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2、《孙子兵法》第11讲:九地篇第十一(二)

 启明书院_元默 2023-01-19 发布于江苏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一个好的将领会让敌人没有办法形成合围之势,敌人不能够合围,我方就能够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如果对方合围了,就集合兵力把我方各个击破了,这就是分分合合,分合之间,体现了将帅的运兵计谋。

因为《孙子兵法》里非常核心的一个思想,就是把相对力量和绝对力量进行转化。咱们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能够从几万最后变成几百万,而国民党的军队会从八百万最后变成几十万,这就是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之间的转化。

懂得这个转化关系,就懂得了兵法最精妙的地方。所以,一个人如果懂兵法的话,哪怕现在处于非常劣势的地方,他也不怕,因为他知道怎样不被围剿,并且还能够发展壮大。

当然,他不是光靠一些方法和技能,方法和技能是其次的,有道是最为关键的,因为道、天、地、将、法,道在第一位,法在最末位,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以利为动或者不动的核心,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底,跟敌人周旋到底,最后取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在战斗当中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或者换句话说,要永远保持战斗的状态,才不会陷于困境。

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假如对方大军压境,这个时候,不要去和对方正面较量,如果你的兵力不足,先找到对方的薄弱点,或者攻其所必救,他最爱的地方,最要保护的地方是什么,攻击那一块,把它夺过来,不要去和对方硬碰硬,除非是到了最后决战的时候。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兵贵神速,攻击其所必救,就能够牵制对方,让对方本来非常整的队伍散出一块来,去救你所攻击的地方。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于攻击的人,对方不知道该防守哪一块,直到看到他去攻击我那一块很重要的地方了,才要分兵回救,那此时,你已经趁人所不备,攻其所不戒了。你先到就可以以虞待不虞,以逸待劳,优势就来了,优劣势的转化就形成了。

所以,兵法之要就在于知己知彼,知道对方哪边是必救的,哪边又是比较薄弱的,这两个一交叉就是你攻击的地方。

广告学里说要抓住客户的需求,就是你最想要的,防守又最薄弱的。人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对自己有欲望的东西,是最没有抵御性的,对方稍微弄个什么图像一勾你,你的心就被勾过去了。

广告学把兵法用的很好,人如果被自己的欲望所牵引,那就是被心魔拿捏的死死的,所以,人要想变得强大,就要把自己的欲望去掉,无欲则刚。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为客之道指的是去敌国作战,不在自己的国境线上,到了越危险的地方,就越会集中精力,这就是人心。在安全的地方是松散的,是没有戒备的;到了不安全的地方,戒备心才会强起来。

主人就是要攻打的人,如果被对方压制住了,这个仗就没法打了,如果主人没有办法压制你,那就要屯田,把粮食抢过来。像解放战争时,不是用抢的方式,而是建立根据地,与民同耕同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就解决了长期的粮食问题。

不管是掠夺、买,还是长期屯田,到了深入之后,吃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要让三军足食。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要谨慎保持好自己的体力,不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意图。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到了战的时候,把将士们放到危险的地方,让对方看着就怕,自己人是抱定必死的决心,所以一旦进入重地之后,就是抱定必死的决心。像攻坚队、远征军,没有谁说想着回去,回去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都是有必死的决心,才会踏上这种远征之途。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争是残忍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把将士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仗没法打,虽然爱民如子,仗还是该打就要打,也许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兵者不详之气,非君子之气,不得以而用之。”

不得以而用之的时候,又要恬淡为上,不以杀人为乐,要能够有天地不仁的那种心,才能够打仗。虽然讲兵法,但我们不喜欢打仗,可是跪着没有办法换来和平。要想没有战争,自己就要足够强大。

所以,想打仗,他要把自己变得很强大;不想打仗,你要把自己变得更强大。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人在这种危难的情况之下,就会不再惧怕自己的死亡,到了最危难的时刻,那就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失去的了,那就拼死一搏。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人在最危难的时候,有好的领导,就会变得无比勇猛,不惧怕死亡,人有这种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就能打赢任何战争。

美国在打完了朝鲜战争之后,说如果要想打赢中国军队,除非是上帝带上钢盔亲自上战场,他们说中国军人不怕死,死都不怕还有什么打不赢的仗呢,这就是必死则生。

当然必死之心报定之后,生的未必是自己,但一定是整个国家的生存,所以这是我们中国非常强大的一个基因,我可以死,但我的死会为整个民族事业带来和平的曙光。

我个人死不足惜,民族大于个人,这是我们中国非常强大的地方,这是最根本的基因,中国只要这种基因永远存在,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会存在,如果什么时候这种基因没有了,那我们的民族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讲兵法也是让我们时刻记住,国学不是谈一谈风花雪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们需要有智、仁、勇,我们这种智、仁、勇的精神要传承。我们不好战,但是我们不能够怕战,正义是要捍卫的,真理是要捍卫的,自由是要争取的。

所以,不是不想战斗就可以不去战斗的,这个世界上只要邪恶还在,战斗是不会停止的。

吾士无馀财,非恶货也;无馀命,非恶寿也。

我们只有一条命,被子弹打穿会死,炸药包炸响了,我们会粉身碎骨,我们不是对美好的生活不喜欢,也不是不想长寿,只是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中爬出,人的高贵正在于此。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到了令发之日,大家坐着再最后相视一笑,回忆一下自己远方的亲人,然后抖擞起精神踏上战场。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诸、刿是专诸和曹刿。他们是《史记》上记载的两个勇猛无比的人,当把士族放到了这种必死之地的时候,所有人都具备了专诸、曹刿之勇,因为他们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这是用兵最精妙的地方,因为用的不是法,是道,是将军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将军没有必死之心,那么士兵是不可能有必死之心的。

这就是一个有信仰的军队和一堆土匪的区别。土匪是为了钱;有信仰的人为的是更多人的和平,只有有信仰的军队,才有可能从上到下不怕死,不怕死才不会死。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