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前社保大喜!全国退休人员统一发1200元过节费?1958年出生的三类人哭倒在厕所!

 职场火锅 2023-01-19 发布于北京

2023年1月,很多地区都召开了两会,纷纷传出社保方面的利好!比如,2023年养老金实现19年连涨是板上钉钉的!有的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养老金上涨列入了“十件实事”,并预留了预算资金。

所以,有位退休老年朋友发朋友圈,说是自己的养老金账户多发了1200元,不是养老金补发,也不是取暖补贴,还以为是全国退休人员统一发了一笔过节费呢?这位老年朋友立即把喜讯转发给大家,声称:全国退休人员统一发了1200元过节费,引得大家议论纷。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全国统一发1200元过节费是不可能的。

首先说,过节费这个“品种”就不可能是全国统一发的“品种”,所以,全国统一给退休人员发1200元过节费是不可能的。因为过节费是一种地方政策,一般不走养老基金体系,而是从走当地财政、社会福利或央企国企的转移支付渠道,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这个财力的。

比如,山东某油田企业每月都会退休老人发一笔转移支付的钱,不是社保发的,而是油田发的。比如,退休老人一个月收到两笔钱,一笔是养老金,一笔是转移支付的钱,正好是1200元,包括了住房补贴、物业补贴、水电气补贴,等等。

这位老年朋友可能是刚刚退休,不太清楚这个特殊政策,所以才大惊小怪,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二】有些地区真的会发过节费的。

其实,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每逢两节(元旦与春节)期间都会给退休人员发放过节费,让老人们欢度传统佳节。这笔钱,有的走社保,有的走财政,有的走本单位的福利费。

尤其是条件好的公务、事业、央企、国企单位,都会给退休人员发放过节费。尽管这些单位的退休人员已经移交社会了,即:剥离了“办社会”职能,但是,转移支付的政策依然存在,这些单位还要出钱给退休人员发福利的。

有的单位实力雄厚,直接从福利费列支,福利还是非常丰厚的。比如,某单位在春节前慰问退休人员,出手就是2000元,对于副处级以上的退休领导,出手可能达到5000元。所以,体制内就是吃香,退休之后,年年都有慰问金或过节费,扎扎实实过一个“肥年”。

有的城市也有良好的传统,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杭州、宁波等城市,在几个传统节日,都会给退休人员发过节费,标准从800元到2000元。所以,这位老年朋友很可能是收到了一笔1200元的过节费。

【三】全国2.9亿退休人员心理不平衡了。

过节费,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福利,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全国不可能统一规定,更不可能强制执行。那么,就存在群体之间不平衡的问题。全国有1.3亿企退人员和1.7亿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员才有这样的福利。

比如说,民企、私企退休人员,直接推到社会上,原企业不会管你的,甚至说,原来的企业早就倒闭了。个体工商户退休了,自己给自己发福利了,没有单位来走访慰问的。灵活就业人员更惨了,全额买社保,都是自己掏钱,没人关心他们怎么过春节的。最惨的当然是1.7亿参与城乡居民保险的退休老人,全国平均养老金只有188元,一年的养老金赶不上人家一次过节费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为这一小部分幸福的群体祝福,一方面为大多数低收入群体感到不公平。好的人群,永远都好;穷的人群,永远都穷。请问共同富裕,到底走向何方?1958年出生的老人,2023年正好65岁,当时,却享受不到高龄补贴和走访慰问的待遇,因为他们要到2024年才能享受。

体制内如此吃香,在职时工作稳定,工资高、福利好,退休之后退休金高,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可以发,时代的红利从头吃到尾,权力的福利一直吃到死,可是,那些私企民企退休人员,工作不稳定,工资低、福利差,退休后养老金低,逢年过节也没有走访慰问。

PS:有些社保专家反对全国统一发放过节费,我倒是希望全国统一发过节费,取消各地区、各单位自己的行为,不要认为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平。尤其是,更应该给低收入群体发过节费,让他们感到一丝丝温暖。

尤其是这三类退休人员哭倒一大片:第一类是当年响应号召下岗分流、买断工龄的退休工人,第二类是灵活就业人员中的退休人员,第三类是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老人。这些人只有一两千甚至只有一两百元的养老金,两眼欲穿,期盼温暖。

PS:你支持吗?多多转发,让社保部门看到,制定政策时更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