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心理疾病污名化”?该怎样解决?

 荣新奇心理堂 2022-02-17

有这样一个案例:
在我17岁时,我患上了抑郁症,深受折磨。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要去接受心理治疗的想法。
尽管抑郁症在不停地折磨着我,但我仍然害怕寻求帮助。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父母我需要支持和帮助时,他们的反应很震惊,觉得我好端端的怎么会得抑郁症,甚至觉得是我在“装病”、“太矫情”,觉得这是我为不去上学找的“借口”。
他们的脸上仿佛刻着“羞耻”二字,他们拒绝了我寻求支持和帮助的想法。对此,年仅17岁的我没有任何反抗的办法,只能默默继续承受着抑郁的折磨,而且我也很快把这种“耻辱”内化了。
由于我被抑郁症反复折磨着,症状越来越严重,已经完全无法正常去上学和生活了,整日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夜整夜的失眠……父母也终于开始慌了,才意识到我是真的病了,才开始带着我到处寻医问药。
这是一名19岁男孩(小林,化名)的亲身经历。当小林的父母带着小林找到荣新奇教授时,小林的状态简直糟糕透顶——面色蜡黄,双眼无神,头发乱糟糟的,整个身子耷拉着,没有一点生气,看上去完全不像一个19岁的青少年。

荣教授在经过和小林,以及和他父母的交谈后发现——其实,小林的父母在孩子一开始表现出想寻求心理治疗的想法时,就考虑过孩子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症,但是碍于当时觉得“抑郁症就是心理病、不正常”等这种想法,怕让周围身边的人知道了,给自己和孩子带来歧视和被看不起,所以没有及时带孩子去治疗。而小林父母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耻辱”,变相地被小林内化到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当中去,使得其抑郁症状更加严重。

其实,小林的这个案例,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一个词“心理疾病污名化”。正是这种“污名化”对他们的影响,让小林的抑郁症一直被拖着,以至于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

下面,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关于“心理疾病污名化”的问题。
为什么心理健康问题如此污名化?

首先,什么叫“心理疾病污名化”?

“污名”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某人身体上的一种符号或标记,表明此人具有道德或行为缺陷,人们会因此拒绝、回避他们。

“污名化”是一种标志或标签,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污名化”是社会建构的,污名化的形成有时离不开权力的作用。心理疾病自古就是蒙受“污名”的属性。“心理疾病污名化”是指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嘲讽,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而像上述小林这样的故事远非不止一个,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超过一半的心理疾病患者仍然得不到治疗,他们都受到了深深的社会污名的影响,使得周围的人乃至亲友都不愿对他们伸出援手。

对那些已经在挣扎中的人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污名化会导致心理疾病患者的希望减少、自尊心降低、心理疾病症状增加、学习和工作困难,以及维持治疗计划的可能性降低。

那么这种耻辱从何而来呢?在我们的文化和媒体中,人们仍然加强了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态度。

心理疾病患者,尤其是那些不太了解自身疾病的人,比如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尽管临床经验和证据表明,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动伤害人的情况很少发生,但人们仍然广泛认为这些患者是危险的、不可信的和无法治愈的。事实上,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有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而不是犯罪者。

尽管如此,如果被贴上标签,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对自己是一个可耻的负担,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甚至,有时候我们开玩笑——“强迫症”就是一个人多次洗手,或“双相”就是一个人的情绪发生转变……这就导致其他人不太重视这些心理疾病。

我们如何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化?

有人认为,大力宣传和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就足以减少“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现象。其实,这一设想在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在大力推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近期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些宣传和科普活动的有效性实际上非常有限,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为了真正打破“心理疾病污名化”,必须在多个层面解决:

1.系统性变化

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患者)来说,歧视和偏见仍然是日常现实。为了真正解决“歧视和偏见”,心理疾病患者的权利和尊严必须在教育、住房、工作场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得到有意义的解决,包括增加获得治疗的机会。

2.研究和资助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增加我们对这些疾病和问题的了解,提高我们干预的有效性,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使治疗更容易获得。

3.媒体的干预

媒体,包括新闻传媒、电影和电视等,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媒体必须接受挑战,以更负责任的方式处理与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话题,以减少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和偏见。

4.提高群众的心理健康素养

简单地知道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不足以解决“心理疾病污名化”的问题。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比如,知道在哪里获得帮助和如何为自己辩护等。

5.清除自我污名

最重要的是清除自我污名对心理健康的危害。因为即便公众消除了对心理疾病的误解,但若个人仍被污名所累、为自卑自贵所羁绊,也还是走不出心灵误区、非理性自我评价相联。特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子”具有印象文饰功能,起到人际互动象征符号作用,并会给人们带来心理满足与愉悦感,而个人污名意味着颜面扫地、人际疏远、歧视性待遇以及心灵苦痛煎熬。

在消除自我污名上,认知疗法和催眠疗法是帮助人们改变那些导致焦虑、抑郁与自我污名认知图式的有效方法,具体可以采取“撕标签、挖潜力、求发展”,“动机访谈”和“挖掘潜力、重构自我”等策略。

另外,心理疾病患者需要深刻审视自身在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社会活动实践,学习并提高社会技能,增强适应性与对“污名”免疫力;还需要增强个人权力感,从而增强自我效能与自尊。


惧怕污名、顾忌隐私外泄以及怕丢面子是影响寻求心理救助的主要障碍。由于心理疾患通常以躯体化形式表现,因此患者不到心理科或精神科接受心理治疗,却反复到内科就诊现象在医院中屡见不鲜,这固然与人们缺乏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不够有关,同时也与污名效应与传统观念影响有关。

中国人一般更倾向于对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持负面成见。因此,当有一天人们认识到心理困扰是人生中常见疾病时,就不会再对其持惧怕歧视或自卑自弃态度了,这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扫一扫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