所提出,但我们祖国医学早已提出人体每个部分都是整体的一个局部,局部和整体两者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灵枢·口问》篇 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廓和全身十二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耳廓和人体虽有联系,但不完全是机械的对应关系。1975年,法、德两国,Nogier,Bourdiol和Bahr等人出版之耳图,把人体全身的血管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及泌尿生殖系统、内脏系统、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全部投射在耳廓上,全身 200 余个不同解剖名称,几乎全部按倒影之规律来定位。例如:颈总动脉穴相当于在颈区、大脑基底动脉在耳背的枕区,肱动脉及共分枝尺、桡动脉就是分布在耳舟的肩穴和肘穴处,见附图2。

图片

我们认为把人体的每一组织器官,完全刻板的生搬硬套到耳廓上去,就难免陷入为形而上学。耳廓和人体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否完完全全是一胚胎倒影,尚值得研究。

四、

体穴的搬家问题

耳针是针灸疗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十二经络虽是直接或间接地都和耳廓发生关系,但两者在临床治疗中各有特色,穴位亦不能完全相等取代。目前国内外有一种趋势,正在逐步把十二经络之体穴搬至耳廓,现有统计已有:风府、天柱、通里、阴郗、神门、合谷、三里、委中、三阴交、太阳、涌泉、百会、哑门、听聪、听敏、后听宫、后听会等近20个体穴搬到了耳廓,参见图 3。

图片

其中大部分穴位在耳廓的定位主要是根据胚胎倒影之概念而定,同样尚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五、

特异穴位的命名问题

我们认为对于某些特异穴位的命名和定位则更应慎重,如:冠心点、肝硬化区、腹水点。尤其是肿瘤特异区象这样的命名似乎显得过于肯定,虽然《耳针》一书作者,认为该线是诊断肿瘤的依据之一,阳性率高达97.4%[4]

上海某单位并且把耳垂背面与肿瘤特异区相对的部位称它为肿瘤背特异区,耳垂前面扁桃体4~轮4,这一条狭长带又称它为肿瘤正特异区。

但根据苏州、南京等地在重复实验中认为该肿瘤特异区在癌肿与疾病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临床一些病员当发现该区有刺痛或探测仪器出现音响,容易造成精神紧张而盲目就医检查,影响生产。

所以对于一些带有恶性刺激的特异穴位的命名应尽量避免,以免产生副作用。对现有的肿瘤特异区的定位和命名,尚值得进一步商榷。

六、

耳穴的精练问题

某些耳穴可能纯属一种推理性的,并没有严格的实验依据,例如:上、下颚之间的舌穴;胸穴下面的乳腺穴,并且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颈穴外侧方的用状腺点;脾区的松肌点;前后腹膜穴之间的脐周穴;子宫穴附近的提宫穴和附件穴。见图4:

图片

某些想象及推理性的耳穴其实舌穴的敏感点并非一定在上下颚之间,并且上下颚穴本身亦具有治疗舌部疾患之功能。

胸区原来就能治疗乳腺炎、产后缺乳症等病。

松肌点原是解放军某部根据脏象学说:“脾主肌”的中医理论指导而提出。但我们在腹部耳麻手术中,加刺该穴,结果并没有看到有明显的肌肉松弛作用。

同样某地为了提高针麻效果,在耳甲艇中提出了前后腹膜穴,在临床试用中,腹膜的镇痛效应也并不显著。再说子宫穴原来就具有治疗子宫脱垂、盆腔炎、附件炎的功能。

诸如此类推理性的耳穴,复经临床验证如属不显著者则可以考虑删去。

在耳甲腔肺区及其周围的穴位就有:肺气肿点、气管炎点、矽肺点、内肺点、外肺点、支气管扩张点、结核点、气管、支气管等九个耳穴,按此发展,以后必然还会有肺脓疡点,肺炎点、肺癌点……等等。见图5。

图片

难道某一个病果然在耳廓上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穴位吗?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并不完全是这样,有时有敏感点出现,有时亦可以没有反应,敏感点的呈现往往也不是一个点而是若干个点,所以同一内脏不同疾病的反应点,并且又在同一个区域内的话,这些耳穴则可以精简,这样更便于学习和掌握。

七、

几点建议

1.加强耳针研究的科学性

耳针的研究首先应观察耳穴的特异性问题,这和针麻原理的探讨是绝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无论是临床观察还是实验,都应加强研究方法之科学性,设计和分组均需符合统计学之要求,注意排除主观性,根据课题需要可分设有关对照组。观察指标尽量应具体而客观,资料记录要及时和完整。所获数据结果应进行统计处理,总结应注意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推理要符合辨证法和逻辑,以免导致错误结论。

为避免穴位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为观察穴位的单一作用,故一般只宜单个耳穴进行对照比较,在慢性实验或长期观察中,常可受到一些主客观的干扰因素而影响结果,故以观察即时效应为主。如:哮喘病人耳针前后可进行呼吸描记观察其变化;面瘫病员可观察面肌的肌电反应;植物神经紊乱者可进行皮电、心电、皮温、出汗等试验观察。这样既可积累可贵的科学资料,又不影响病员的及时治疗。

2.重视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虽和人体有差异,但不能由此而忽视,而更应予以重视。一般志愿者或病人的观察均受到许多条件限制,动物实验却能弥补这些缺陷,其实验条件可随研究人员严格需要而控制,急性和慢性试验又可以相结合,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为研究耳穴,体表和内脏的关系建立了一些动物模型,如:兔子腹腔注射松节油造成弥漫性腹膜炎之模型;胃粘膜下注射冰醋酸造成胃溃疡;猴子骨折和脑室灌注药物。等等试验。这些结果都为耳针的作用原理、耳穴的定位划区问题提供了客观的资料。

3.耳穴的筛选和统一

耳针随着国内外耳针疗法的发展和普及,新耳穴的发展和命名越来越多,老的耳穴又原封不动的不加筛选,长此以往,新耳穴必将无法安插。我们曾统计过人耳前后两面平均面积仅有34平方厘米,我国现常用的耳穴有81个[8] 。Nogier 等所订耳穴图有 205个耳穴,云南玉溪所订耳穴计 234 个,平均每个耳穴仅有0.4~0.14平方厘米,这对于初学者准确定位则将增加许多困难。

因此耳穴的确切定位,必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的有关科学实验方法;结合普查已确诊病例的反应点分布;同时观察同一内脏不同病症的反应点的异同点;某些相同耳穴的对照核实。逐步有计划的对现有的耳穴加以验证和归纳而达到相对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