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Ⅱ模拟训练新题型(六)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1-20 发布于山东

NO.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原始人吃东西用手抓,比不会用手抓的禽兽已经进步很多,而两根筷子则等于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树枝弄东西又进一步。   ①    ,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没人知道筷子是何时何人发明的。如果史记所载不虚,“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而箕子忍泣吞声的叹气,象牙筷子的历史可说是很久远了。箸原是筴,竹子做的筷子;又作挾,   ②  。象牙筷子并没有什么好,怕烫,容易变色。假象牙筷子颜色不对,没有纹理,更容易变色,而且在吃香酥鸭的时候,拉扯用力稍猛就会咔嚓一声断为两截。倒是竹筷子最好,湘妃竹固然好,普通竹也不错,髹油漆固然好,本色尤佳。作祖父母的往往喜欢使用银箸,通常是短短细细的,   ③    ,这只为了表示其地位之尊崇。金箸我尚未见过,恐怕未必中用。箸之长短不等,湖南的筷子特长,盘子也特大,但是没有长到烤肉的筷子那样。

21.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B、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

C、若“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或“原住户”不认它,把它“赶”出去,这项转基因技术就算失败了。

D、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参考答案】

21.选 B。解析:表着重强调,表特殊含义,表讽刺,表引用,与原文相同。

22.解析: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木头做的筷子;怕分量过重。

NO.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阵雨之后,我们总能在空气中闻到一股“泥土的芬芳”,这个味道清新自然,让人总是忍不住多呼吸两口。那么“香味”的来源到底在哪儿呢?

   其实在稀疏多孔的土壤中,存在着一种含有土腥味的特殊物质,叫作“土臭素”。雨滴落到地面时,会把这种气体包裹住,形成许多小气泡,当这种气体扑面而来,__________。

   ____________,正如其他醇一样,醇类分子往往在挥发的过程中释放 强烈的气味,比如大家比较常见的酒精。潮湿的天气有助于提升放线菌的活性并形成更多的土臭素,所以,小雨过后,我们更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

   夏天的雷阵雨常伴随着电闪雷鸣,科学理论分析认为,_________。因为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分子被电离成为正氧离子和负氧离子。此外,雷阵雨本身也会一扫空气中飘浮着的粉尘,也会使得空气更加清新。

2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

B.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假洋鬼子的一条假辫子。

C.航天英雄聂海胜等三位同志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

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参考答案】

21.C(A项表突出强调,B项表引用,C项表特定称谓,D项表讽刺或否定)

22.①我们就会闻到泥土的清香   ②土臭素是一种醇    ③闪电也有清新空气的作用(6分,每句2分。意思答对即可,超过限定字数酌情扣分)

NO.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日机开始对重庆进行日夜不停的“疲劳轰炸”,几乎每日一百多架分炸四川各地,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至十三日,一周之间,日以继夜,无六小时之间隔。重庆市内饮水与灯光皆断,人民断炊,无家可眠,如在炼狱,但在这种凌虐下,抗战意志却更为坚强。

   有一日,日机轰炸沙坪坝,要摧毁文化中心精神堡垒,我家屋顶被震落一半,邻家农夫被炸死,他瘦弱的母亲坐在田坎上无休无止地哭了二天三夜。我与洪婵、洪娟(我爸爸好友洪兰友伯伯的女儿)勇敢地回到未塌的饭厅,看到木制的盆中白饭尚温,她们从厚厚的炮灰中摸出碗筷,竟然吃完了一碗才回学校。当天晚上,下起滂沱大雨,我们全家半坐半躺,挤在尚有一半屋顶的屋内。那阵子妈妈又在生病,必须躺在自己床上,全床铺了一块大油布遮雨,爸爸坐在床头,一手撑着一把大油伞遮着他和妈妈的头,就这样等着天亮……

那就是我最早的青春岁月的场景。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

                     (摘自齐邦媛《巨流河》)

20.选文第一段写敌寇的轰炸时间用了“至十三日”,而不是用“到13日”,作者为何这样写?(4分)

