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书坛也有“书圣”,作品满满魏晋风度,甚至超越了王羲之!

 陈正兴 2023-01-19 发布于湖北

日本的本土没有任何与大陆接壤的地方,所以他们的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外来文化学习史,这也造就了其善于学习的民族个性。

日本的文字乃至书法艺术,都是向中国学习的成果,有时候他们学习的成果,甚至会青出于蓝胜于蓝。日本书法以中国为根基,以日本为成长土壤,创造了丝毫不亚于我们本土的成就。

在整个日本书法发展史上,如果要选出一位最重要的“书圣”,那这个席位非小野道风莫属,他被日本人称为是“羲之再世”。

文章图片1

小野道风

小野道风(894—966年),日本平安中期书法家,日本的这个时间段对应的大约是国内的唐末、五代十国这个阶段。

这个时期,因为战乱频繁,我们的书法迅速凋零,不仅没有突出的书法家,就连大量的经典法帖都再兵荒马乱中遗失损毁。

这时,日本取消了遣唐使制度,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历程,小野道风应运而生。

文章图片2

小野道风与李邕书法比较

小野道风出身贵族,是日本参议小野篁的孙子,祖上是遣唐使出身,书法名家辈出。在优渥的学习条件的加持下,小野道风终于不负众望,为日本书坛的本土化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后世基业。

当代书坛,我们在上溯魏晋的过程中,普遍有一种“扁”而“薄”的缺陷,点画缺乏厚重浑实之感,因为我们以米芾这样的书法家为阶梯,更多地只学习到了“二王”的锋面变化,而遗落了文字深层的肌理。

文章图片3

小野道风的书法与“二王”一脉相承,继承了其中的中实一脉的书风,真正的学习到了“二王”的文字质感。

比如像他的《智正大师敕书》这样的作品,笔触浑圆厚实气势沉雄,极富力量感。

将其和李邕的《法华寺碑》、《云麾将军碑》等作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他们其中很多的用笔都是相似的。

文章图片4

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师,只会继承当然是不够的,还要有自己的创新。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提小野道风的另外一件经典作品《玉泉帖》。这件作品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和他其他的作品截然不同。这件行草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用墨。

此作在王献之“破体书”的基础上,让作品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夸张的墨色变化。其中文字的大小错落、章法、运笔的迅疾与墨色变化相配合,形成鲜明的动静对比、枯润对比、疾迟对比。

文章图片5

这样的用墨在魏晋时期从未有过,即便是王羲之也没有过这样大胆且奔放的创作。在用墨上,我们的本土书法实现像这样的突破,要等到600多年后,明末清初时董其昌和王铎的诞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小野道风的书法确实是超越了王羲之。直到近代,我们的一众学者想要复兴书法的时候,才发现开始重视这一伟大的创造。我们忽视了日本书坛太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