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哈迈德内贾德,一位治国无能,被夸大的伊朗总统

 James5291 2023-01-19 发布于北京

伊朗自古以来便是亚欧大陆上重要的中心地带,沟通着中亚,南亚与欧洲的联系。如今,随着人类进入化石能源时代,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成为了左右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

但与那些富裕的海湾石油土豪不同的是,尽管手握丰富的油气资源,伊朗的经济发展却没什么起色,民众的生活水平在发展中国家里面也属于中下游水平。

时至今日,伊朗因为遭受经济制裁,通货膨胀和油价下行的冲击,民众的生活水平受到了严重影响。

而就在十多年前,伊朗还不是这般模样。在某一位总统的执政期间,伊朗的人均GDP曾一度从3200美元涨到了8500美元,经济增速领跑中东,让人们仿佛看到了一阵“伊朗希望”。

此人便是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一个以反美斗士的形象闻名世界,如今却被认为“夸夸其谈”,被过分吹嘘的伊朗总统。

1,铁匠之子的仕途

内贾德于1956年10月出生在伊朗塞姆南省的一个铁匠家庭。

他虽然家境平凡,但却难得的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伊朗科技大学,在校内学习土木工程专业,并在后来获得了博士学位。

如果不是1979年发生了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内贾德这样的知识分子不大可能涉足政坛。

但在当时,整个伊朗都沉浸在推翻巴列维国王,迎接宗教领袖霍梅尼,消除美国影响的氛围中,内贾德作为年轻人很难不被感染。

他不仅成为了霍梅尼的支持者,还亲自参与了当年攻占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活动,证明他对霍梅尼政策的支持。

1980年,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入侵伊朗,发起两伊战争后,内贾德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革命卫队,并立下功勋。

他的行动受到了霍梅尼集团的赏识,因此得以在八十年代出任西阿塞拜疆马库和霍伊两个城市的市长。

两伊战争结束后,内贾德出任了阿尔达比勒省的省长。2003年,他又在意料之外成为了德黑兰市长,从此走上了晋升的快车道。

在他执掌德黑兰期间,他严格按照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理念在公共场合推行男女分开,但同时也加强了城市的交通建设和慈善福利,因此吸引了不少支持者,也得到了哈梅内伊的青睐。

2005年,他在当年的大选中以62%的得票率当选为伊朗总统,就此开启了他的总统生涯。尔后,他又在2009年再次赢得选举,成功连任,直到2013年期满卸任。

可以说,就个人仕途而言,内贾德的仕途堪称顺利,扛过枪,上过学,当上了最高级别的政治家。但在治国之路上,他的表现却一言难尽。

2,总统之路

内贾德并没有什么经济学常识,他曾直言讨厌看经济数据,他的经济政策也颇有民粹主义的作风,即大幅度增加民众的福利和公共财政支出换取支持。

在他执政期间,伊朗增加了25%的食品和燃油补贴,对公共交通和住房也增加了投入,一度使得伊朗的通货膨胀和贫困率下降,使得伊朗民众的收入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

但由于缺乏安全的投资渠道,却间接促进了伊朗房产价格上涨,带来了许多问题。为此,他又不得不多花钱修建更多的保障性住房提升支持率。

能够对民众提出优厚的福利待遇是内贾德能在政坛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但民粹主义的政策和不懂经济,也让他的经济政策最终没有走向了失败。

事实上,内贾德时期的伊朗虽然GDP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更多是建立在石油价格高起的基础上,他并没有想过改善伊朗的工业环境。在他执政后期,伊朗已经出现了房价上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而他持续扩大公共支出也进一步促进了通货膨胀。使得伊朗面临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如果内贾德晚几年卸任,他将很难面对2014年以后国际油价下行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内贾德支持哈梅内伊的人口政策,鼓励伊朗民众多生育孩子。他对于当时伊朗的7000万人口还觉得不够,主张将女性的结婚年龄降低到16岁,并希望未来让伊朗人口达到1.2亿。然而,伊朗高昂的失业率和经济状况并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规模。

在外交上,内贾德贯彻了他的反美作风,他不止一次宣称“伊朗不会和美国恢复外交关系”,还时常在巴以问题,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上指责美国和以色列,声称要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单挑”,要“用导弹彻底摧毁以色列”。

而对于波斯湾对岸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内贾德则用支持也门胡塞武装,提供战术弹道导弹的方式进行了回应,使得沙特主导的海合会国家与伊朗之间关系更为紧张。

2011年,伊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剧变。

伊朗的传统盟友,同样信仰什叶派的叙利亚也打起了内战,在巴沙尔.阿萨德孤立无援之际,内贾德是最早支持巴沙尔的外国领导人之一。他同意向叙利亚援助石油和军火,在俄军尚未出兵的头几年保住了巴沙尔。

此外,他执政期间最大的外交成果便是与埃及改善了外交关系,并促进印度成为了伊朗石油的大买家。

在他执政期间,伊朗与西方阵营的裂痕虽然进一步加深,但伊朗与什叶派国家,土耳其,印度的关系却逐渐升温,伊朗的影响力也通过哈马斯,胡塞武装和伊拉克的民兵组织踏遍了大半个中东。

有意思的是,内贾德反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制度,他认为伊朗作为穆斯林国家一员,也应该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因为全球有15亿穆斯林,而伊朗有资格代表他们发声。

在核问题上,内贾德的姿态也非常强硬,他坚持发展原子能技术是伊朗的内政,并指责“少狂妄的大国”试图限制伊朗的权力。

总之,内贾德在国际舞台上的以强硬,反西方的形象而闻名,他在外交上的成果要远比经济领域更加优秀。

值得注意的是,当内贾德在2013年下台之后,不管是民间还是伊朗政坛,对他的态度却有些冷淡,连哈梅内伊都对他颇有不满。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贾德的总统权力并不大,他在伊朗政坛上的影响力要远弱于那些穿长袍的什叶派教士。

