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咖啡市场为什么成为了品牌跨界的首选?

 食安时代 2023-01-19 发布于河北

撰文:姚安安
监审:范慧新
出品:

近些年随着咖啡市场越来越热,似乎成为了不少企业的跨界目标。尤其今年以来,已有数十家企业进入了咖啡市场,即使他们的业务与咖啡跨度较大,与此同时也能看出咖啡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

不过虽然企业可能对跨界咖啡寄予一定期望,但是咖啡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而且也越来越“卷”。如果单纯想借咖啡的热度来获得新的关注和增加吸引力,短时间内可能还有一定效果,但长期如果缺乏竞争力也很难真正地发展下去。

各种类型的咖啡饮品

01

品牌跨界纷纷打起咖啡主意

在如今的咖啡市场中,迎来越来越多的跨界进入者。虽然这些品牌原本的业务与咖啡关联不大,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拓展这一市场的心,而且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咖啡可能也成为了跨界的首选。

去年双十一前夕,“脑白金+cafe”在上海正式开门营业,正是那个以魔性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洗脑市场的脑白金,已经“25岁”的脑白金也瞄准了咖啡市场。10月和府捞面推出全新子品牌“Pick ME”,定位为咖啡和热食便利店,正式进入咖啡市场。

实际上2022年以来,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中国邮政、李宁、特步、猿辅导、蔚来等多家企业涉足咖啡市场。总的来看,跨界探索咖啡市场的生意,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少品牌的共识。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咖啡市场,不难看出咖啡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其实咖啡市场的火爆早有迹象,瑞幸之后陆续出现了不少咖啡品牌,新茶饮品牌在不断开拓咖啡市场,现在跨度较大的品牌也加入其中,让咖啡市场变得越来越“热”。

02

寻找新增长点、留住消费者

对于这些跨界品牌而言,进入咖啡市场的目的可能并不相同,但整体来看无非是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及增加消费体验以便更好地留住消费者。

比如新茶饮品牌,他们选择拓展咖啡可能就在于寻找新的增长点。主要是新茶饮市场竞争已经变得十分激烈,而咖啡市场相对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再加上咖啡与新茶饮之间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进入咖啡市场也变得更加简单。在此情况之下,咖啡可能会为新茶饮品牌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至于像李宁、中国邮政等品牌,进入咖啡市场可能是为了更好地贴近年轻消费者、重塑品牌形象,同时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增加消费粘性。随着咖啡消费群体不断增长,年轻人选择、购买咖啡的机会不断增加,咖啡也成为了吸引消费目光的重要方式,能够借此机会加深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总的来说,品牌选择跨界咖啡,可能就是希望咖啡能够为品牌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助力,从增加好奇心开始,不断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能让他们对品牌形成新的认知。

03

咖啡市场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虽然企业选择跨界咖啡大多还是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但是之所以选择咖啡市场而不是什么别的赛道,可能还是因为咖啡市场的发展潜力。咖啡近些年来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很快,这对品牌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吸引力。

1、咖啡变得日常和必需

《中国咖啡新浪潮——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如今的咖啡消费已经从“赶时髦”变为“咖啡续命”,年轻消费群体已经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日常饮品”。

而且调查还显示,2021年现磨咖啡、奶茶果汁消费量大幅增长,且现磨咖啡增速超过奶茶果汁,超过90%的咖啡消费者表示未来会保持或增加消费频次。

《中国咖啡新浪潮——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

2、咖啡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力的增长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快速提升。到2019年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已经达到了约7.2杯,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

人均咖啡消费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对咖啡认知的增加以及日常饮用咖啡的增加,随着咖啡逐渐变得日常化,也为咖啡消费增加了更多的机会,推动了消费量的增长。

2013-2019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

3、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咖啡新浪潮——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817亿元、同比增长27.2%,预计2025年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从数据来看,国内咖啡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这离不开咖啡消费人群逐年扩大,2021年中国线上咖啡消费群体是2019年的1.5倍,这对咖啡市场的壮大带来了助力。

《中国咖啡新浪潮——2022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报告》

4、市场仍有可进入机会

不过虽然国内咖啡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咖啡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低于发达地区和国家几百杯/年的水平,而且目前国内也是一二线城市的咖啡消费水平较高。

换句话说,未来在低线市场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再加上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提升,将会推动咖啡市场的增长。在此之际,国内咖啡市场还有可进入空间,品牌在其中也有机会得到新的发展。

中商产业研究院

04

品牌跨界也能推动咖啡的发展

上面提到品牌进入咖啡市场有助于品牌的发展,实际上品牌的跨界也能对咖啡市场的发展带来推动力,对于咖啡市场来说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普及化和大众化,而且也能为咖啡市场带来一些新意。

比如餐饮品牌推出咖啡,满足了消费者在饭前、饭后喝一杯的需求,让咖啡更多地出现在早、中、晚消费场景中,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咖啡的消费群体,让咖啡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识。

而中国石化推出的咖啡瞄准了咖啡消费的高频次场景,面对长途驾驶的司机,他们有着提神醒脑的需求,咖啡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选择。从这一方面来看,能够进一步拓展咖啡的消费场景。

至于新茶饮和养生品牌的加入,有助于为传统的咖啡产品带来了创新和差异化。比如同仁堂推出的枸杞拿铁、陈皮拿铁等多款养生咖啡,将朋克养生的概念运用到了咖啡领域,不仅让同仁堂这家百年老字号一改传统印象,也让咖啡有了新选择。

众多品牌的进入,能够让咖啡更多地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唤醒更多咖啡需求,从而推动咖啡市场的发展。

05

借力咖啡可能也没那么容易

虽然跨界进入咖啡市场能够为品牌带来一些机会,但是如果想要实现这些预期可能也并没有那么简单。咖啡市场的品牌众多,而且竞争也十分激烈。

企查查数据显示,到今年10月为止,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16.8万家。2022年上半年,新增咖啡相关企业1.5万家、同比增加24.3%,近十年我国咖啡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整体稳定增加。而且除了新注册的企业之外,咖啡市场已经出现了颇多比较具备代表性、知名度、认可度的品牌,比如星巴克、瑞幸、Manner等。

换句话说,咖啡市场虽然存在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品牌都有一样的可能去分食这块蛋糕,毕竟这一市场已经出现了有着一定渗透率的品牌。另外咖啡市场“内卷”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跨界品牌不能具备产品竞争力的话也很难在市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咖啡市场存在机会和可能能,但对于跨界品牌来说同样面临考验,如果只是想获得一时的热度和关注可能比较容易,要发展下去还需要制定长期战略,通过打造产品优势和特色来获得一争之力。

行业思考: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界进入咖啡市场,可能希望借助咖啡市场的潜力来帮助品牌获得更好的发展。虽然咖啡市场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市场竞争和内卷同样十分明显,跨界品牌短暂进入可能还能获得一定的关注,但若要实现长期发展可能还要具备更大的竞争力。

有探索 有观点 有态度

食品产业新媒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