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过年琐忆】◆马昆

 白云之边 2023-01-19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马昆,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职工,闲暇之余,喜欢写作。作品散见于安徽诗坛、淮北日报等刊物。


过年琐忆

又是一年春来到,爆竹声声依旧清脆,烟花朵朵依旧绚丽,雪花片片依旧清白,不再依旧的是过年时的欢快愉悦的心情。难怪有人抱怨说,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但味道却越来越淡,于是我便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一些细枝末节…… 

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盼望着过年。 

过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传最广、影响最大、最深的传统节日,也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旧时,腊月初八之后人们就开始筹办年货,故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当时光流入到腊月二十三时,就算正式进入年家了,从此后,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重起来。 

扫尘、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农历俗称“小年家”,又是扫尘祭灶之日。一大早,父母亲就早早起了床。父亲手持大扫帚,头带一项破草帽,从堂屋(主房)开始,从上而下,从里到外,将每间屋都彻底干净地打扫一遍,不仅房梁屋顶、墙拐屋角,就连平日只有老鼠才去光顾的旮旯也不放过,也要清理一遍。父亲总是扫好房屋扫当院,当院虽然没有围墙,只是片敞地,一片普普通通的硬地而已,但父亲却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连靠近屋根的一棵枯草也要连根拔起。父亲在打扫卫生,母亲也一直没闲着,先是清洗衣物,接着刷锅洗碗,擦桌抹凳,把家里里里外外都进行了一次彻底地洗涤。我和弟弟们年龄小,父母并不指望我们做什么,但有时我们也跟着打个杂,倒倒垃圾,端个水,跑跑腿什么的。 

祖辈传下来的习俗,说是打扫房屋,意味着去陈留新之意。因“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不但把庭院内的陈年积垢扫光,也把旧岁中所有的不快统统扫光,以示新年有个新的开端,好的心情。 

扫尘过后,便开始祭灶。父亲将锅屋墙上旧的灶神揭下,在香炉中焚化,谓之“送灶神升天”,然后把母亲从集市上请来的灶老爷(灶神俗称灶老爷,因其是神,不能说买只能说请,否则意为不敬)再恭恭敬敬地张贴在锅灶旁,并从母亲手中接过香,点上,插在香炉里,放在灶老爷旁边,预示送走旧神迎来新君。 

全村家家如此。 

蒸馍、炸年货 

扫过尘祭过灶,家家户户都显得非常敞亮,人们的心情也都显得格外舒畅,而此时孩子也都放假了。为了拴住孩子那颗不安的心,堵住孩子那张永远要吃要喝的嘴,不让孩子瞎胡闹,于是,人们又开始忙于给孩子弄吃的了,其中蒸馍、炸年货是过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由于以前生活条件较差,家庭人口较多等诸多原因,过年吃白面馍就成了孩子们的一种渴望,那时我和弟弟也不例外。 

记得大约在三、四点钟,外面天还很黑,我们还在睡梦中,蒙胧之中就听到母亲开始和面了。父亲和母亲总是和了一盆又一盆,和好了好面和杂面,反正是和了很多很多的面。 

待到上午十点钟左右,面发酵好了,母亲就开始搀面蒸馍了。  看到发酵好的面团在母亲的手中来回翻滚,我们也不由得手发痒,趁母亲不注意,就势偷偷地揪了一小块。结果在母亲的呵斥下,拌个鬼脸就快速地跑到外面学着母亲的样子去蒸馒头了。 

蒸馒头一般先蒸杂面馍(即山芋面、玉米面)再蒸好面馍(小麦面),有时好面、杂面混在一起,相互包裹着,俗称“花老虎卷”。因此,蒸出的馒头也就由黑逐渐变白,意味着生活就像蒸出的馒头一样,先苦后甜,逐渐好起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生活条件差,没有更多的好面蒸馒头,也只能如此了)。但母亲为了能让我们兄弟几个早早吃上白面馒头,总是在杂面馒头里夹杂着放一些好面馒头,这样就可以提前帮我们解馋了。那时的我们都像小馋猫,看到母亲蒸白面馒头时,个个头伸得像燕窝里的小燕子,早就垂涎三尺了,恨不得立马就吃上白面馒头,甚至吃个饱、吃个够。 