21.文中画横线部分,强有力地回应了前文“其目的在摧毁中国人的抗战心防”,请从句间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20.(4分)①“至十三日”用汉字描述时间,与前文的时间词“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在表述上保持行文风格的一致。②“到13日”较口语化,“至十三日”更书面典雅,选用“至十三日”与后文的多个四字句保持结构上的整饬,简洁有力,既兼顾了史料性质,更显示出文学风采。(每点2分)

21.(6分)①运用转折关系阐释直面死亡的勇毅。面对不分日夜从天而降的死亡,幸存者用越磨炼越强韧的生命力予以回应,毫不畏惧。②运用假设关系进一步展示年轻人的抗战意志。在幸存者中仅仅观察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们尚不服输,更何况其他成年人呢?③运用递进关系具体展示抗战心防。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不仅有不服输的内在精神,更要发出怒吼,回击敌寇。(每点2分)

22.(3分)细节描写。(1分)“厚厚的炮灰”这一细节表现出轰炸现场之惨烈。(1分)“白饭尚温”“吃完了一碗才回学校”吃饭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两位友人的勇敢坚韧,面对敌军的轰炸,还能冷静从容地吃饱饭去学校。(1分)“竟然……才……”这组关联词,也精准刻画出我内心对“她们”的敬佩之情。(答到这一点也可以酌情给分)

NO.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   ,人体内90%以上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还有少部分在血液以及软组织中。骨骼中的钙使骨骼结实而强壮,但骨骼里的钙含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与血液和软组织中的钙不断交换,达成一个稳定的平衡。骨骼中的钙质如果丢失过多,就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②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比较常见和严重的表现,也是治疗骨质疏松所针对的最重要目标。脆性骨折就是在很轻微的动作后,比如打喷嚏或是很轻微的外伤之后就出现了骨折,比较常见的是脊椎的压缩骨折、前臂手腕以及髋部的骨折。

骨质疏松还会出现其他症状,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包括腰背部、四肢、颈肩等,尤其在夜间较明显,且可能会伴随抽搐和夜汗多等情况。此外,如果体检时骨密度检测结果异常,  ③   

21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加点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

B天阴沉沉的,使人觉得很憋闷,要下雨了。

C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了。

D在故宫,曾经专属乾隆的书房有很多,遂初堂、得闲室等。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参考答案】

21DD项与文中加点词一样,均表举例,相当于“如、例如”。A项,表比较;B项,表推测;C项,表夸张。)

22①钙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②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呢 ③也要高度怀疑骨质疏松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NO.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___①___,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 )。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越冬。此外,___②___,据测定,每一升雪水里,都含有丰富的氮化物。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

   ___③___,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如突然因寒潮侵袭而下了大雪,就会造成冻寒,对庄稼造成危害。还会给人的出行带来不便,很有可能对人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雪会冻死一些对庄稼有益的动物,如青蛙、蜻蜓、燕子。雪要下得恰到好处才好,否则就会给人们带来灾害,所以农谚说“腊雪是宝,春雪不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为流畅的一句是(   

A. 土壤热量的外传减少,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被阻挡。

B. 可以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并减少土壤外传热量。

C. 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

D. 可以阻挡雪面上侵入寒气,并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C   

 22. ①雪水温度低 ②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 ③雪有利也有害(雪有时也会有害)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两个分句,一是土壤保温,一是阻挡寒气侵入。前面已有“土壤”的前提,先说土壤保温,再言阻挡寒气,排除BD

C项前后两个分句句式一致,宾语同为偏正结构“热量的外传”“寒气的侵入”。A句子的结构不同。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上句叙述可知此处强调雪水,主语可以定位为“雪水”,由后文“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可知此处是强调其温度低,故填“雪水温度低”。

第二处,由后文“据测定,每一升雪水里,都含有丰富的氮化物。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可知雪能给土地施氮肥,从而增强土壤的肥力,再用“还”呼应前句“此外”一词,故填“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

第三处,由位置可知,此句承上启下,后面写的是大雪的危害,故填“雪有利也有害”(或:雪有时也会有害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