3,没有权力的总统

伊朗虽然有总统,但总统并不是该国的国家象征,元首和话事人,而只是世俗文官政府的首脑。伊朗的武装力量,革命卫队,司法大权都掌握在以阿里.哈梅内伊为首的宗教上层手中。

这些宗教人士基本都是从霍梅尼时代一路传承下来的什叶派教法学家。他们不仅可以出任世俗政府的各种职务,还可以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决定伊朗的宗教问题,而哈梅内伊则是专家委员会的话事人。

因此,世俗政府的总统要想掌握权力,就必须和宗教界合作。内贾德当初能够当上总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宗教界的支持。

尽管内贾德曾两次出任总统,但他在宗教界的盟友,教法学家穆罕默德.塔奇.亚兹迪却没能在2006年以后的任何一次专家委员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让内贾德丧失了在宗教界稳固影响的可能。

要知道,亚兹迪一派代表了专家委员会中的激进保守势力,他本人也是与哈梅内伊拥有同等资历,甚至被外界视为有能力抗衡哈梅内伊的教士。

而哈梅内伊则是一个相对务实的保守派,他并不喜欢亚兹迪。

在亚兹迪一派没能取得专家委员会多数席位后,内贾德只能选择加大与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合作。他们曾经关系密切,内贾德也一度被视为哈梅内伊的“门徒”,被允许亲吻哈梅内伊的手和脸颊,这是一种非常亲密的礼遇。

但从2010年度二次担任总统后,内贾德与哈梅内伊的关系便出现了裂痕。

内贾德反对越来越多的什叶派教士参与世俗政治,他希望立法禁止这种行为,而这明显不符合霍梅尼革命后伊朗实行的宗教至上政策,也妨碍了许多什叶派教士的跻身政坛,让他们感到不满。作为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毫无犹豫地拒绝了内贾德。

此后,内贾德又在人事问题上与哈梅内伊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他坚持撤换情报部门的2位指挥官,因为这些人大多是教士,甚至出身革命卫队。

即便哈梅内伊多次要求内贾德将他们恢复职务,内贾德也没有同意,反而以拒绝出席公务活动的形式表达态度,这无疑激怒了哈梅内伊。

不久之后,伊朗司法机构便展开了一起对内贾德“处理经济政策不当”的调查。而这也未能改变内贾德的立场,他甚至将矛头对准了哈梅内伊的儿子马吉塔巴,指责他“挪用了国库资金”。

总之,等到2013年内贾德下台之际,他与哈梅内伊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亲密。

当然,内贾德喜欢任用亲戚和熟人也成为了外界对他的一大负面评价,让他的竞争对手找到了口实。

比如,在他担任总统后,他的哥哥达乌德被任命为总统的首席督察,他的姐姐当上了妇女委员会的管理者,姐夫成为了他的内阁秘书。他的侄子则当上了工矿部长,如今已经高升为能源部长。

内贾德下台后,哈梅内伊支持相对温和的教士哈桑.鲁哈尼担任总统。鲁哈尼在任期间,一度与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达成了核协议,使得美国解除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使得伊朗经济小幅增长。

然而,随着2014年以后国际油价走跌,伊朗经济受到了冲击。许多伊朗民众开始怀念内贾德时代的经济景气,也对教士执掌世俗政坛有所不乐。

于是,内贾德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党“伊克塔阵线”,想要参加2017年的总统大选。

但哈梅内伊却建议内贾德放弃参选,他甚至在候选人公开辩论的场合拒绝回答内贾德的问题,这被外界视为他不支持内贾德的信号。事后,内贾德的确被监护委员会取消了参选资格。而该委员会正是哈梅内伊掌管的机构。

参选总统被取消资格,再加上2018年初伊朗发生了一些骚乱活动。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媒体便宣称“内贾德因为涉嫌煽动,被逮捕监禁”,让外界误以为内贾德已经坐牢入狱。

特朗普担任总统后,美国又在2018年推翻了奥巴马政府与伊朗达成的协议,重新对伊朗施加制裁,使得伊朗经济遭到了沉重打击,GDP从2012的8500美元又跌落到3500美元。

伊朗的货币里亚尔更是跌落到1美元兑换27万里亚尔的地步,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下降。

在这种环境下,内贾德又在2021年第二次宣布参选,并很快在一些地方吸引了人气。这一次,他要面对的竞争者是哈梅内伊的门徒易卜拉欣.莱西

在竞选前,内贾德宣称“就算是哈梅内伊也无权取消我的资格”,并多次指责前总统鲁哈尼和伊朗情报部门,革命卫队的很多人都是“酒囊饭袋”,不足以对付美国和以色列的威胁。

毫无疑问,他又一次被取消了参选资格。哈梅内伊对此评论,称“一些不顾国家利益的人被取消了参选资格”,并在后来继续补充道“伊朗的敌人在破坏人们的选举热情”。

这番话已经把内贾德打成了“伊朗的敌人”,可见在哈梅内伊那边,内贾德已经成为了弃子。

2022年,俄罗斯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内贾德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最后一次有影响的发声,他对俄罗斯持消极看法。而这与伊朗的外交立场不符。

而当这一年伊朗再次发生遍布全国的集会活动时,内贾德一声不吭。显然,他已经丧失了政治生命。

如今的内贾德,在政坛上再无表现,只能在大学母校继续教学生土木工程。或许这才是他最好的归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