馒头出笼了。望着热气腾腾、又暄又白的大馒头,我们早已按奈不住激动的心,伸手去拿时,又会被父亲呵斥一声。因为灶老爷是一家之主,理应有事他先知,有饭他先吃。于是,母亲便拿个大碗,拾起两个馒头放在灶台旁,算是敬一敬灶老爷了,然后再敬一敬列祖列宗。祭祀完毕,我们才能敞亮地去吃。 

在蒸馍期间,一般不允许小孩子在场,因为小孩子好多嘴。看到父母蒸这么多的馒头,孩子一般都会存有好奇心,冷不丁地总会说,“蒸这么多呀?”“什么时间才能吃完?”或“还没蒸好吗?”等等话语,但这些话语常常被大人们视为禁语。因为那时人们都很贫穷,渴望家里有更多的东西,渴望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所以即使家里没有或很少,也从不说出来,以求得心里的满足,同时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过上好日子。 

蒸完馍,母亲又开始忙于炸年货,炸的年货主要有丸子、焦叶子、蚂蚱腿、藕条、鱼等,前三样主要是给我们作为零食吃的,同时也用来招待来家走亲串友或街坊邻居的小孩子的。在物资绝对匮乏的时候,小孩平时很难吃到零食,所以油炸食品对孩子来说,那绝对是一种奢望。至今丸子的香、嫩,焦叶子的焦、脆,蚂蚱腿的酥、甜让我难以忘怀。 

赶集、做衣服 

 离春节越来越近了,肉也买了,馍也蒸了,还缺什么呢?对了,新年就得有新气象,新年就得有新味道,新年就得有新形式、新模样。又逢集了,于是,大人们就带着孩子上街去扯布,给做件新衣服,俗称“晃年新”。不过并不是家里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这个待遇的。因为那时的人们都不富裕,一般只能给一个孩子添置衣物。多数都是给老大做衣服,然后把老大穿小的衣服下放给老二,依次类推。

得到新衣服的孩子总是穿着到处炫耀,而没有得到新衣服的孩子只有羡慕的份了。但羡慕归羡慕,孩子们还是比较体量父母的,从不会因为没有得到新衣服而去闹父母,最起码我们兄弟如此。 

不管是孩子的多少,也不管是家庭是否贫穷,大人们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多添置一件象样的衣物,以图新年大吉大利,有个好兆头。 

写对子、贴春联 

春节临近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办理,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买上几张红纸,以求得别人给写几幅对子,好在过年贴上。 

对子也叫“门对”、“对联”、“春联”,它是我国上千年来留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春联最早起源于桃符。在桃符上刻上神名挂于门上用来镇邪的,这也是民俗称的“门神”。 

写对子根据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而书写,其内容也就千差万别了。庭院一般书写“抬头见喜”;卧室一般为“身体安康”;粮仓一般是“年年有余”等。但不论何时何地,何内容,大都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写好对子,最好在除夕早上六点至十二点张贴,意味着除旧布新之意,也有在除夕前一天下午就开始张贴了。贴春联时先放炮,再将事先打好的浆糊涂于春联上,然后贴在门上或其它地方即可。但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每年贴春联都要亲自去贴,唯恐我们贴错了。因为春联分上下联。上下联的区分关键是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仄音,也就是现在说话的第三、四声,即为上联;如果最后一个字是平音,也就是第一、二声,即为下联。上联贴在面对大门的右侧,下联贴在左侧。因为古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写,右为上,左为下。对联的字数一般为单数,表示吉祥。 

