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健康恢复的拦路虎——“病耻感”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3-01-20 发布于浙江

文:孟晓娟

编:金兆丰

“病耻感”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你或许说过或听过,有人拿“精神病”开玩笑:“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神经病”、“心理变态”等等。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笑置之。但对于真正“心理生病”的人的痛苦,我们知之甚少,甚至还在伤害着他们!

最近我接触了一名心理问题求助者,她未成年,所以需要家长的同意和陪同。当时的情况是:她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和她进行了谈话了解,认为她的心理问题需要一定的药物控制。但在和其母亲的沟通中,她母亲却认为她是太多愁善感、太脆弱了!不赞同需要药物控制,更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啥问题!

在他们快要走的时候,我有两分钟的时间和她单独待在一起。她在听了母亲的话后只是一个劲的叹气,嘴里念叨着“她不会听的,她不会带我再来的”。那两分钟,我感受到了窒息,感受到了她深深的无助、无奈和痛苦的感觉。她极力挣扎着想从水中冲出来,但她没有力气了,需要身边的人搭把手,却因为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她却仍然要待在水里。最亲近的人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选择袖手旁观,换做是你,你也会感到绝望吧?

这种不理解和不支持甚至是耻辱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在一项关于生活在英国的中国居民的研究表明,心理问题者的家属认为心理疾病令人尴尬和害怕。55.7%的心理问题者得不到家人的支持,60%的人家庭破裂,50%的人没有朋友,40%的人独自生活,只有5名心理问题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在不少“心理生病”的人中,他们表示,他们每天按时服药,但还是不敢出门,担心别人发现他们去过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去过精神病中心”;也有不少病患或家属害怕他人的眼光,拖到实在不能再拖,才到专业的心理中心求助。另外,即便是选择去求助的人中,也可能存在对病情有所隐瞒,因为他们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生病的事实,即我们所说的“病耻感”。

什么是“病耻感”?

病耻感(Perceived self stigma)源于希腊语,用来区分希腊奴隶与自由人的标记,代表耻辱和缺陷。病耻感可分为“社会病耻感”和“自我病耻感”,前者是指社会公众对患者持有的歧视性态度;后者是指个体因社会病耻感导致的羞愧、恐惧、自卑、否认自身价值等负性情感体验。

认知心理角度:外国学者Corrigan从认知和行为特征方面研究,认为病耻感的核心表现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刻板印象、偏见以及歧视。社会刻板印象是指整个社会对心理疾病的一种固化的认知,而偏见则是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和情感上表现出的结果,歧视则是偏见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结果。

社会学角度:外国学者Link研究病耻感认为其包括五个元素,“当被贴上标签、刻板印象、孤立、地位丧失和歧视这些过程发生时,羞耻感就出现了”。

中国文化角度:Yang LH(2007)在西方国家现有的病耻感理论基础上,首次阐述了病耻感理论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发展,Yang描述了三种在心理患者身上产生病耻感的机制:直接对个人的歧视、患者对负性的刻板印象的内化及社会制度上的歧视。在此基础上,其探讨了孔子学说,“面子”以及中国传统的对心理疾病轻蔑的态度对病耻感的影响。

我们的文化中常把心理问题与个人的精神素质联系起来,认为患上心理类疾病就是想不开,甚至贴上“意志薄弱、矫情、做作”等标签,就是这种态度会对心理问题污名化,进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耻感。

“病耻感”的危害

01

耽误救助,加重恶化

病耻感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严重阻碍患者对心理问题的正视与积极治疗。对于心理治疗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说并不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人明知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却对就医持排斥的态度。最无奈的是一部分患者他们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额外来自社会的所谓的“病耻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双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恢复。

02

依从性差、导致反复

病耻感让患者难以配合专业人员的治疗,对治疗的依从性很差。很多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一旦治疗进程和疗效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值,就开始病急乱投医,盲目相信一些不够科学的广告;或者病情出现些许好转就立刻停药,拒绝复诊。这样的患者往往会反复发作,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03

失去自信、变得封闭

由“病耻感”造成的污名化现象,不仅体现在社会的不接纳,很多时候患者也会认同这些说法。有不少患者结束治疗之后,内心依然会存在着病耻感这样一个挥之不去的“伤疤”,甚至给自己打上一个“非正常人”的标签。他们变得越来越自卑,不愿意与社会有过多的交流与接触。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对他人回避,往来减少,对其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向前走总会有路的!

向前看总会有希望的!

我们没理由歧视心理类疾病的患者,也不必为有心理疾病而自感羞愧。生活中,我们普遍在内心深处都更能“原谅”自己生理上的疾病,因为身体好像并不完全应该是受自己控制的;而心理上的“疾病”则不然,人们常认为心理应该是可以被调控的:我应该能掌控我自己的心理、情绪、想法等。但实际不然,请学会像对待我们和他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去关心、保护我们的心理健康。

能积极主动的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是你走向恢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请积极的行动起来:“正好你需要,恰好我们专业!”我们将和你一起面对。

作者简介 PROFIL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