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历史]关外八旗:大清帝国的“压舱石”,守护东北的忠诚卫士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3-01-20 发布于吉林

2023-01-20 04:00:07 莽子说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历史板块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凭借2万精锐彪悍的八旗兵在辽东的萨尔浒战场,重创了万历皇帝从全国各地抽调的11万精锐明军,一战夺取东北战场的主动权。以后,努尔哈赤带着那支声动天下的八旗军开始了角逐天下的征程。

1636年,后金第二代首领皇太极将国号后金改为大清,大清帝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的基础上继续扩张满清的实力,并改革完善了八旗制度,皇太极仿照满洲八旗,吸收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科尔沁部)的骁勇骑士组建蒙古八旗;吸收投降的明军和辽东汉人组建汉军八旗,如此一来,八旗的实力陡然增加了数倍,满蒙汉八旗的总兵力突破了15万,初步具备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攻陷大明帝国的都城,大明最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杀殉国。关内一系列变动,让盘踞在东北的满清政权看到了入主中原的机会。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亲率15万满蒙汉八旗兵在汉人军阀吴三桂(所部6万关宁铁骑)的配合下,在山海关打垮了李自成的10万大军,成功入主中原,旋即将都城从盛京(沈阳)迁到了北京。

此后,骁勇的八旗军用2年时间平定了李自成大顺政权、南明弘光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初步完成了天下统一。清军取天下之迅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了满清当局的意料,作为一个人数稀少的族群,如何统治中原广阔的土地和亿兆生灵,成为大清最紧要的问题。清军占领区内汉人反抗运动风起云涌,满清不得不将自己看家的八旗兵分散驻防于各个战略要地。但依然是捉襟见肘,满清遂不得不大量启用明朝降军,并将其改编为绿营兵,后来成为清军的主体力量。

  

与此同时,满清入关带走了关外绝大部分主力,但作为自己的老巢,满清统治者还是留下了个心眼,他们禁止汉人到东北屯垦,旨在保护自己的老根据地。同时,设立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三大将军辖区,依靠这些辖地将军,管理庞大的东北地区。在清朝的全国战略中,东北地区属于清朝的龙兴之地,同时也是清朝的大后方。按照当时的格局,清朝的东北方向根本没有什么威胁,因此,清朝在东北地区的驻军非常有限。总兵力只有3万人,其中,盛京将军管理18600多八旗军,吉林将军管理9900多八旗军,黑龙江将军管理11000多八旗军。统称为“关外八旗”。

关外八旗因为长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锻造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又因为没有关内花花世界的诱惑,关外八旗的满洲勇士战斗力依旧特别凶悍,打起仗来也是悍不畏死。他们是两次雅克萨战役的主角,他们与来自南方的藤牌兵勇士一起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将不可一世的沙俄哥萨克骑兵打回原形,他们成为大清龙兴之地的忠诚卫士。

1907年,清朝撤销了东北的辖地将军,组建了吉林省、奉天省和黑龙江省,关外八旗也就地转为民籍,如今已全部融入华夏大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