贴春联时,有的人还刻意把大红“福”字倒过来贴,寓为福到了。具说还是个典故呢。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对贴对联很在意,曾下令家家户户春节必须贴春联,如果谁家不贴就立刻治罪。为了检查落实情况,朱元璋除夕一大早就化装进行微服察看,结果发现一户人家虽然张贴对联了,但却把“福”字贴倒了。大怒,下令把该户主人抓起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家主人不识字,把好不容易求别人给写的“福”字给贴倒了。他一看势头不对,虽然吓得一身冷汗,但还算机灵,立马就对朱元璋说,我这样贴表示我的福到了。朱元璋一听,嗨,还真有这么个意思,不但没有治他的罪,还大大地奖赏了他。从此后,大家争先效仿,在贴春联时,故意把“福”字倒过来贴,以示福到了。 

过年、守岁 

除夕终于到了。母亲早早地吃过早饭就开始刷盘子洗碗、摘菜,把家里准备好的东西全拿出来准备做给我们吃。 

所谓最好吃的东西也无非就是鸡、鱼、肉、蛋、丸子、藕一类的,再加上自家种的一些青菜。一般家庭就搞八大碗。母亲为了能让我们多吃些,吃好些,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多弄几个菜。经过再三地算计,再三地拼凑,终于凑够十三个菜,在老家这叫“巧十三”。 

不管是八大碗也好,“巧十三”也罢,鸡、鱼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鸡预示着“吉利”,鱼代表着“富裕”和“年年有余(鱼)”,合起来就表示吉利有余的意思。     

饭后,稍休片刻,母亲又开始忙开了。忙于明天的饭菜,而我们则像出笼的小鸟,煞间就无影无踪了。 

晚饭后,全家人聚集在煤油灯下(当时农村还没有通电)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拉着家常。直到零点方去睡觉,谓之“守岁”。 

“守岁”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个叫“年”的恶兽,每到除夕便出来吃人,害得人们晚上都不敢睡觉,不敢呆在家里,到处跑去避难。一次村里来了一位老乞丐,人们劝他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他无儿无女,年纪又大,走不动,又怕连累乡亲们,说什么也不愿离开村子,于是就留下了。由于他住的地方实在太破了,门上露出个大洞。为了不让“年”发现他,他就顺手捡起一张大红纸糊在门上。 

“年”终于来了,看见门上的大红纸迟迟不敢进去。这时老人为了取暖,正在用竹片烤火,就拾起燃着的竹片向“年”扔去。由于燃烧的竹片发出“噼噼啪啪”响声,结果把“年”吓跑了,老人得救了。于是人们知道“年”怕红色和响声,就在每年的除夕贴上红纸和燃放爆竹。后来人们发明了鞭炮,就用鞭炮代替竹片,但仍说成爆竹。但还有,古时由于受医疗条件的限制,加之天气寒冷干燥,容易得病,古人便认为瘟疫疾病“始于大雪,发于冬至,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宛于春分,灭于清明。”鞭炮中含有硫磺,能杀死和抑制空气中的细菌,有助于人们身体健康,同时也图个吉庆,便流行放鞭炮。因此就有了贴对联、放鞭炮、守岁的习俗。 

拜年、吃饺子 

大年初一,天未亮就可以听到鞭炮的噼啪之声,睁开眼,在张口说话前,母亲就将糖果子、云片糕什么的递上让我们吃,说是吃了一年都会甜甜蜜蜜、步步高。 

接着,我们会快速起床的,因为是大年初一,晚辈兴给长辈拜年的。那时,也许年龄小,不懂事,就觉得拜年就能得到压岁钱。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最大的快乐,所以起了床,顾不得洗脸,揉揉眼就往爷爷、奶奶家跑。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去给他们拜年,高兴得合不拢嘴,还没等我们跪下磕头呢,就将早已准备好的毛票递到我们手上了。虽然面值仅仅是一毛或二毛,可对我们来说,就是大钱了。给爷爷、奶奶拜过年后,赶快跑回家再给父母拜年,多少还能再捞点呢。 

