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在四九城(五)| 豆汁儿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20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老北京人讲究“有里儿有面儿”,这里的“面儿”说好听了是尊严,说不好听了就是虚荣心,死要面子活受罪。

比如穿戴讲究“八大祥”,请客吃饭要上“八大楼”。

但只有一件事,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公孙贝勒,都可以在小摊上或坐或站地咂巴滋味,那就是喝豆汁儿。

无论您多有地位,在路边小摊上喝豆汁儿不算没面子。并且,真正讲究的北京人,绝不在店里喝豆汁儿,一定要到豆汁儿摊上去喝,觉得那样喝才够味儿。

据说喝豆汁儿是满清旗人的喜好,也就是说在北京也不是人人喜欢喝豆汁儿,并且,出了老北京城,到了郊区绝大多数人都喝不了这玩意儿。

豆汁儿其实就是旧时粉房用绿豆碾成粉做绿豆粉条的残渣,经发酵后形成的汁水。一股酸腐的味道。

直接从粉房拉来的豆汁儿是生的,要经过加水熬煮后,才成为可以售卖的豆汁儿。也有极个别人喝生豆汁儿,据说清凉败火,反正我是没喝过生的,不知道那是股子什么味儿。

熬煮后的豆汁儿味道特别,酸味儿窜鼻子,再加上一股子腐臭的味道,不习惯的人,闻一下都会反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老北京人居然能渐渐适应以至后来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其实想明白了也能理解,绿豆残渣虽说是渣子,但也是上好的绿豆的碎末,是有植物蛋白质有营养的食材。发酵其实是我们常用的食材加工方法,也是对人有益的。

所以,有用的食材经过常用的处理方法后得到的一种食物,味道再特别也是有可能被人接受甚至喜爱,因为它符合人体对食物需求的标准。

文章图片2

说到老北京人对豆汁儿的喜爱,从一个在北京人常说的笑话中可以略见一二:据说如果有人在街上走着,被人一脚踢躺下,按在地上掰开嘴强灌下一碗豆汁儿,站起来就骂街的一定是外地人,如果站起来一抹嘴喊一句“有焦圈儿吗?”那一定是北京人。

据说当年梅兰芳先生住在上海的时候,他的学生言慧珠用大瓶子灌了豆汁儿,坐着飞机给梅先生送去。

喝豆汁儿时搭配的是焦圈儿和辣咸菜丝儿,如果豆汁儿摊上没有焦圈儿和辣咸菜丝儿,那不可能有客人光顾。

这种根深蒂固的饮食搭配观念,其实来自中国人的基本哲学思想。绿豆清热败火,性寒凉,这一点有神医扁鹊流传至今的古方“三豆饮”为证。

而用油炸过的焦圈儿和微辣的咸菜丝儿增加热性,就完美地减弱了豆汁儿的寒凉伤胃的可能,这与北京人吃炸油饼配豆浆是一个道理,只不过那是用豆浆的微凉中和炸油饼的热性。

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体现了中国人的饮食智慧和养生哲学。

文章图片3

旧时豆汁儿摊上的辣咸菜丝儿是不要钱的,随便吃。有的摊儿上是吃完一碟摊主还给你盛,有的摊主索性让你自己去往你的盘里拨。

那时候穷人经常到豆汁儿摊上花二分钱买碗豆汁儿,就着不要钱的辣咸菜丝啃完两三个棒子面贴饼子,权当一顿午饭。

这种吃法本人亲自体验过,很过瘾。只不过我吃的时候豆汁儿已经不是二分钱一碗了,而是两块钱一碗,并且辣咸菜丝儿也不是免费随便吃。

当然,也不是坐在街边的长条凳子上,而是在窗明几净的“老北京炸酱面馆”,对面是SHOPING MALL的CK时装店,墙上的巨幅广告上穿着性感内衣的男女干柴烈火般地抱在一起。

文章图片4

疫情缓解了,周末去哪儿玩儿?什刹海、南锣鼓巷只是酒吧街和网红打卡地?关注公众号“桃子和李子”,点击底部导航“语音导览 - 胡同串子”。和我们一起,走遍几百处深藏在胡同里的老宅、寺庙、王府、名人故居......既是老北京人的怀旧之旅,也是“新北京”变成“老北京”的绝妙体验!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