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鸭跖草能解热利尿,饭包草不太行呢?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1-19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鸭跖草,俗名竹叶菜,产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常见,生于湿地。

药用,为消肿利尿、清热解毒之良药,此外对麦粒肿、咽炎、扁桃腺炎、宫颈糜烂、腹蛇咬伤有良好疗效。

鸭跖草特别常见,和饭包草容易混淆,我们可以这样区分。

首先,鸭跖草有消肿利尿的功效,对应它生于湿地。

即使不是湿地,空气湿度也是很大的,我在贵州的山里面,老下雨的长沙的夏天见过它。

它生长的环境水分过多,就得想办法排水,于是有消肿利尿的功效。

除了生境,看叶子也能窥见一二,鸭跖草的叶子摸起来滑滑的,雨水在上面也是时刻准备滑下来,不会浸润进去的样子。

饭包草的叶子就毛茸茸的,感觉更亲水一些,就像不同的布料,有些吸水厉害,有些不咋个吸水。

饭包草我是在北京遇见的,北方相对南方是要干燥一些,我遇到的这饭包草就不想着排水,还得想办法吸点水。

为什么植物的这些特性会影响我们呢?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说:量子力学里面提到物质的本质是共振的弦,既然本质都一样,那从微观角度肯定是能互相影响的。

要从我们熟悉的角度来说呢,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然后通过基因指导合成蛋白质等物质,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习性。

动植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我们吃它们能消化,说明基础材料是共通的。

既然他的基因指导他表达出这样的特性,那进入我们体内也能够相应的影响对应基因的表达。

为什么要道地呢?也就是看他的生活环境,这个和我们人一样,孟母三迁嘛,环境会让他的基因选择性的表达。

要是把鸭跖草放在一个很干燥很干燥的地方种植,它要是能活下去啊,就不利水了,吸水还来不及呢。

利水是一个功效,更大的功效是清热,这也得看环境,夏天采收的话,受环境影响,要对付热带来的细菌病毒,它就合成了对应的化合物。

冬天采收的清热功效估计弱一些,天寒地冻的热细菌也消停了,它也不必时刻拉响警报。

药典上鸭跖草写的是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我想这就是古人讲究采收要有时,药材要讲究生境道地的原因。

1:鸭跖草

2:饭包草

鸭跖草的应用

农民们都把鸭跖草看成是蔬菜的祸害,见到就欲除之而后快,稍微不注意,田头水沟边又长满了。

山中无闲草,识者都是宝。新鲜的青草药比晒干的好,晒干是方便保存,在民间,草药用新鲜的比干品更容易见效。

用鸭跖草跟赤小豆一起煮,治尿道炎,拉尿涩痛且黄,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这新鲜的青草药,总是最好。

只有熟悉草药的生长特点,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这草药的特长,鸭跖草,最喜欢长在潮湿多水的地方。

凉利之药生湿地,这鸭跖草正是偏凉偏通利的,能够把火热降下来,通过它甘淡味,打开水道,利水下行,从而达到消肿降热的效果。

鸭跖草既可以治疗湿热水肿尿少,也可以治疗急性尿路感染,尿赤尿涩痛,可以清热利水以消肿。

学药要到大自然中去,学临证要跟病人面对面地交流。向大自然学习造化之理,向病人学习疾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向书本学习古圣先贤的宝贵经验与教训。

鸭跖草喜欢生在水边,它能清热泻火,利水消肿,它是甘淡偏寒凉的,所以脾胃虚弱的人要少用。

超链接:

1:鸭跖草,临床用途

2:鸭跖草与饭包草

鸭跖草本草记载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日华子本草》曰,鸭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濒湖集简方》曰,治小便不通,鸭跖草、车前草各一两捣汁,调入少许蜜,服用。

《泉州本草》曰,治五淋、小便刺痛(急性尿路感染或结石),但见小便黄赤者,用新鲜鸭跖草的嫩叶四两,捣烂加开水一杯,搅汁调蜂蜜内服,每日三次,体质虚弱者,药量须减半。

1:鸭跖草

2:饭包草

3:春节大礼包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曾培杰 陈创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