这边我们拜着年,那边母亲早已将扁食盛好了,让我们赶快趁热吃,并不停地告诫我们说,初一吃顿扁,一不咳二不喘。 

扁食,有的地方也叫饺子,但我们老家区分地比较明显。扁食就是把和好的面擀成小圆饼,里面放上素馅,捏成月牙儿形的。     

初一吃扁食时,还有一大幸事,就是看谁能够吃到里面包有一枚硬币的扁食。如果谁吃到了,硬币就归谁所有,同时也代表他是一年中最幸运的人,最有前途的人,最能理财当家的人。包扁食时,为了让家人快乐高兴,母亲总是捡五分的硬币包(当时硬币只有一分、二分和五分三种)。但有一件事当时让我很困惑,也很纳闷。自我记事起,从未见父母吃到过包有硬币的扁食,而总是我们兄弟几个轮流坐庄。现在想想,当时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做儿女的又怎能够真正理解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而我们说的饺子,就是把面皮擀得簿簿的,里面放上荤馅,捏成猫耳朵形状的。所谓荤馅,不过是个大萝卜加上一点儿肉,剁成的馅罢了。所以人们常说,再穷也要吃顿饺子啊!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为了身体的健康,一般逢单吃扁食,逢双吃饺子。 

点花灯 

过了年初六,年就像说评书,唱大鼓的一样,书到临尾渐渐松。就在年准备向我们挥手而去时,元宵节又悄然而至,再次勾起我们对年的雅兴。 

元宵节,人们开始蒸面灯、点花灯,蒸面灯一般用麦、豆掺合在一起蒸。但蒸面灯挺有讲究的,先要蒸月灯。即一年十二个月份就蒸十二个月灯,就是在灯的四周捏一至十二个花,代表十二个月。如果润月就多加一个灯,润几月就多加几月的月灯。接着蒸家人点的灯,最少要蒸得和家里人口一样多(一般多蒸,预示家庭人口旺盛。),还要蒸龙,一个仓龙,一个钱龙。仓龙代表“五谷丰登”,钱龙代表“财源滚滚”。同时还按家人的各自属相,分别蒸上“狗、兔、鸡”之类的。有时为了哄小孩,还蒸上小燕子、小刺猬、麦秸垛等,真可谓花样多多啊。 

面灯捏好后上锅里蒸。待蒸熟掀锅时,看看月灯里哪个灯的水多,就代表这个月的雨水多(一种迷信说法)。 

傍黑,家家开始点灯了。 

最心急的莫过于孩子,最热闹的也莫过于孩子。 

看到屋外已有孩子端着灯朝村头去玩,我和弟弟也早已沉不住气了。趁着母亲点其它灯的时候,抢着端起事先瞅好的油多的灯,一溜小跑地来到村头。村头的路两旁早已站满了孩子,他们手里都端着面灯在比谁的灯亮,谁的油多呢。也有个别的孩子提着父母用竹篾扎筐,白纸糊的纸灯笼。虽然糊的粗糙、简单,但也足以让其他孩子眼馋、羡慕了。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总会有一些调皮的,大一点的孩子逗引小一点的孩子。大孩子们有时会对小一点的孩子说:“你的灯底下有蝎子,不信你看一看。”小孩子经不住大孩子的劝说,马上歪头去看,结果灯里的油全豁了,顿时引起大伙儿一顿哈哈大笑。如果小家伙也很调皮,就会把灯芯拔掉,就势把灯吃掉,然后乐得屁巅屁巅地跟在别人后面玩去了。如果小家伙有点儿内向,就会哭着鼻子回家找父母去了。假如碰上提着纸灯的,那可就遭殃了,瞬间灯儿就变成了灰。大伙儿看到情景不对,顿时一哄而散。但不久,又聚在一起继续比较了。 

油终究要点完,但结局几乎一样。谁的灯点完了油,谁就把灯儿吃掉。 

灯越来越少了,但孩子们的玩兴一点儿不减,直到父母连喊多遍,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正月十六了,学校开学了。虽说十六晚上仍有摞灯的习惯,但远远没有十五的热闹和情趣了。而年也随着灯息和孩子们的开学而渐渐远逝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